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武(安徽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如何理解“教书育人”,以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我们不妨从教育的职能和目的谈起。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的成长。学者林崇德说:“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发展;能促进人的发展就是好的教育,否则就不是。”
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从政治角度和社会属性来看,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个人角度和自然属性上讲,是发展人成就人,提高其生命价值,为其赢得人生幸福奠定基础。出发点和角度虽不同,根本目的却殊途同归,体现了教育对个人、对社会效能的有机统一。
教育不仅需要传授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更要提高学生修为,增强其感受力,进而认知自己丰富自己。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幸福平安快乐服务的,所以需要给予受教育者的,首先便是人生观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活着,为谁而活,怎样活着?因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走什么样的道路,也决定了他一生的高度和厚度,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承担着“育人”重任。而育人必然是通过教书进行的,获得基本的生存发展能力,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在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便实现了人的最高价值。
从学校管理的矛盾和教学论来看。
学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统一性培养目标与分类施教的矛盾。这便告诉我们,发展和成就人(亦即育人)是通过各种学科教学来实现的,是通过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实现的。知识能够开阔眼界、开启智力,能力可以维持生存、促进发展,隐藏在知识和能力中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更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关键成分。
教学论中的课堂教学目标,过去的提法是“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现在则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在社会认可层面上,人无外乎五个层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利己又利人;利己不损人;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教育显然是要培养前两类,底线是第三类。社会人98%以上也是前三类。然而,就是那剩下的极少数却带来人类众多的不幸和痛苦。如制造电脑木马、病毒并把其植入网络中进行敲诈勒索,或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财物……这些人的知识、技能都很“强”,成为社会罪人源于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扭曲。他们不一定是教师教坏的,但无疑是教育的失败。可见,知识、技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学校是专门的育人场所,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管理又要育人,而是要通过教书、管理、服务乃至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
亦即,“教书育人”一词固然可以按习惯理解为并列词组——既教书又育人,也可以理解为偏正词组——通过教书来育人。偏正词义理解可能更科学更恰当。
举个例子。1+1=2,这是道简单的数学题。如果有人问:此题在什么情况下成立?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在“纯数学中成立”。这表示:处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未必是2。比如,社会学中的1+1,可以小于2,可以大于2;而管理学就是研究如何使1+1大于2的。懂得这些才能避免照本宣科,教死书、死教书。
是故,我们要求教师不论教什么课程,都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拥有健康而幸福的一生。过去,我们有“经师”和“人师”之说,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好教师能见微知著,洞如观火,在细微不易察觉间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及时有效地渗透和熏陶。——这是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根本属性。
学生涉世未深,在青涩迷惘中,需要教师这个“人生导师”予以指导、点拨、警醒,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品格、言语熏陶影响学生,促其有道德、有品性、有情感。今天我们可能把很多教师淡忘了,但总有难以忘怀的教师——时常浮现在我们脑海,让我们敬仰、敬佩、效法,激励鞭策着我们前行。这样的“教书育人”才是理想的方式,这样的教师才算真“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