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陈海燕
高中数学在高中知识中最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数学思维活跃的人和数学能力欠缺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要改变这种现象,使得数学能力好的人不再需要将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基础差的人将大量的时间都放在巩固基础上,每个人的方方面面都顾到,就要将分层教学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解决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顽固问题。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将学生根据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地分成小组进行培养,根据小组整体水平来进行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使得各小组都能够有提高。传统教学总是将整个班级的学生都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总是处在被动的位置上,被推着学习,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学生的发展上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一些基础很差的学生甚至完全听不懂课堂上的知识,一些基础很扎实的学生总是将时间浪费在和班级一起在复习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讲课以及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此,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以调动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始终担任学习的主体角色,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快速提高。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有短,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必然是参差不齐的,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将数学基础很扎实的学生归为一组,他们的主要学习重点就放在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入的探索理解,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掌握好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那些难点一一攻克,教师在这时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指引本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探索。那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的重点就主要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将基础知识一遍一遍地进行复习学习,主要就是需要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知识,不要总是舍近求远,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时刻观察学生的各种状态,给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这批学生能有很大的进步。
例如,在《函数的微分》这章内容的学习中,主要内容有微分的概念、微分的运算、微分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强弱,将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也就是必须掌握微分的概念、微分的简单运算,确保这些学生完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前面两部分知识确保掌握了之后再进行第三部分的学习,如果实在能力不够的话,就只针对前两部分的学习即可。学习能力和基础能力很强的学生的重点则放在微分的运算、微分的应用两部分,这样进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一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进步。
根据教学大纲来说,所有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就实际情况来说,每个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不同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如果只单纯根据教学大纲来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一些学生学习很吃力,使得一些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对一些比较难的内容根本无法掌握,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很难的想法。将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困难,根据难度进行划分,根据学生能力来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
例如,在《不定积分》的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两部分,基础篇和较难篇,其中基础部分包括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以及简单运算,较难部分分为不定积分性质的使用、不定积分的实际应用,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具体划分哪个学生需要具体掌握哪一部分的知识。对学习基础部分知识的同学一定将基础知识内容完全掌握,不可有半点遗忘。教师要勤于观察,做好随时为各位同学答疑解惑的准备,不可急于求成,多次细心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进步。
分层教学根据前面两部分的具体分层已经将学生和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部分,那么相应的最后的考核也应该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掌握自己能掌握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两部分的内容,也要兼顾最后的考核,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将考核制度分为不同的标准,对那些能力强,掌握知识多的学生采用比较严厉,并且能够兼顾全面知识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检测。对那些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学生,则主要采用对基础知识检测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依照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自身情况从简到繁,从难到易,一步一步来进行知识的掌握,速度不要过快,要保质保量,切不可操之过急,学生也不要捡了西瓜丢了芝麻,集中一部分知识,将其逐一攻破,得到最终的进步。
在分层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抗拒,能够从基础到中级一步一步地进行知识的掌握,根据这个步骤,学生也就不再觉得学习是种负担,使学生从被动地位转变为处在主动位置,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最后达到进步的目标。当前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必须的,教师根据学生因材施教,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取长补短,将分层教学一步一步发展完善,也使学生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