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涵(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 100081)
“托物言志”是统编版《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一条线索。这个单元和教材其他单元一样,采取双线组元的设计,即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的内容。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哲理之思”,所选的课文大都寄寓了作者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语文能力方面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并掌握“比较”这一阅读方法。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包括两篇中国当代散文、两首外国诗(组成一课)、五首古诗(组成一课)。这些诗文大都寄寓了作者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适合统筹并导向“托物言志”的设计。
《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疾病的痛楚”“生死的疑惑”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这篇文章原来选编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有师生反映课文所表现的关于生命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新编教材时,编者将这篇文章适当延后,调整到七年级下册。
《一棵小桃树》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入选过人教版教材,当时用的题目是编者改动后的“我的小桃树”,这次新编教材恢复了原题。这篇文章以小桃树从“蓄着我的梦”的桃核到长成小树的故事,来暗喻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文中既有对儿时的回忆,又有对奶奶亲情的难忘,还有对人生挫折的体会,这些都比较贴近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外国诗二首》由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组成,前者表明面对生活逆境的态度,后者表达对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这两首诗都富有哲理,但写法不同,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方面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教材就搭配为一课安排在七年级下册,这次仍然保留。
《古代诗歌五首》选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陆游的《游山西村》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将五首诗编为一课,便于学生集中学习背诵古诗,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古诗文积累的目标。
该单元的五篇课文中,《一棵小桃树》虽然曾经入选过人教版教材,但是在统编教材之前的实验教材中并没有入选,因此可以算作新课文。这个单元新课文占比为四分之一,换句话说,有四分之三的篇目是教师熟悉的老课文。这样做的一大好处是降低教师使用新教材的困难和压力,确保新旧教材使用的平稳衔接。
同时,这个单元的课文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方面,有的离学生的体验近一些,比如《一棵小桃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所表达的面对生活挫折的态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有的则需要学生有生活阅历的积淀,比如《紫藤萝瀑布》中关于生死病痛的思考,《未选择的路》中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难一些。由此呈现出难易交替、梯度爬坡的变化,对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从写法上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借景抒情的文章接触得比较多,教师以往的教学里也常有涉及,例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课文,都讲到借景抒情,而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专题《学习抒情》也有写景抒情的相应论述。这个单元与之前所学要有所区分和提升,所以教学重点回避了写景抒情,而放在托物言志上。
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显著类型。例如屈原的《橘颂》,拿橘树寄托自己的志向,开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就表明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要注意弄清楚它与借景抒情的联系和区别。写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借助外在的客观存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写景抒情的“景”是自然景物,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某种事物,比如《陋室铭》的“陋室”就属于物,而非景。写景抒情的“情”,指的是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的“志”则不仅包含感情,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比如《紫藤萝瀑布》写紫藤萝,虽然有悲伤的情感,但还有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是“志”。要注意的是,文章所托之物是自然景物时,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者常常有交融。比如《一棵小桃树》从全文整体来看是托小桃树言志,但在对小桃树的具体描写过程中,也抒发了怜爱之情。
此外,教材在编写时还注意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写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提高其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写作的能力。在该单元写作专题《文从字顺》中,写作实践的三道题就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写景的片段入手,扩展到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一、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助学设计在落实“托物言志”单元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强调突出文章的特点,注重勾连和比较。
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这篇文章对紫藤萝的描写(“托物”)非常充分,比如“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得非常巧妙,很适合引导学生鉴赏分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设计的目的也在于此: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这道题在设计第一稿时,括号中的提示是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入手赏析的。在编写稿讨论过程中,考虑到这样的修辞手法以前讲得比较多,显得“一般化”,而对这篇课文而言,要提高赏析的层次。于是经过修改,将品析要点落在“化静为动”“多感官互通”“物我交融”等方面。
在对“物”(紫藤萝)的学习后,就要把握“志”了。托物言志的“志”既有作者悲喜变化的情感,又有作者对于“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的思考。“思考探究”第一题和第三题可以帮助教师落实这方面的教学目标:
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该课的“积累拓展”第四题,引导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特别是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回顾以往学过的运用托物言志的课文(第四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帮助学生勾连所学,增强知识的融会贯通。“积累拓展”第五题,引导学生阅读作者宗璞的不同作品,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既落实比较阅读和托物言志这两个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
再看《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在写小桃树时,反复出现“我的小桃树”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表述,表明作者笔下的这株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小桃树是奶奶给的桃核种出来的,蓄着童年的梦,作者对小桃树发芽、长大、开花以及横遭风雨的叙述,都包含着感慨和寄托。该课的“阅读提示”,就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我的小桃树”这样的表述,并由此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所写之物表达所言之志的。
《外国诗二首》的设计,关注的是两首诗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构成的比较关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这一主题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理解。这首诗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诗歌说话的口吻,并理解其中富有诗意的句子。《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这首诗的特点是用了许多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富有象征含义。这两首诗,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使用许多具体的形象来阐释哲理,因此教材“阅读提示”的设计突出了对二者写法的对比,这种对比也隐含着启发学生思考托物言志写法独特在何处的目的。
在《古代诗歌五首》中,《登幽州台歌》视野宽阔,意境雄浑。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着眼于此设题。在设题时,通过引导诵读和设计情境理解诗歌的主题:
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这道题的第一问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给学生以引导、启发,让学生感悟,寻找读诗的感觉。可以说,强调“浸润”,关注学生“素读”的感觉,是统编教材在编写、设计时的一个特点。
《望岳》高度概括泰山的壮美,并将大自然与诗人的广阔胸怀融合,寄托了诗人的壮志,其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歌咏泰山的名句。《登飞来峰》和《望岳》都涉及“山”,不同的是,《望岳》中的“登”是想象出来的,《登飞来峰》的“登”则是现实的。《登飞来峰》没有过多写眼前之景,重点写自己登高的感受,最后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富有哲理。“思考探究”第二题,勾连这两首诗的共同点——登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诗人的“志”:
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写出了山村的景色和农家的情致,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有景色的动静变化,又富有人生的哲理。《己亥杂诗(其五)》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为名句。为了引导学生把握古诗中的名句,“思考探究”的第三题以及“积累拓展”的第四、五题分别针对理解含义、背诵书写、实践运用进行设计: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
《古代诗歌五首》课后习题的设计,不是“一道题对应一首古诗”的模式,而是强调集约和关联,尽可能地在一道题里涉及多首古诗,在诗歌的联系、比较中引导学生鉴赏和理解。这样的设计,摆脱了僵硬、笨重之感,在提高助学效率的同时,显得富有灵气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