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柯桥裕民幼儿园 张永娟
小班幼儿区角自主游戏水平相对较弱,他们以直观行动为主,随意性强,规则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小班区角游戏环境的创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就图书角案例进行观察、调整、分析。
观察一: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进了各区域,很多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可不多一会,我就发现“米奇书吧”的孩子根本无心看书,眼睛一直盯着热闹的小吃店。不一会儿,锦泽小朋友实在忍不住了,跑到小吃店去了,另外小朋友看着也“跃跃欲试”。
分析调整一:
阅读区一直是区域游戏中最缺乏吸引力的一个区,特别是小班孩子观察图片、阅读故事能力弱,在没有成人陪伴的情况下,看一会书就容易走神。如何让孩子可以在无成人陪伴下自己阅读呢?无意中看到有声读书笔,我灵机一动:对啊,“让书说话,变无声为有声”。于是我就在图书角投放了有声笔和配套图书。
观察二:
自从有了有声笔后,去书吧的小朋友多了。今天在“米奇书吧”的是辰辰与轩轩。辰辰一直在看、听书里面讲了什么,专注性强,兴趣很高;可轩轩这本书点点、那本书点点,找不到看书的感觉,似乎对书本失去了以往的兴趣。
分析调整二:
小班孩子的兴趣持久力较差,当书本失去以往的魅力或吸引力不够、内容不适合等种种原因都可能引起兴趣缺失、厌倦。所以我也对配套书进行分析,发现有小故事、童谣的书幼儿感兴趣,而一些科学知识的内容就不太合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在出售的“×读宝”,买笔后可以借书,各种绘本、益智小故事应有尽有。我就挑了几本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如:《好饿的毛毛虫》《大卫不可以》等,拿到幼儿园给小朋友点读,哇!好专注,那一双双小眼睛瞪得老大,让我不敢相信!点读完后,我就把书和笔放入“米奇书吧”,小朋友积极性一下子来了,争着要去“书吧”。
观察三:
“书吧”里小朋友已经很多了,培宇小朋友还要进去,君宇说:“你看牌子插满了,不能进了。”可是培宇还在外面说:
“我要看《大卫不可以》。”
萱萱说:“我们把书拿过来些,让他一起听吧。”
“好吧。”几个小朋友一起边点读,边讨论得很开心。
此后我每周换些书,如《大卫惹麻烦》《小猪佩奇》等。小朋友常会主动提出:“老师,我要看绘本!”
“老师,我要看大卫!”等,“米奇书吧”从此成了小朋友的童话故事乐园。
反思小结:
以上案例可见,“让书说话,变无声为有声” 是生动形象、科学可行的,尤其适合小班孩子的阅读特点:
1.“会说话的书”具有亲和力。犹如老师在亲切引导,能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心情下阅读,有效地发挥了孩子的潜能。
2.“有声导读”具有教学辅助性,避免了孩子因看图理解能力差,不能自主阅读的缺陷,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阅读。
3.“有声书”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听读中,孩子会自主学习绘本里的语言,充分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4.感受故事带来的美好情绪体验。标准的发音,不同音色、音调的形象语言,不但刺激幼儿的感观,有利于孩子学习普通话,更有利于孩子体验故事语言的情感色彩。
5.内容丰富、生动,适合年龄特点的有声图书,更能激起孩子阅读的欲望。
可见,改变传统阅读区模式能让阅读区充满活力与动力,让孩子在动态的“童话王国”中享受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