优化复习环节 提高中考成绩——浅议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的有效途径

2019-01-11 16:03:36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施峰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0期
关键词:归类习题中考

江苏省启东市继述中学 施峰艳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涌现出了“实际、实用、实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尤其是在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广大一线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使前后相应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为打响一年一度的初中数学中考之仗吹响了冲锋号。

一、构建知识网络,理清逻辑联系

假如说第一轮总复习属于夯实基础知识,侧重于双基训练,那么第二轮总复习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与转化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归类和系统整理,从而逐步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并归纳换元、配方、因式分解、待定系数和判别式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熟练掌握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的就是选择以章节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题,并让他们切身体会方程、相似形、圆、全等三角形和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诸如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逻辑关系、几何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学会利用图形的关系进行几何知识与代数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当然,这些知识的复习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加强专题性综合复习,诸如“统计类的应用试题”“不等式应用试题”“应用性的函数试题”“方程型综合试题”“探究性应用试题”“几何综合试题”“阅读理解试题”以及“开性放试题”,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适应丰富多彩的题型。

二、优化例题讲解,以达触类旁通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充分反映新课程标准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在学生分析和解答习题时,一定要凸显以点带面的功效,在学生完成相应习题的基础上作一些巧妙的变化,从而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寻觅解答问题的奥秘,最终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譬如,我在引导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先列举如下习题: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试求它的解析式。让学生仔细分析: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可以看到(-1,-1)是顶点,所以,可以采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n,最后求得它的解析式。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对上述习题作了变换,把该题中的已知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改成4,试求它的解析式。顿时,同学们心中如此思索:根据题意画图可知(-1,-1)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的两个点外,还必须经过点(-4,0),因此,可以采用y=a(x-x1)(x-x2)的形式逐步求出其解析式。可见,随着练习题中已知条件的不断变化,学生也要在脑海里更新解题思路,从而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复习中寻找规律”的目标。

三、尝试习题归类,善于类化比较

试卷命题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考查同一知识点,教师在复习时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尝试习题归类,才能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到解答习题的方法和规律。譬如,我在复习应用题时,就精选了如下4 个练习题:①A、B两人同时从相距8000 米的两地相对而行,A骑电瓶车每分钟行130 米,B骑摩托车每分钟行190 米,问经过多少时间A、B两人相遇?②从南郊到北郊,面包车需1 小时,自行车需3 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问多少时间后可以相遇?③东风机械维修车间加工一定数量的零部件,甲组完成需6 天,乙组完成需要10 天,若甲、乙两组合作需几天完成?④游泳池单开黄色管8 小时可以注满,单开白色管10 小时才能注满,假如两管同时打开注水,需要多少小时注满?

以上4 个应用题的表达方式不同,既有行程类问题,又有工程类问题,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它们的数量关系与解题途径几乎相同。通过类似的归类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会类化与比较的办法,能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从而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四、适度布置作业,培养解题能力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能只靠纸上谈兵,必须让他们参与规范化的实战训练,尤其是在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布置难易适度、数量适中的作业,并坚持“先复习,后作业,再评讲”的办法,即:当学生拿到作业后,应先复习课堂上涉及的温习内容,深层次理解老师重点强调的主要概念、错题倾向和解题思想方法,然后聚精会神地完成作业,但做作业既不能搞形式主义,也不能走“跳步”捷径,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减少解题的失误,才能增加中考成绩的得分点。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题目做错了,需及时予以分析和纠正,吸取教训,力求以后不犯相同的错误;即使解题步骤与答案正确无误,也要进行缜密思考,纵横比较解题思路,以利找到更佳的解题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可以让学生主动建立“错题反思集”,不仅要记载知识上的漏洞,而且要把情绪、习惯、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上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中考竞争如战场,加强训练莫惆怅,以生为本创新路,高效复习智慧长。但愿奋斗于三尺讲台上的园丁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所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从细节上分析考点和重点,从宏观上理清线索,从微观上总结解题技巧,为提高学生的数学中考成绩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归类习题中考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电表“对”与“错”归类巧掌握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