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特性”展开乃是教师最大追求

2019-01-11 06:30江苏海安城南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任由特性语文

曹 华(江苏海安城南实验小学)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由此观之,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死学”知识,也不是学“死知识”;不是会答卷会考试就行,而是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具体到某一学科如语文教学,教师不能被识字、解词、程式化的文本分析所困,把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对待,要以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勉,从教学生起步至学生会学,让学生能自己独立地读懂民族的经典,作出有高度的美文,能理解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真理,知道做人的底线与尊严,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因振聋发聩的“教育万言书”,被中国教育报推举为“2014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陕西师范大学附中的语文教师杨林柯的教学风格中,语文“特性”经过他的巧妙串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明天的教育”提倡的是“批判地提出问题”。而眼下,很多中国孩子的语文学习不想也不敢去挑战“既成的”东西,很看重老师的认为或标准答案上的解答。

为此,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大胆发言成为杨林柯老师的语文教学追求之一。他的语文课辟有独特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和学习分享活动。大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碰到的好文章,好书、好电影,都可进入他的“课前三分钟”。这个“课前三分钟”,没有固定选题,却有三个“任由”——任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任由学生自己设计演讲的路径,任由学生用自己认为合适的语言当众分享。

在这个“课前三分钟”之前和之中,教师不参与,不提供任何指导意见,只是在最后老师做出总结和提升,即“讲述”后的点评和引申。当然,为了点评到位,不“掉链子”,需要老师有主动的积累,即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兴趣和爱好;要关注最新的网络词汇、流行语;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三教九流”的一切都得去涉猎,并从孩子和成人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杨林柯老师还一直坚守他所谓的“大语文”观——只要有价值,凡是母语能承载的内容都可进入课堂。因此,他的课堂不惟课本,也不太纠结什么课程进度,他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非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借此赢得孩子们的热情,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杨老师读书多,文字功夫较深,于是他每每把自己写的东西,发给学生当堂阅读,并总是鼓励学生修改和提意见。譬如,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杨林柯老师给学生印发了自己写的《玄想陶渊明》;学习庄子的《逍遥游》,他让学生阅读自己创作的《生命的自由和超越》;学习李白的《将进酒》,他又给学生朗读了自己的诗歌《与李白对话》。

杨林柯的“大语文”课堂,还不拒绝争议。曾经有家长对一些语文教育新理念有意见,甚至聚众抗议。在这个节骨眼上,杨老师认为说出来、讲清楚,能够在学校、家长和学生层面寻找到教育的最大公约数,不仅能形成合力,也不失为一种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于是,他仅仅用两天时间,一封题为《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副标题则取“对家长的心灵告白”,并附有“叶开谈语文教育”“教育家谈教育”和“话语的闪电”三个附录的万言长信诞生了,印发给学生后,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看完超喜欢,有好事的学生还将文稿以照片的形式发到了人人网上。

事实上,来自自己老师的“私货”,某种程度上学生读起来比学教材要热情、专心上百倍,杨老师把习作与学生分享,不少学生在没有要求下,积极去写出读后感和阅读札记。这充分说明这些非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走入课堂,极好地对教材内容的学习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歌》中写道:“我是小先生,看见鸟笼子昏,爱把小鸟放出,飞向森林投奔。”陶先生认为,学校是放大的鸟笼,应该把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自由地与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

杨林柯老师很欣赏陶行知的思想,他的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他的课堂很自由,学生们很快乐。到了高三年级的教学,按传统说法时间要一分钟成两个用,有些老师采取的办法是“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可杨老师的高三语文,依然让学生享受健康的快乐的教育生活,他的课堂“百家讲坛”,一直开到高考前夕。他把每个学生都变成老师,由学生讲解《苏联史》《帝国的终结》《平凡的世界》《人与永恒》等,他组织学生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浪潮》等电影,他还与学生一同结构易中天、余秋雨、王石、俞敏洪、蔡朝阳、余世存等名家的演进。也许有人担忧,落脚“视野”的语文教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语文学业成绩呢?若干年的高考事实证明,杨老师的学生不仅收获了语文学习的快乐,还收获了良好的考试成绩。

杨林柯老师特殊的语文教学探索,大抵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英语以及其他学科,不拘泥于某种条条框框,坚持围绕其特性深入地展开,兴许才是达成学科素养培养目标,推进学科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真正的“人间正道”。

猜你喜欢
任由特性语文
石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渴望一场雨
色彩特性
GDP不是任由打扮的小萝莉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冬天的稻草人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