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花 汪洁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互联网思维”,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它是一种平等思维,要求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建立“双主体”理念;是一种聚合创新思维,要求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是一种技术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教育实效。是一种平台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领域、占领新阵地、应用新手段。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2-0045-03
互联网思维作为社会意识的历史形式,是现实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首先出现于商业领域,特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1]用以区别传统的以效率、规模和标准等为管理要义的工业化思维,这一概念敏锐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变化对于社会意识的深刻改变,逐渐延伸至整个社会生活。近年来,“互联网思维”迁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点。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发生场域、应用对象与作用机制,因而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进一步厘清并总结互联网思维的特点,明确其在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具体存在与影响,才能有效吸收并应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发展。
一 网络社会与“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以及网络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互联网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各种层面所引起的网络化发展,我们已经毫无疑问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生活在一个卡斯特称之为“网络社会”的社会之中。[2]这里的“网络社会”并不是指“网上社会”,即由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悬挂在现实之外的“虚拟空间”,虽然网络社会起源并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发展,但当网络改变了社会互动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并以其承载的信息和意义流动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时,与其相适应的群体价值观也随之产生,因此,互联网促使生活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逐渐学会借助网络工具及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做出思考,从而自觉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述:“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因此,互联网思维是体现当今时代特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维方式。
网络社会的方兴未艾决定着互联网思维也只是以雏形现身。在一般意义上,互联网思维就是遵循互联网的精神、规则和方法去思考、去认识、去实践的思维方式。商界与学界对其主要特点的概括各有执重,商界认为其主要特点集中于用户思维、创新思维、平等思维、开放思维、平台思维、数据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及极致思维等,并认为以人为本的用户思维是其核心。[4]很显然,其中一些思维特点是基于商业战略或策略层级而提出的思路、方法与途径。但互联网思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是因为它仅仅是商业技术、营销等的操作层面的思想方式,而是因为它具有独立思维形态的本质特征,即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的认识活动,并形成了一种社会群体价值观被认可接受,思维形态的社会意识特质使它具有了一种普遍的认识论意义,会对它所处时代的社会客观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实践提供一种全新的阐释,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哲学和方法论意义上,对其思维特点进行再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界基本认同以人为本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有学者提出互联网思维是广泛联系对话沟通时代的新思维、是创新革命的思维、是大数据思维。[5]还有学者提出互联网思维是高度重视、力求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因而要按照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按互联网用户需求、按行业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去思维等。[6]尽管,倡导互联网思维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其发展阶段的初级性,决定了目前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思维方式,但它为我们增加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路径,与此同时也为我们改变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方法,重构着人们社会实践的方式。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一方面,網络社会改变了青年成长和社会化路径,网络作为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认识社会的重要和主要途径,逐渐挤占和取代课堂和家庭等传统教育模式的角色,使青年学生更多地受到了网络社会整体知识、价值体系的引导和浸染,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以及青年网络化和网络青年化,已成为当前我们认识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历经技术、制度到价值层面,升级演化为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说明互联网思维超越了工具性思维,呈现为系统性思维,深刻体现着当代社会意识形式的变迁,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性,并且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充分认识并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就难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生态做出的顺应网络社会发展的网络化思考,这种思考既体现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也体现在遵循互联网精神,完善、改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实现“思维升级”,取得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动权。具体来讲,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互联网思维内涵,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关注大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互联网思维本身具有的平等和开放特征,也意味着民主和人性化特征。它强调服务和重视人的价值,只有发挥了不同人群的潜力和能力,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和诉求,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商业中,它表现为消费者主权消费时代的到来,“用户体验之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则体现为育人目标由“社会政治需求”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虽然“以人为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理念和价值原则已得到共识,在理论上也有较多探讨,但在实践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实现其社会性使命和政治性任务,这是它内在的硬性规定,往往由此阻断了“以人为本”的通路,使实际教育活动中难以达成“以人为本”。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如果依然坚持追求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无视青年个性和身心特点、社会发展变化,必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化和低实效。因此,以互联网思维开拓“以人文本”的理念平台和实施机制,是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重要引擎。
第二,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平等思维,要求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思维,建立“双主体”理念。“平等确认个体人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性,它表达的是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在人格尊严、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方面实现权利、机会、分配尺度同等化的要求。”[7]互联网无中心、多节点、离散的网状结构模式和运作方式,决定了它的内在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它实现了个体获取信息的平等性,也使信息权力由权威统治向社会发散。依托互联网,大学生较之教育实施主体,拥有了获取新兴信息和多元思潮的突出优势,教育实施主体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不断学习新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其先赋的地位、职业优势将慢慢瓦解,教与学的关系或将面临解体的危机。因此,互联网思维已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教育理念发起严峻挑战。基于平等思维的影响,教育实施主体不能固守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而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地位,实现“双主体”互动,树立平等、开放、互动、合作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
第三,互联网思维是一种聚合创新思维,要求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当代,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为带动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互联网+”各个行业,并不是它与各行业的简单连接,而是通过双向连接,产生互动、渗透、协同、耦合,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一样的创新和融合。[8]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思政”全员育人指导方针下,构建了层次鲜明、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立体化教育模式。这其中,围绕“互联网+课堂”、线上线下分享交流、多媒体参与、思政网红教师引领等新载体、新形式,有效整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从个别学校向其他学校、再向社会蔓延,形成持续影响。当前,继续推动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聚合创新,构建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模式,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转化。
第四,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技术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科学技术提高教育实效。以互聯网技术为基础衍生的大数据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强有力的收集海量信息,而且能够对其进行整合分析,进而对其问题预测、解决策略提供重要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掌握了大学生的大数据,并对其深度分析和应用,不但能够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引领发展,实现需求牵引、问题解决和技术推动的有效连接。此外,网上课堂、线下交流、多媒体利用、各类学习软件、应用小程序利用等技术手段的广泛使用,都将极大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五,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平台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新领域、占领新阵地、应用新手段。渗透式教育,或称为隐性教育,是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特色和优势,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基本结论,也应是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知”性教育、轻“情、意、信、行”干预,长期存在空洞说教的诟病。因此,对隐性教育的学习和进行本土化创新,探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渗透式教育模式,应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互联网是一个双向互动、自由共享的平台,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开放、共享、共赢是互联网平台思维的重要特征。由此也造成了互联网的信息权力之争夺。所谓信息权力,是指信息技术赋予个人或组织的力量,是个人或组织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对他人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力。[9]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场,加强渗透性教育,就要求我们熟悉并应用多媒体技术及传播学的相关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实现受教育者的知信行转化。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互联网思维的要求
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上冲击和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原有的生态系统和发展秩序,互联网思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逻辑起点,正确应用互联网思维成为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一方面,以互联网思维启动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并不否定原有“灌输论”的意义与价值。互联网思维重构了社会思想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路径,对“灌输论”改进应用教育理念、具体方法及教学模式上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只有理论上的成熟,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进行理性意识形态的灌输,充分发挥课堂阵地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仍然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建立新型的感性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促使青年学生通过事物具体,内化于心灵,形成内心信念。从而与“灌输论”形成的理性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信念的形成。因此,应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对以往“灌输论”教学不足的弥补和改善,又是综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思路,两者并不是对立关系,更不能顾此失彼。
另一方面,我们既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以互联网思维发挥教育优势,也要对其自身的不成熟而有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互联网思维催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诞生,但互联网思维本身作为时代发展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在网络社会依然纵深发展、还未成熟定型的情况下,其思维特点、内容、表现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特质还有待于得到充分的实践检验和再认识,才能真正有效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一代教育对象整体特征的变迁,只有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任务、探索适应网络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策略,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社会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念,才能直面挑战,适应并引领时代的发展,并发挥社会主义事业生命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4]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4.
[2]曼纽斯·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3.
[5]金元浦.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46.
[6]周文彰.简论互联网思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2):5-7.
[7]刘少杰.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7[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1.
[8]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教育:现实争论与实践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6(9):55-75.
[9]王冬梅.信息权力:形塑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J].天津社会科学,2010(4).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