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以问引学,开启思维

2019-01-11 15:1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万村小学王艳平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蛋糕解决问题分数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万村小学 王艳平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开展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训练,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讨数学知识、原理,其中“以问引学”就是一个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在实践运用中的点滴认识。

一、“以问引学”的内涵

“以问引学”即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主要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提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依据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提问→探讨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训练→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中训练学生会问、善问的能力,发挥其学习积极性、自主性,从中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以问引学”开展的意义

1.彰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学习,这是数学教学一直尊崇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的思维逻辑性强的特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中体会发现新知、探索新知的愉悦之情,有效彰显学习自主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认识几分之一”时,考虑学生初次接触分数,教师课前先组织学生自学、交流:将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得多少?如何有效表示每人分得半个蛋糕的结果?学生从多个角度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和其他同学的表示方法进行对比,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对比,从中获取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力。数学学科由定理、概念、公式等多种元素组成,具有逻辑性的特征,所以应培养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从横向、纵向多个角度思考,提升思维能力,优化思维角度。仍以“认识几分之一”学习为例,在组织“对比思辨”环节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探讨:若将蛋糕进行不平均分割,那么每一份还是它的1/2吗?为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其思维空间。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分蛋糕的过程,来介绍1/2怎样写,学生积极思考,介绍了中间的横线、分数线下的数字、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各自的意思,多角度训练了其思维能力。

三、“以问引学”开展的策略

下面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学习为例,来介绍“以问引学”模式的有效运用。

1.明确“问”的目标。在开展“以问引学”模式时,首先应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明确此类模式开展的目标,这是指导有效活动开展的前提,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要求和学生个体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如“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分子为1的分数比较、分数的含义及同分母分数的比较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时,训练、提升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类推能力。

2.创设“问”的情境。情境教学是各个学科一直在研讨、实践的模式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应结合学生认知及教学需要,积极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如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具实物的准备,图片、图画的呈现,活动的开展如实践操作等。学生置于这些情境中,兴致高涨、思维灵敏,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学习之初,为了有效引入有关“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设置了情景导入:小明生日到了,家人给他定了一份巧克力蛋糕,根据家中的人口总数将其平均分为8份,其中5份涂抹番茄酱,2份涂抹蓝莓酱,启发学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凃酱部分是蛋糕的几分之几?涂抹番茄酱的蛋糕部分比涂抹蓝莓酱的蛋糕部分多几分之几?

3.丰富“问”的方式。小学生好奇心强,在开展“以问引学”活动时,应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全体学生的需要有机结合,不断研讨、创新“问”的方式。如在引导学生提问时,实行教师启迪法、个体质疑法、材料提示法、开放式提问法等;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可通过个体解决、合作解决、实践解决等多种途径,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如在情境导入环节的设计上,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自主提出一系列问题,同时通过此环节将前面有关对分数的知识学习有效巩固。在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凃酱部分是蛋糕的几分之几时,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运用手中的纸片操作后,进行学习小组探讨,最后通过集体交流,共总结出三种有效解决的途径,这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4.关注“问”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是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应让学生在富有个性的过程中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潜能。在组织学习时,积极关注活动的全过程,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看待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的新问题等方面,这都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应关注的问题。对比学生探讨的三种解决方案,发现其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性:第一种是通过涂纸片得出结果;第二种思考角度从5/8是5个1/8,2/8是2个1/8,5个1/8加上2个1/8是7/8;第三种方法,分母不变,分子5与2相加得7,所以是7/8;对于第二个问题,即涂抹番茄酱的部分酱比涂抹蓝莓酱的部分多几分之几,是考查学生独立列式运用的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从加法移至减法)。

5.研讨“问”的成效。在组织“以问引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关注其成效,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及实践训练和检测多种途径,从中了解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学生的自主学习活跃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成效等,这都是考察这一模式成效的参评依据,让这种学习模式不断走向完善。

从教学伊始的情境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致就被激发,表现为对此情境题从多个角度进行设疑,从中培养了他们的思维习惯,提升了思维能力;通过三种方法的解题运用实践,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借鉴、督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在试一试环节和想想做做环节,可以凸显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水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有效打开数学智慧学习之门,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开启数学学习的思维,来充实完善自己。

猜你喜欢
蛋糕解决问题分数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解决问题的设计
可怕的分数
创意蛋糕
切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