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强
一轮复习的重点是知识记忆理解的强化,其次是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现以上两个目的,巧用统测统评试卷是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如何做到巧用呢?
对统测统评试卷的认知误区在于将其看成是猜题押宝性质的试卷,从而忽视了统测统评试卷的主要功能。统测统评试卷虽然尽量贴近高考试卷,但它绝对不是对高考命题的预测。如果高考试题可以预测,那高考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统测统评试卷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模拟高考试题,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对知识记忆理解的检测,并以此强化知识。二是通过试题全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解答问题。
统测统评试卷命题既注重知识的覆盖全面,又注重主干知识和常考知识,还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并且,命题者会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命题,以达到查漏补缺,纠正易错的作用。事实上,学生错误较多的试题就是学生的知识漏洞甚至是教学漏洞,其相关知识及其联系必须讲深讲透。例如一道试题中出现这样一个选项:“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的出现而减小”,对此选项学生普遍认为正确。这个“普遍认为正确”表明选项戳中了学生学习甚至某些教师教学的软肋,反映了学习与教学中有关使用价值含义的知识漏洞。教师就应补充完善使用价值的相关知识,指出生活实际中“商品使用价值大或小”的说法虽然非常普遍,但普遍的也未必就是正确的。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高考所要考查的四项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这些能力又都是高考解题过程中学生必须会的思维方法。这些能力是教师教不会的,必须经过学生的解题实践培养。但教师不加指导任由学生在解题实践中体会,其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试题说明的各项能力在解答试题中具体应用。例如“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中的“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这个层次,是《考试大纲》规定的最低层次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但就这个最低能力也需要教师指导培养。教师应该利用试题材料教会学生什么叫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如何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从显性信息中发掘隐性信息,如何从有效信息联想到相关知识等。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掌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一套好的统测统评试卷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覆盖面较全,对不同题型的覆盖面也尽量要全。不同题型的不同特点要求的解题思路也有所差别,教师就可以利用同一套试题中的不同类型试题,引导学生厘清其命题设问的不同特点,答题要点组织的不同特点,以及要点表述的不同特点。例如一套统测统评试卷的主观试题中既有封闭性试题,又有开放性试题,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研究认识这两大类试题的材料与设问的不同特点,以及解析思路、答案组织,要点表述的不同特点,从而提高解题的针对性和答题的有效性。
总之,每份统测统评试卷的命题意图、试题特点以及考查的能力等都需要我们去领会并理解,把它应用到日常的政治教学和一轮复习中,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