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思考

2019-01-10 10:56:32赵红艺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沙化经济林非公有制

赵红艺

(海东市互助县实验林场,青海海东810599)

1 青海林业发展现状

青海省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其生态地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青海省林业承担着保护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责,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以及生态承载能力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1]。回顾过去几十年青海林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一步步实现了“砍树人”到“种树人”的转变,在维护三江畅流、保护中华水塔、构建安全的高原生态屏障等方面均收获了良好成效。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的林业占地面积约为39.66万hm2,相较于青海省整体面积而言仅占约4.3%,并且全省森林覆盖率仅有2.65%左右,其中灌木林覆盖率约为2.27%,乔木林覆盖率约为0.37%,林网和四旁覆盖率约为0.01%。相较于其他省份而言,青海林业资源明显处于较弱状态,并且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青海省的林业改革仍需加大力度,其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也极为迫切。

2 青海林业发展面临的压力

2.1 土地沙化问题

青海林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沙化问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解放初期青海省土地沙化面积约为533万hm2,到现如今已经扩散到了约1 200万hm2,且土地沙化仍以每年约13万hm2的速度在扩展。在青海省每年的春季新闻报道中就有关京城等地区的天气报道,且基本都是黄沙弥漫的状态。可见,土地沙化的严重程度。

2.2 水土流失问题

青海林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据相关资料显示,黄河和长江流域坡耕地每年输沙量分别为5 300~5 500万t和500万t,分别占江河源区年输沙量的53%和5%,直接使得国家生态发展陷入了严峻形势。而青海省每年的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1 000~11 200万hm2,并且每年都有变化,若任由发展不采取任何措施,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2.3 草场退化问题

青海林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应重点解决盲目开垦导致草场退化的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青海省草原面积约为3 600万hm2,占全省总面积不到一半,其中能够利用的草场面积约有3 100万hm2。由此可见,青海省能够利用的草场面积还是十分可观的,但草原退化问题却是十几年来一直存在的,即便采取了一些解决措施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草原退化现象仍然得不到禁止。

3 青海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1 注重生态经济林的开发和发展

生态经济林的开发和发展不仅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很好的满足青海省地区对生态效益的各方面需求。就现目前青海省生态经济林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开发种植必须紧密结合地区实际水利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且选择生态经济林树种时必须要择优选择,从根本上体现生态经济林的价值,同时只有优质树种才能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的目的[2]。事实上,青海省林业部门在选择树种上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了浆果类经济价格较高的树种,不仅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还充分赢得了产业和经济优势,不得不说,这为青海省生态经济林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

3.2 挖掘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大面积种植人工林对实现青海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就青海省已有的林业资源来看,致力于种植人工林不仅能有效拓展青海省的森林面积,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还能收获多种森林经济效益。种植人工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青海地区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而言,在种植人工林时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区,要根据地区气候、环境等多方面条件规划好人工林的种植面积、种植树种等,并且在人工林种植过程中青海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与支持,确保人工林的种植能带来最大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强化非公有制林业开发和发展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开发和发展距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而言仍有一定差距,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林业也逐渐过渡到了森林多目标利用阶段,这无疑为林业资源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就青海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开发和发展现状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继续强化。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①目前青海省还有很多荒山荒地需要绿化,林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充分把握良好的土地条件,重点落实荒山荒地的绿化工作;②目前国家发展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市场上的木材是供不应求,木材生产可谓十分短缺,非公有制林业模式的发展恰好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林业的需求,青海林业应紧抓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公有制林业;③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很多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的合理利用必然能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故青海林业部门应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挖掘和培养,将其发展成为非公有制林业开发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3.4 着力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不论是生态经济林的开发和发展,还是人工林的种植,亦或是非公有制林业的开发和发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青海省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对青海省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压力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的问题,除了要种植林木,增加森林面积外,还需要采取配套的管理措施。如针对土地沙化,不仅要种植林木,还要强化风沙治理工作,要有配套的战略部署、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财政支持、要有专门的风沙治理机构等;针对水土流失和草场退化问题要成立专门的生态自然保护机构,致力于恢复生态原貌;此外还应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只有人人都具备生态环保意识,才能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铸就坚实的保护伞。

总之,在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青海要充分认识现状,明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压力,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发展路径。并且,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人们的团结协作。只有多方努力,协调统一,才能最大限度推动林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沙化经济林非公有制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经济林栽植密度与营造方式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红土地(2018年7期)2018-09-26 03:07:24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绿色中国(2017年7期)2017-08-02 17:47:11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0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3:00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