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从杰
(郑州西亚斯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业经济大省,依托种植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并在全省各地都有较为知名的领头饲料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饲料业始终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速率,有力推动当地和全国养殖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态势、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河南饲料业经济带来了诸多挑战也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积极应对新经济形态的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成为摆在众多河南饲料企业面前的难题。积极总结河南饲料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反思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方略,能进一步推动河南饲料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高河南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生产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业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为供求不平衡和供给侧不平衡。尤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城乡居民的主要消费矛盾从产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低质量农产品供应,满足市场中高端消费,改善供给侧结构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对饲料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养殖业的绿色、长效、可持续发展要求倒逼饲料产业也要做出相对应的改变,饲料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2.1 竞争激烈,产业集中 为契合绿色发展的经济战略,国家加强了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管理,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加紧饲料行业的管理,造成全国饲料企业的紧缩现象,并推动饲料行业从分散经营过渡到产业集中阶段,饲料企业数量迅速下降,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另外,宏观经济的下滑也对饲料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逼迫养殖业、饲料企业进行升级转型,饲料业经济进入竞争加剧阶段,优胜劣汰残酷,预计随着整个行业的紧缩和竞争加剧,未来几年,饲料企业数量会持续减少,小型企业竞争力不足,会被中高端型企业吞并。由此全国整体的饲料生产总量会下降,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高翔等,2016)。
全国饲料业经济的发展态势对河南饲料业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当前河南省饲料行业整体出现产业集聚,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整体锐减的现象。另外,河南省本地的饲料行业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饲料企业主要集中在郑州、新乡、信阳、鹤壁等少量县市中,其他地市饲料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竞争力低下,以小型饲料加工企业为主,市场占有率较低。
以猪料为例,2018年据相关权威数据证实,上半年有约60%的饲料企业销量下降,并基本降幅在20%左右,其中大部分企业为小型企业,而大中型企业保持低速增长。猪料产量和生猪存栏数量息息相关,河南在2018年上半年的生猪存栏比2017年同期下降超30%,也出现了猪料产量下降的情况。
2.2 环保压力增大,科学管理理念、技术创新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就被提升到推动中华民族永久发展的千年大计层面上,各个省市地区都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强调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行。
环境保护的压力对河南省饲料业造成巨大挑战,为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观,国家更是加大了对饲料产品和饲料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监管,几乎在生产和销售中的所有环节都提出了严格且具体的要求,因此,传统的以“脏乱差小”为特点小工厂、小作坊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生产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难以保持竞争力。
在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饲料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在逐步凸显,河南省大多数本土饲料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大多数小型企业并没有配备相关的技术研发机构,而大型企业虽然配备技术和配方研发中心,但在产品生产方式方面往往会随大流,缺乏明确的技术创新规划路线,随市场变动而随意调整,无法形成持久的技术研发效力。与技术投入不足相对应的是本体饲料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小型饲料企业生产成本投入有限,经济利润有效,缺乏足够、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更缺乏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大多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以缩减成本、控制价格来提升竞争力,企业精力集中在饲料生产方面,在技术研发、售后服务、市场宣传、品牌建设等环节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也以微利为主。
环保、成本、技术的多重压力促使饲料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减少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构建企业营销、管理和服务机制,构建企业品牌,以获得养殖业认可和信任,从而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2.3 产业链一体化进程推进,经济利润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牧业、种植业经济产值迅速提升,饲料的市场需求量激增,20世纪八九十年代饲料业经济效益较大,行业利润丰厚。但随着饲料企业数量增多,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局部区域内的饲料企业数量饱和现象,饲料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以薄利经营为主。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型饲料企业不断扩张企业生产规模,大肆吞并、兼容小型饲料企业,并扩展自身产业链,增加企业赢利点,如唐人集团开办自己的养猪场,进入全国商品猪养殖领域,以猪料生产推动生猪养殖、销售和猪肉产品加工等一条龙产业链的发展(王丽英等,2017)。另外,大北农、安佑、柯恩、双胞胎等大型猪料企业也开始进驻水产饲料、禽料等领域。
河南饲料企业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大型企业在构建一条龙产业链,将市场、农户、厂家和集市等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生产产业链,合理优化企业生产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小型企业不具备完善产业链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岌岌可危。
2.4 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饲料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饲料业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基础,而随着我国人才市场结构调整,廉价劳动力市场结束,饲料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在河南省内部分区域,劳动力仍旧比较廉价,推动了区域性小型饲料企业的诞生,但这类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以低端饲料生产为主,缺乏专业高科技人才储备。由此造成河南省饲料业从业人员高级人才比例整体占比较低,只有少量大中型企业拥有完善的技术和配方研发机构,配备中专业高质量人才(陈越强,2016)。
同时,由于饲料行业竞争加剧,部分龙头饲料企业在不断扩大规模,大量人才汇聚到大型饲料企业,造成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3.1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对饲料业提出改革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河南省饲料业要朝向增值提效的方向发展,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满足养殖业的高质量饲料需求,加大技术投入,淘汰落后低效重污染的饲料配方和生产模式,加大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管理、储存运输和销售经营等多个环节的监管,提高饲料质量和效能。
另外,坚持做到产能结构调整。虽然我国当前饲料业处于低速增长阶段,但饲料总产量仍然是世界第一,2018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到22788万t,河南饲料总产量达1069.92万t,工业总收入达到350多亿元,居全国第十位。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调解饲料业产业结构成为河南饲料业改革的必要举措,河南省要构建饲料业淘汰机制,加快僵尸企业的淘汰速度,并敦促饲料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调整饲料业产业结构。
最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重视饲料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意饲料业带来的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病害防控等问题,坚持在省内推进绿色生产模式,推广和应用高吸收、低排放、高回收、低消耗的生产标准。
3.2 加快饲料业产业整合,推动大型企业发展速度,构建有竞争力的饲料企业品牌 虽然河南省饲料业的整体生产规模较大,企业数量较多,据统计2018年,河南省饲料企业多达2538家,但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生产规模参差不齐。政府可以继续放大饲料业市场管理,坚持市场调解机制,推动大型企业以收购、兼并的方式对资产进行重组,创办跨区域、跨行业,多种所有制形式相结合的大型饲料集团,并坚持饲料产业的低成本运营,加大饲料业资本投资管理,形成和扩大规模效益,提升整体饲料业质量。
除了推动饲料业产业整合之外,更要推动饲料企业的盈利模式转变,扩大饲料业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饲料生产为基础,提高养殖场整体效益的关联运营模式,加大饲料生产和养殖场的上下游经济合作,积极拓展新的饲料生产领域,从竞争激烈的猪饲料市场逐步向竞争压力相对低的水产品、禽类饲料市场拓展,并依托饲料生产形成农产品养殖业-饲料厂-加工厂-运营经销商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全面拓展产业结构,扩大经济收益点(范旭,2019)。
3.3 加大技术投入,吸引高质量人才,提高创新研发能力 未来饲料业的发展必然要朝向高效环保的饲料产品方向进行,低成本、低效能、低价格的低端产品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为进一步满足国家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要求,河南省饲料企业应在宏观经济形态下放弃低端生产经营路线,以创新研发为内源动力推动企业向安全、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积极吸引人才,创建人才激励机制,创设技术和配方研发中心,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加饲料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减少抗生素等药物添加量,积极开发生物发酵饲料技术,和河南省高校合作,建立校企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微生物菌种培育、实验、生产和推广,积极开发生物饲料,降低原料消耗,采用粮食副产品等替代原料,增加饲料中营养物质,减少药物残留,推动农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环保要求。
3.4 注重服务,创建优质企业文化,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传统饲料业将重点放在饲料产品研发和生产上,对市场服务不够重视,并缺乏足够成熟的市场服务理念和体系,而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市场服务质量和产品生产销售同样重要。所以,为推动河南省饲料业经济发展,饲料业也要注重服务精神和品质精神。一方面在企业中推行匠人精神,优化和改革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完善饲料生产工艺体系,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原料、科学成熟的生产工艺、高精密的生产设备以及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坚持饲料研发和生产精益求精,并借助匠人精神构建完善科学健康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品牌建设,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注重市场服务,在售后服务和技术服务上进行转型,在企业内部推行从上而下的服务理念,打造多功能的技术团队,为养殖场、农户等消费目标带去全面化系统化的专业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提高饲料企业经济效益,推广企业品牌效应,扩展企业在行业和社会上的经济影响力(肖诗怡,2017)。
3.5 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创新企业管理理念,推动企业管理升级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全方位变革,因此,河南饲料业经济的未来发展必须要考虑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展望未来的饲料业领域信息化发展规模和程度。首先,在企业内部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理念,推行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监督,优化管理环节,推动信息化办公,并借助当前的运营管理理念,积极发展企业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官方社交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产品生产、销售效率,拓展销售渠道,缩减中间环节,增加经济收益,减少交流和人力成本支出。
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饲料行业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积极构建文献、资料、数据库、科技信息、企事业单位和法规政策信息等信息库构建,借助交互、开放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饲料原料数据、生产数据、贸易数据等数据信息的共建共享。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购入和开发饲料和畜牧业经济信息分析软件,对饲料市场建立科学预测分析,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结构和规模,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决策、资本运营决策等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进而提高河南省饲料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黄庆生,2018)。
最后,借助饲料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打破区域限制,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的区域发展理念已落后于时代,河南饲料业经济要想得到长效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资本投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同时要积极开发海外廉价人力资源,在东南亚国家开设工厂,减少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占领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在绿色发展理念、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饲料业经济发展既面临巨大挑战,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当前饲料产量过剩、企业竞争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资本投资不均衡、现代化管理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的局面,河南省饲料业的发展应坚持以政府为领导,坚持市场调解机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模式转变为以安全、高效、环保为核心的集中性生产模式,加大技术投入,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产品品质,重视企业技术服务,创建优质品牌,拓展企业产业链,积极参与行业信息化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投身国际竞争,充分发掘和利用国外优势资源,创建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开发和占领国际市场,以饲料业的发展推动畜牧业、农业农村建设,提高饲料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河南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推动区域城镇、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