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于小丽
互联网时代,如果谁没有智能手机可能都不好意思出门。无论老师和家长,谁还能没有一两个“群”?班级里的微信群、QQ群已成为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布置任务、交流心得、育儿辅导,过去要打好久电话才搞定,现在发一条信息就能解决问题。但是,自媒体时代,微信、QQ群有时也是吐槽区、推销区,甚至是吵架区。所以,在运用好班级群的同时,如何对班级群进行监督、管理是个头疼的事。究竟如何监管呢,我琢磨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记得刚组建大班年级组各班级群时,恰逢元旦前夕,各类信息扑面而来,有请假的,有问班级任务的,还有一大堆跟风提问的,老师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一位老师情急之下发出一张图片,将全园“庆元旦”活动方案截图发到了班级群,家长们一下子蒙了,这里只有年级组该做的事呀,我们家长怎么配合工作呢?发现问题后,我立刻与班级老师联系,请老师撤销图片,并根据幼儿园的“庆元旦”方案马上撰写本班的“庆元旦”活动通知,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具体事项。
老师虽然立即照做了,但是表示非常不理解。幼儿园的活动方案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发到班级群呢?我向她解释:一是专业。幼儿园的方案是针对老师制定的,角度和口吻都是针对教师的。如果将幼儿园的活动方案不做修改的全盘复制给家长,不仅体现不出你的专业性,而且很容易产生理解上的误区,闹出笑话;二是慎言。作为一名教师,老师的话语带有引导性和指向性,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你这一位教师,而是一所学校,一种职业。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语都需要斟酌,既要注意措词,也需注意立场,更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拿不准的信息,哪怕不发也不能随意发。在监管班级群一段时间后,老师们谨言慎行,有理有度。如:在宣布幼儿园的活动之前,老师们会将编辑好的班级信息发送给我进行审核,通过后再转发班级群。
大数据大爆炸,自媒体运用也是双刃剑,好则利人,坏则伤己。所以,不论教师还是管理人员,慎思、慎言才是硬道理。
虽然我是个监管者,密切关注着班级群的动态,但始终像影子一般的存在。有的老师提建议:园长啊,你这么重视,也应该在班级群里说说话呀,让家长们看到园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也是对班级群的一种支持。我总是微微一笑:“你的地盘,你做主。”一天,一位家长在班级群里发表了一则信息,称老师过分关注孩子,要求孩子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与别人打招呼,专注做事等,建议老师不要干涉孩子,让孩子自由地成长。老师们看到信息后,越解释越对抗,渐入僵局。我向几位老师仔细打听了这位家长的情况,发现这位家长脾气急躁,精神状况不佳,邻里关系不好,不易与人沟通。她认为,老师是看不起她的孩子,专门为难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嗤之以鼻。于是放学时,我在幼儿园门口接待了这位家长,和她谈了谈知心话,请她抛开顾虑将心里话和对老师的建议都说出来,我对她的育儿理念表示理解,告诉她会向老师转达她的建议,谈话过后,她满意地回家了。
当我与老师交流情况时,老师们又产生了疑问:
“您说班级群是我们的主场,为什么这次您会主动解决呢?”
“因为我是老舅妈啊!当两方发生矛盾且处于僵局时,如果有中间方出现,居中调停、化解矛盾,很多时候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是班级群管理的主体,建立班级群公约、解答家长疑问、共商育儿方案、处理班级矛盾都是教师应尽的责任。管理人员不在群中随意发表言论,不随便和家长联系,这是对教师在其班级群中管理地位的尊重,但当特殊情况出现时,我们就该挺身而出,为老师们排忧解难。
“潜形匿影,运筹帷幄”与其说是一种工作技巧,不如说是一种管理艺术。定位准确,统筹兼顾,定能无往不胜。
一次家长会后,我忽然发现两位家长在班级群里吵翻了天,原由是一位家长在家长会后看见儿子洗手时被另一个男孩扇了几下脸。她们在群里展开了群枪舌战:受委屈的男孩妈妈觉得儿子被欺负了太心疼,要求犯错的孩子向他们道歉,家长回家要好好教育孩子;犯错的男孩家长觉得那位家长语言偏激,说话过分。几分钟时间,群里就像炸开了锅,手忙脚乱的班级老师立刻开启了全群禁言功能,然后分头联系家长,想尽力做好安抚工作。可两位家长都不服气,说老师凭什么不让她们在群里表达想法,对方家长太不讲理了,自己想说的话还没说完呢!我发现后立即请老师解除了全群禁言,并在群里发布信息,请两位家长到幼儿园面谈,并重申群规,请家长朋友们做孩子的榜样,不在群里发与孩子发展无关的信息,有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相信老师的处理能力,家长们纷纷点赞。后来,在老师的当面调解下,两位家长心平气和地处理了纠纷,并承诺不会再在班级群里发布过激言论,一场风波烟消云散。
事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当矛盾爆发时,一味压制只会导致强力反弹,疏比堵往往更有效。除了网上的交流,我们更要加强面对面的沟通,拓宽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沟通的渠道,在大家心情平顺时,推己及人才能有效沟通。通过此事我们也意识到完善群规的重要性,需要让家长明白,班级群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一切问题,才是这个班级群建立的核心。所以,班级群中要杜绝一切与教育无关的内容。当然,群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全建立的,需要教师适时的宣传引导和榜样示范。
身处班级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信息时代的便捷,正是这种便捷,使得家园交流越来越透明化,越来越公平化,也越来越随意化。在这自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更显得难能可贵,而我们教师和管理人员在班级群所要做的就是以专示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班级群的那些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重点在于班级老师和管理人员如何有计划、有策略、有智慧地进行管理和处理。用对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