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白散处方演变历史及方剂开发的研究进展

2019-01-11 00:26杨一帆王振中
中成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肺热名方桑白皮

李 璐, 杨一帆, 杨 彪, 吴 云, 曹 亮, 王振中, 肖 伟

(1.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连云港222001; 2. 中药提取精制新技术重点研究室, 江苏 连云港222047)

中医药经典名方是历代医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有效体现了中医药实用价值和临床疗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10 年开始就对其二次开发组织过座谈会, 围绕必要性、 开发主体、 重点任务、 技术难点、 组织形式、 政策协调等问题进行研讨, 结果一致认为, 经典名方含金量高,临床应用范围广, 效果好, 应当进一步做好工作。 在相关行业的关注与呼吁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 年4 月公布了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将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正式提上日程。

泻白散为宋代医家钱乙所创, 由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3 味药材组成, 具有清泻肺热、 止咳平喘之功效, 主治肺热咳喘证, 症见气喘咳嗽、 皮肤蒸热、 日晡尤甚、 舌红苔黄、 脉细数, 后世医家对其非常重视, 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 尤其近年来有关该方加减治疗现代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 因其临床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也被列入了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 前期已有学者对泻白散组方特点及应用进行了简单剖析, 但随着历史演变, 该方在应用过程中的处方组成、 药材炮制、 用法用量、 现代临床用药特点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 本文在深入查阅古籍记载的基础上又搜集了工艺、 质量、 临床研究等有关文献, 通过对泻白散有关理论的深入探讨和对现代文献的系统分析, 以期为其二次开发提供系统的文献资料基础。

1 处方历史演变及开发价值

1.1 处方历史演变 泻白散首次出现在钱乙宋代所著《小儿药证直诀》 卷下, 刊于公元1114 年, 随着时代变迁, 后人在该方基础上进行加减, 组成同名方剂, 本文通过书籍及文献调研发现有15 首, 现将其历史演变过程叙述如下。

1.1.1 《小儿药证直诀》 卷下[1]原书记载: “泻白散又名泻肺散, 治小儿肺盛, 气急喘嗽。 地骨皮 (洗去土,焙)、 桑白皮(细锉炒黄) 各一两、 甘草(炙) 一钱。 右剉散, 入粳米一撮, 水二小盏, 煎七分, 食前服”。 其用法为“肺盛者, 咳而后喘, 面肿欲饮水, 有不饮者, 其身即热, 以泻白散泻之”, 又云“唇深红色, 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

1.1.2 《杨氏家藏方》 卷八方[2]《杨氏家藏方》 为南宋杨倓辑, 刊于淳熙五年(1178 年), 在原方基础上去地骨皮, 增加药味, 并调整药味比, 形成新方, 云“桑白皮(炙) 1 两, 紫苏叶1 两, 人参(去芦头) 1 两, 汉防己1两, 甜葶苈(微炒) 1 两, 半夏(汤洗7 次) 1 两, 麻黄(去根节) 1 两, 甘草半两(炙), 陈橘皮(去白) 3 分,吴茱萸(汤洗7 次, 焙干) 3 分。 主治肺气上奔咽膈, 胸胁隘满, 喘急不止。 甚者头面浮肿, 腹胀, 小便不利。 右件口父咀。 每服5 钱, 水1 盏半, 生姜3 片, 煎至1 盏,去滓温服, 食后”, 在用法上也首次提到了去渣服用。

1.1.3 《严氏济生方》 卷二方 《严氏济生方》 又名《济生方》, 为宋朝严用和撰, 成书于宋宝祐元年(1253年), 书中泻白散中保留了原方3 个药味, 炮制方法略调整, 也采用了去渣服用的方式, 为“桑白皮(炙)、 桔梗(去芦, 锉, 炒)、 地骨皮(去木)、 半夏(汤洗7 次)、 瓜蒌子、 升麻、 杏仁(去皮尖)、 甘草(炙) 各等分。 主治肺脏实热, 心胸壅闷, 咳嗽烦喘, 大便不利。 上口父咀。每服4 钱, 水1 盏, 生姜5 片, 煎至8 分, 去滓, 食后温服。”

1.1.4 《痈疽神秘验方》 《痈疽神秘验方》 是痈疽验方专书, 为明代陶华撰, 约成书于15 世纪中期, 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味, 又名泻甘汤, 云“桑白皮(炒) 2 钱, 地骨皮1 钱, 甘草(炙) 1 钱, 贝母(去心) 1 钱, 紫菀1钱, 桔梗(炒) 1 钱, 当归(酒拌) 1 钱, 瓜蒌仁1 钱半。功在泻肺定喘。 主治肺痈、 咳嗽喘急、 胁肋疼痛、 胸满气促; 肺经蕴热、 肺火咳嗽、 久嗽喘息。 作1 剂。 水1 钟,生姜3 片, 煎8 分, 食远服。”

1.1.5 《幼科发挥》 卷四方[3]本书为明代万全(万密斋) 所撰, 约刊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 年), 著者为三世家传小儿科, 临床经验颇丰富, 对于每种儿科疾病都有其独到见解。 根据其用药经验, 对泻白散处方剂量及炮制方法作了调整, 而入药方式未做改动, 为“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各等分), 甘草(减半), 入粳米, 水煎服。 治咳嗽而微喘。 面肿身热。”

1.1.6 《古今医统大全》 卷六十一方 《古今医统大全》又名《医统大全》, 系医学全书, 为明代徐春甫撰, 成书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 对泻白散处方进行加味, 又名五味泻白散, 云“黄芩、 栀子、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5 味药材各等分。 主治风热翳膜血筋, 一切肺热外障。 每服3 钱, 为散、 为汤任服。”

1.1.7 《杏苑生春》 卷三方 《杏苑生春》 为明代芮经编。 关于泻白散的描述写到: “桑白皮, 地骨皮各2 两, 生甘草1 两, 上件各为细末, 每服2 ~3 钱, 以麦门冬汤调下。 主治肺热。” 其主要对入药方式进行了改动。

1.1.8 《丹台玉案》 卷三方[4]《丹台玉案》 是综合性医书, 为明代孙文胤撰, 成书于崇祯九年(1636 年), 在保留原来3 味药材的基础上再增加4 味药材, 也用于治疗肺热导致的疾病, 云“桑白皮(炒黄) 2 钱, 地骨皮2 钱,五味子21 个, 甘草1 钱, 贝母(去心) 1 钱, 天门冬(去心) 1 钱, 麦门冬(去心) 1 钱。 主治肺经发热。 水煎服。” 其中, 对桑白皮炒制的程度进行了具体表述, 曰“炒黄”。

1.1.9 《张氏医通》 卷十三方[5]《张氏医通》 为清代张璐撰, 刊于1695 年, 是一部以杂病为主的综合性医著,不仅表述了原方3 味药材合用的功效, 也阐述了针对不同病症如何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味, 其中对桑白皮炮制方式作了较大改动, 为“桑白皮(姜汁和蜜炙) 1 两, 地骨皮1 两, 甘草(炙) 5 钱。 主治肺热咳, 手足心热。 上为散,每服四五钱, 入粳米百粒, 竹叶1 把, 水煎服。 加橘红、桔梗, 名加味泻白散。 有热, 更加知母、 黄芩, 如有客邪禁用。”

1.1.10 《症因脉治》 卷二方[6]《症因脉治》 是内科著作, 刊于1706 年, 为明代秦景明撰, 后由清代秦皇士补辑, 主要论述以内伤杂病为主的各种病证, 书中泻白散也为加味方, 云“桑皮、 地骨皮、 甘草、 荆芥穗、 防风、 柴胡、 葛根。 主治外感嗽血、 表邪外束、 身发寒热、 咳嗽带血者。”

1.1.11 《种痘新书》 卷十二方 《种痘新书》 是痘疹专著, 为清代张琰撰, 刊于1741 年, 本书论述了痘疹的发病规律和诊治方法, 以及种鼻痘之法, 使人痘接种法得以推广, 同时泻白散处方也作了调整, 用于治疗麻疹所致的咳嗽, 为“桑白皮(蜜炙)、 地骨皮(去梗)、 甘草, 淡竹叶20 片, 灯心30 根, 马兜铃。 主治麻疹咳嗽。 口服。 上为末。”

1.1.12 《医方一盘珠》 卷八方[7]《医方一盘珠》 又名《增补医方一盘珠》, 刊于1749 年, 为清代名医洪金鼎撰,该书详细记录了各种疾病的起因、 发病过程、 治疗方法等,泻白散处方去地骨皮, 增加其余几味润肺止咳平喘药, 同样起到了治疗小儿肺热咳喘的作用, 云“桑皮、 杏仁(去油)、 川贝母、 黄芩、 甘草、 胆星各等分。 主治小儿咳嗽,火郁肺金, 声不转。 体实塞鼻, 气粗, 加麻黄2 分。”

1.1.13 《杂病源流犀烛》 卷一、 卷六方[8]《杂病源流犀烛》 是内科著作, 为清代沈金鳌撰, 刊于1773 年, 本书为《沈氏尊生书》 的重要组成部分, 卷一中关于泻白散的描述为“桑皮、 地骨皮各两钱, 甘草一钱, 或加知母、 贝母、 桔梗、 山栀、 生地、 麦冬亦可。 粳米、 人参、 茯苓、知母、 黄芩。 主治肺实”, 而卷六为“桑皮、 地骨皮、 黄芩、 灯心、 马兜铃、 山栀、 黄连、 桔梗、 竹叶、 大青、 玄参、 连翘。 主治肺盛不寐”。

1.1.14 《医方简义》 卷二方 《医方简义》 为清王清源撰, 成书于1883 年, 本书采集各家医论方书, 并结合作者临证经验编辑而成, 泻白散在原方基础上加味知母, 剂量调整后用药方式不变, 仍用于肺热咳喘, 为“桑白皮2 钱,地骨皮3 钱, 知母2 钱(炒), 甘草1 钱。 主治肺火喘咳者。 加粳米1 撮, 水煎服。”

1.1.15 《麻症集成》 卷三方[9]《麻症集成》 为清代朱载扬撰, 刊于1879 年, 本书主要纂集前人有关麻疹论述和方剂, 关于泻白散的描述为“黄芩、 骨皮、 黑栀、 竹叶、连翘、 蒌仁、 玄参、 川连、 兜铃、 炙桑皮。 主治心肺实火,咳嗽喘促。 麻咳声声气促, 只宜降火清金, 黄芩栀子川县平, 麻黄石羔一定, 枇杷地骨知母, 瓜蒌杏仁麦冬, 元参牛旁妙通灵, 竹叶将来引送”, 方中舍甘草, 并加入大量药味, 用于麻疹所致肺热咳喘。

1.1.16 小结 从以上记载可看出, 自《小儿药证直诀》之后泻白散在后续各代医学著作中均有记载, 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历代医者针对不同适应症, 在泻白散原有3 味药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处方药味加减、 炮制方法优选、 入药方式改变, 但其适应症的核心未变, 仍为“肺热咳喘”, 并延伸为肺热导致的麻疹、 眼病、 便秘等。 因此, 以泻白散为基础方可对后世方剂发展及现代临床应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2 历代医家应用及评价 对于《小儿药证直诀》 中记载的泻白散基础方, 历代医家在应用的同时又发表了不同看法, 大多肯定其功效, 李时珍云“此泻白散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 《医方考·卷二》[10]也对其配伍进行肯定, 提到“桑白皮味甘而辛, 甘能固元气不足, 辛能泻肺气之有余, 佐以地骨皮泻肾者, 实则泻其子也; 佐以生甘草之健脾者, 虚则补其母也……”; 清代季楚重在《古今名义方论》 中也指出“夫火热伤气, 救肺之治有三, 伤寒邪热侮肺, 用白虎汤除烦, 此治其标; 内症虚火烁阴, 用生脉散益阴, 此治其本; 若夫正气不伤, 郁火又甚, 则泻白散之清肺调中, 标本兼治, 又补二方之不及也”; 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卷》[11]中记载: “桑皮、 甘草, 其气俱薄, 不燥不刚, 虽泻而不伤于娇脏”; 《医家心法》[12]曰, “金中之金泻白散……凡属肺热咳嗽, 当用此加减之”; 《成方便读 卷三》[13]云, “泻白散治肺火皮肤蒸热,洒淅恶寒, 日晡益盛, 喘嗽气急等证……治此者, 皆宜清之、 降之, 使复其清肃之令。”

然而, 清代医家王孟英、 吴鞠通、 张山雷等持保留态度, 认为泻白散不可乱用而致疾病深入。 其中, 吴鞠通对于外感误用地骨皮和桑白皮有深刻的认识, 并在《温病条辨》[14]对泻白散用药时机进行论述, 认为“治热病后与小儿痘后, 外感已尽, 真气不得归元, 身虚热, 甚良, 若兼一毫之外感, 即不可用”。 由此可知, 肺盛复有风冷以泻白散泻肺时有不妥之处, 但肺盛有热用泻白散却是恰当的。

1.3 方解及现代临床应用 在前人用药的基础上, 现代医者对泻白散进行深刻解读, 完善了其功能主治和方解, 并扩展了临床应用。

1.3.1 方解及功能主治 泻白散由炒桑白皮、 地骨皮、 炙甘草组成, 辅以粳米入药, 通过历代中医学家对其处方组成的阐述, 现代医者进行了总结完善[15], 形成方解。 方中炒桑白皮甘寒入肺, 有清泻肺热、 平喘止咳的作用, 气薄质液, 不燥不刚, 虽泻肺气而无伤于娇脏, 为君药; 地骨皮甘淡而寒, 入肺肝肾经, 既可直入阴分助桑白皮泻肺中伏火, 又可清泻肾中虚热以退蒸, 有养阴之功, 为臣药;炙甘草、 粳米养胃和中, 以扶肺气, 可防桑白皮、 地骨皮寒凉伤胃, 共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 可清肺火以复肺气之肃降, 泻肾热以制虚火上犯肺胃, 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共奏泻肺清热、 止咳平喘之功效。

1.3.2 临床应用文献 现代临床应用中, 泻白散作为治疗呼吸道炎症属肺热咳喘证的代表方剂, 可用于小儿肺热咳嗽、 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热者。 凡临床出现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 舌红苔黄、 脉细数为主要表现者, 即可使用泻白散加减治疗。

对泻白散加减方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调研时发现, 它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其中咳嗽、 咳喘、 哮喘35篇[16-50], 肺炎16 篇[51-66], 肺癌6 篇[67-72], 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8 篇[73-80], 肺结核咯血1 篇[8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篇[82], 肺源性心脏病1 篇[83], 胸膜炎1 篇[84], 喉炎1篇[85], 综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3 篇[86-88]; 在皮肤病治疗方面也有显著疗效, 相关报道共15 篇[40,89-102], 可用于治疗痤疮、 酒槽鼻、 药敏性皮炎、 术后伤口不愈, 扁平疣,荨麻疹, 湿疹等; 对于眼病的治疗共7 篇[40,100,102-107], 可用于白眼红赤、 表层结膜炎、 白涩症、 胬肉攀睛等; 治疗鼻衄也多有报道, 相关报道有9 篇[40,42,101-102,107-111]; 还可治疗便秘、 口臭、 多汗、 高泌乳血症[43,99,112-117]。

通过古今临床应用的综述研究可见, 泻白散基础方剂组成合理, 临床定位明确, 疗效确切, 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如何对该资源进行开发以制成符合现代质量要求、 方便服用的现代剂型,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 开发问题

泻白散开发需要结合古代医家用药经验, 扬长避短,确定合适的药材炮制方法、 药物剂量、 用药方式, 使中医药宝贵知识财富得到传承和发扬。

2.1 药味组成 《小儿药证直诀》 中描述泻白散处方为“地骨皮、 桑白皮(炒) 各一两、 甘草(炙) 一钱”, 但关于古今质量单位的转换, 各家众说纷纭。 汉代以前大多采用汉制, 如《方剂学》 教科书在“古今药量考证” 中提到, “汉之1 两, 可用3 g”[118]; 自宋代起, 度量衡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要采用新的重量单位“钱”, 并定义“十六两为一斤, 十分为钱, 十钱为两”[119]。 “钱” 这一剂量单位从明清一直沿用至今[120], 故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 但换算关系稍有变化, 主要因“斤” 与“两” 在宋代采用十六进制, 故将宋代的“钱” 单位换算为现有计量单位为1斤=16 两=500 g, 1 两=31.25 g, 故1 钱=3.125 g, 采用近似值进行剂量, 故1 钱约为3 g, 1 两约为30 g。

因此, 为了方便泻白散现代开发, 应将单位换算为现代形式, 即泻白散药味组成为地骨皮30 g、 桑白皮(炒)30 g、 甘草(炙) 3 g。 现代临床应用也大多采用此剂量,而且药理实验研究发现该剂量有效[121]。

2.2 药材炮制 在泻白散药材组成中, 地骨皮描述为“洗去土, 焙”, 桑白皮曰“炒”, 甘草采用“炙”。 随着历史发展, 也需要对三者炮制方法进行文献调研, 确定现代开发可采用具体手段。

2.2.1 甘草 炙法是甘草最早的炮制方法, 载于汉代《金匮玉函经》, 云“炙焦为末, 蜜丸”, 与现代蜜炙法不同,古代很多医籍中单独记载的炙主要为用火直接烘烤[122],唐代《备急千金要方》 中也记载“凡用甘草、 厚朴、 枳实、石南、 茵芋、 藜芦、 皂荚之类, 皆炙之”, 宋代《日华子本草》 中亦提出甘草“入药炙用”。 此后, 许多文献还记述了炙法的不同要求, 宋代《类证活人书》 中曰“炙微赤, 剉”, 明代《普济方》 曰“炙紫色” “去皮炙”, 清代《类证治载》 曰“炙黑”[123]。

后来随着历史演变和发展, 对炙法有了新认识, 大多采用加辅料炙, 且出现了蜜炙和中健脾的理论, 至今蜜炙仍为甘草发挥止咳平喘作用的主要炮制方法。 2015 版《中国药典》 中炙甘草单独作为一味药材列出, 炮制方法也采用了蜜炙, 描述为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 加入净甘草片拌匀, 闷透, 置于锅内, 文火炒至表面黄色至深黄色、 不黏手时取出, 放凉。 每100 kg 甘草用炼蜜25 kg。

古代经典名方的开发目的是适应现代应用需求, 故在炮制方法上宜采用质量可控、 现代广泛应用的方法, 其中火炙法不易控制, 而且疗效不确切, 质量不可控。 因此,泻白散经典名方开发中炙甘草的炮制方法建议采用蜜炙法。

2.2.2 桑白皮 关于桑白皮的炒法已有文献专门进行论述[124]。 宋代《博济方》[125]最早出现炒法, 后被历代沿用,如《小儿药证直诀》 《校注妇人良方》 《奇效良方》 中的桔苏散、 人参清肺汤、 宁气汤等; 《普济方》 中的款肺散槟榔丸、 阿胶散、 神秘汤等; 《世医得效方》 中的蠟煎散、宁气汤等; 《仁术便览》 中的消脓饮; 《太平惠民和局方》《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中均提到了“微炒”。 对于炮制程度的描述, 在元《卫生宝鉴》 《小儿药证直诀》[3]聚珍本有提到, 泻白散中桑白皮为“炒黄”, 《丹台玉案》 中也提到了该方式, 而现行《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中描述为“取桑皮片, 用微火炒至黄色或微焦即可”, 也即有炒黄之意。因此, 现代研究中桑白皮的炒法也建议沿用古法, 采用炒黄的方式。

2.2.3 地骨皮 “焙” 作为一种火制法, 与“炒” 相似,是指用将药物置于瓦片、 陶器、 金属器皿等容器中, 用文火经较短时间加热, 并不断翻动至药物颜色加深、 质地酥脆为度, 从而达到药物干燥酥脆、 便于粉碎、 矫臭矫味等目的[126]。 联合地骨皮在泻白散中的炮制方法可知, “焙”在“洗去土” 之后, 后又需“剉散入药”, 故焙法作用主要是药材干燥, 从而易于粉碎入药, 但因其在现代中药炮制相关规范中逐渐消失, 大多用“炒” 替代, 故现代炮制地骨皮时用文火炒干即可。

2.2.4 小结 3 味药材炮制方法经考证, 分别为甘草“蜜炙”、 桑白皮“炒黄”、 地骨皮“炒干”, 在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中均有详细的描述, 为现代常用炮制方法。 另外, 甘草的“蜜炙” 虽与古籍记载有所出入, 但对应了全方泻肺平喘的功效, 发挥了炮制目的; 通过对桑白皮和地骨皮“炒” 制程度的控制, 可使炮制方法更清晰, 实现了生产可操作性。

2.3 制备方法 《小儿药证直诀》 中泻白散制备方法为“右剉散, 入粳米一撮, 水二小盏, 煎七分, 食前服”, 根据古籍资料研究发现, 剉散为剉为粗颗粒、 粗末的意思[127], 现代中医学家认为粗末可控制在6 ~10 目。 《孙子算经·上》中记载: “量之所起起于粟, 六粟为一圭, 十圭为一撮, 十撮为一抄, 十抄为一勺, 十勺为一合, 十合为一升, 十升为一斗, 十斗为一斛”, 故一撮是容量单位, 为一升的千分之一。 一升为200 mL, 故一撮为0.2 mL。

关于盏[128], 《太平圣惠方》 规定“今时之行用, 其方中凡言分者, 即两钱半为一分也; 凡言两者, 即四分为一两也; 凡言斤者, 即十六两为一斤也。 凡煮汤, 云用水一大盏者, 约一升也; 一中盏者, 约五合也; 一小盏者, 约三合也”, 《圣济总录》 规定“古今升斗大小不同, 盖古之三升为今一升, 反方中用水言升合者, 今以中盏为率; 庶与世俗相通, 无多少之惑, 其他如酒酢乳蜜之类, 凡言升合者, 亦合以盏为则”。 因此, 一升为1 大盏, 即200 mL,1 中盏为100 mL, 一小盏为60 mL, 煎七分为煎至药液的70%, 故将该方转化为现在制法, 即药材粉碎为粗颗粒,加入粳米0.2 mL (约0.27 g)、 水120 mL, 煎至84 mL,食前服。

2.4 入药方式 泻白散作为散剂, 沿用了古代服用方式——药渣汤液一起服用, 即煮散[127], 它起始于汉代, 鼎盛于宋代, 明清逐渐被煮剂替代, 其制作简单, 节省药材,在唐末五代战乱、 药材匮乏之际, 临床上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 宋代社会安定后, 长时间使用煮散己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难以改变, 但此时也开始有了中药饮片[128]; 明代饮片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 逐渐成为中药炮制规范, 导致煮散退出。 煮散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既能节省药材, 还能提高疗效, 但重病时不建议使用, 以免延误病情。 因此, 现代泻白散的开发可根据实际用药情况, 合理第选择汤剂或散剂。

2.5 现代工艺及质量 泻白散采用现代方法进行开发时,对其工艺及质量的研究必不可少, 如何将其开发成质量可控、 疗效确切的产品, 同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 对泻白散工艺和质量的研究较少, 仅有2 篇相关报道, 汪鸣凤[129]对泻白散药材是否浸泡进行了对比,发现在煎煮温度、 时间、 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 浸泡时间越长, 煎出液颜色越深, 药味越浓, 煎出率越大, 故在工艺考察时可适当对浸泡时间进行考察, 确定适宜的药材浸泡时间; 林立[130]在研究泻白散HPLC 谱效关系时指出, 桑白皮中二苯乙烯苷类成分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 这也与该药材为君药相符合。

对泻白散制备工艺和物质基础进行研究, 是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方面。 关于工艺方面, 可先按照古法制成经典名方物质基准, 后续在实际生产工艺过程中再对提取、 浓缩、 干燥、 制剂等进行考察, 制备质量、 疗效相当的现代剂型, 如煮散剂需将药材粉碎, 加入少量提取溶剂及粳米做成米糊状, 但在现代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 故应严格按照古法制成经典名方基准物质后, 对处方、 工艺、 剂型进行调整, 在保证方剂质量、 疗效与基准物质一致的基础上可考虑去掉粳米, 制成方便服用的颗粒剂; 关于质量方面, 可建立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 后续制成的现代剂型与其应保证一致以作为质量保证, 而且建立从药材、 饮片至制剂的生产全过程控制是经典名方开发的关键。

3 总结

泻白散自《小儿药证直诀》 记载之初, 又被各代医家通过处方加减记载于《杨氏家藏方》 《严氏济生方》 《痈疽神秘验方》 《古今医统大全》 等14 部古代医学典籍中。 虽然在后续沿用中泻白散药味组成、 用法用量、 用药方式方面存在变化, 但仍围绕肺热咳喘这一适应症进行治疗, 古代医家(李时珍等) 也肯定了该方疗效, 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并且方解及临床应用进一步佐证了其治疗肺热咳喘的临床价值, 为相关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对泻白散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 方中甘草炙法可演变为蜜炙; 桑白皮可沿用炒制法, 炒黄即可; 古代制法“右剉散, 入粳米一撮, 水二小盏, 煎七分, 食前服” 可转化为现在制法, 即药材剉为粗颗粒(6 ~10 目), 加入粳米0.2 mL、 水120 mL, 煎至84 mL, 食前服, 该方法可较好的重现, 不存在制备难题。 进一步对入药方式探讨后可知, 采用古方煮散还是现代汤剂需要根据用药人群和病症缓急综合考虑, 肺热咳喘急症建议汤剂, 而小儿病、 慢性病可用散剂。 泻白散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工艺及质量, 建议先开发出作为参比的基准, 即沿用古法制成基准物质, 建立相关质量标准, 后续现代制剂的开发再以其为参照进行工艺考察, 建立药材-饮片-制剂全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切实保证与古代经典名方质量、 药效的一致性,也可作为其它经典名方开发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肺热名方桑白皮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出版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出版
桑白皮炒制前后HPLC 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桑白皮清肺化痰又美发
咏枇杷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Mechanism of Hunan Expert Group Recommende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No.2 Prescription Against COVID-19
《简易名方临证备要》出版
都治小儿咳嗽,这两种药有何不同?
都治小儿咳嗽,这两种药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