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香女(台州市第一中学,浙江台州 318000)
以前读《论语》,读到子夏问孝,孔子的答案中有“色难”二字,如果仅涉及孩子对父母尽孝而言,解释成发自内心孝顺父母脸上呈现诚恳和顺之色就可以了。的确,凡事只有心甘情愿,才能和颜悦色。
最近重读于漪老师的《岁月如歌》:“情感上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要有一点杂质,总会不知不觉地流露”,“对学生丹心一片,情深似海,就不会出言不逊,伤学生的自尊”。[1]的确,于亲人也好,于学生也罢,以情换情,以心动心,本是常识,但经常越是常识越难践行,所以情感之上还需要自觉的责任引导。
个体心理学之父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感的教师,会公平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他会真正地希望为整个人类的利益作出贡献。[2]因此,我们是否可以从孝子对父母真正的尽孝提升到教师通过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尽孝”。
不过这种发自内心的“尽孝”,也是一种技术活。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道:“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养学生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暑假,一位家长向我们学校提出孩子转学的申请,问及原因,他说:“我孩子在这个班一年,主课教师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的孩子,可见一直以来对他的漠视。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的孩子是得不到尊重的。”事后我问及这位教师,他说,课堂上他一直是叫学生号次的,因为这样可以公平对待学生。这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叫学生号次也是很正常的,甚至连学号也不叫,直接按座位表“轮流开小火车”让学生答题也没什么。但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应该发生在语文教师身上,因为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是最强的,语文教师不能以公平的名义忽视了学生承载有家庭乃至家族文化的符号——姓名。我们知道古人的名、字、号都是非常讲究的,如王维,字摩诘,明显取自《维摩诘经》,这与“诗佛”的称号是偶然的相合还是必然的暗示?当今社会,家长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在给孩子起名时都是非常慎重而且考虑周到,所以学生姓名显示了父母、家庭乃至家族的文化背景,同时寄托了他们的期望和学生的自我期待或自我暗示。叫学生学号难以传递教师称名道姓时那种特有的感情,学生也难以感受到教师呼叫时那种特有的情感传递,因为数字是冷的,是国际通用的,根本没有汉语言蕴含的那种独特的韵味;叫数字容易让人联想起医院的病号、监狱的囚犯,还有叶圣陶先生《夜》中映川夫妇被杀害时只剩下十七、十八号等等;叫学号还掩盖了汉语言承载的那份共同血脉和文化认同;叫学生号次答题,貌似公平,却难以与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对应,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能以公平的名义消解教学的针对性与教学的有效性。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一个学生,不仅这个学生心知肚明,其他学生也会感同身受,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漠视会导致其他学生对相关同学的漠视。所以,长期只以号次代替学生姓名,至少失去了解读学生姓名、个性、自我期望、特有文化背景的许多机会。
当然,我们也不能拿学生的姓名开涮。有一个教师,对他班里一名叫夏冬的学生特别不满,因为这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卫生习惯也差,还长年挂着两条鼻涕。于是,这个“可爱”的教师就对这位学生说:“夏冬,你不如回家算了,去娶一个老婆叫春秋,开个四季粉丝店!”应该承认,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语言敏感力,夏冬对春秋,刚好四季,粉丝指鼻涕,于是店名也命好了,但文化意识不够,体察学生的感受不够。教师必须要把学生当作具有文化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甚至是有隐性特点的表情态度等,都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要意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更应该“行不言之教”。正如一个社会怎样对待处境最为不佳的群体,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样,教师对待学生尤其是对待落后生的态度,最能折射出教师的文化素养。一个语文教师,尤其要通过赏识强化对学生的正向期待。其实只要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欣慰的点头,一个赞同的手势,就足以传递教师的尊重、信任与期望。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通过良好的行为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浸染,并内化为行为。所以,有人说,教育是以尊重换来尊重,以生命唤醒生命。所以追寻和顺的教育生态,首要的是目中有人,心中蕴情,不仅要掌握交流技术,更重要的是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浸润温情的语言,搭建起与学生心意相通的对话平台。
不仅如此,追寻和顺的教育生态,还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和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和谐的课堂氛围。
十几年前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评选,教学内容是孔尚任的《哀江南》。当时是现场抽签,封闭备课,在没有任何材料可依的情况下,苦思如何教更好,这时脑海中的古诗词在逐浪翻滚,我根据文本是剧本里的唱词这一形式特点和这一部分抒发亡国之情到高潮的内容特点,再结合学生可能熟悉哪些诗词的思考(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和成长的主体),将切合主题的相关古诗词(尤其是初中教材中出现过的同主题的古诗词)作了一番回顾、梳理和筛选,并且在设计讨论环节时让学生充分回忆积累的与文本主题相应的古诗词。上课时我与学生一起朗读、背诵、品咂,用诗词解唱词,以悲情和悲声,教学与文本融合,师生与苏生共情。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动情处,一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如果哪一天我的学校衰弱了,我会很伤心”,差点让我落泪。我觉得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了心灵,当然,我的课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试想,仅有教师古诗词的积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诸多可能性,怎么会有教师和学生一起的倾情演绎甚至是忘乎所以的共情产生?怎么可能有直抵学生内心装进学校盛衰的忧患?一个课堂,一篇文章,一名教师,四十多个学生,这些就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平等民主共享而又充满活力的气场。
技术上的事其实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从事一项职业,从业者首先应该有自我和顺的意识,要能处理好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守职业本分,又有事业追求,还有社会责任感。
阿德勒在他的《生命的意义》中说:每个人都拥有三种关系,我们都生活在这个星球的表面(我们与生活的这个星球的关系),我们并不是人类这个物种唯一的成员(我们和同胞的关系),我们是以两种性别存在着(我们的爱情与婚姻)。这三种关系就向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如何找到一份职业生存下去?如何在同类中为找到一个位置合作分享?如何延续和发展人类?基于对这样三种关系的思考,我们是否更能明白我们与这个世界中的人、物、事应有的关系呢?我们是否更能与自我和解达到内心和外表的和谐统一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发自内心地悦纳自我,欣赏他人,尤其是欣赏我们的学生和同事,那么我们的自我世界和职场环境都会有好“风水”。
想起美国的爱德华·维尔容的《冥想》中的话:“万物都有适当的位置,如果它们没有各就其位,就会导致秩序混乱。”在他看来,“风水就是把事物安排得井然有序,具有美感,让人心生愉悦”。他认为这个理念适用于自己的生活,包括内部和外部。[3]同样道理,我们是否可以从课堂生态或者教育生态去理解我们与自然、社会、他人(包括学生)、自我的关系。
其实所谓的“风水”,应该可以从多维度去解释。从自然学(地理学)上去理解,它指的是自然界一些事物在某一个区域的位置搭配,比如说,这处宅地风水好,风水先生会从山、水、草、木、路、桥、地脉等与房子的搭配关系去判断,如果各得其位,相处和谐,便认为是好风水。从人体学角度去看,我们判断这个人外形漂不漂亮,我们首先看身材胖瘦是否适当,上下身比例是否合适,最关键是看这个人五官是否在该在的位置上,有些人五官个体都很好看,但没长在该长的位置上,我相信无论如何都得不出漂亮的结论来,但如果五官正常(可能并不漂亮),而且各安其位,那么即使不很漂亮,也可能很有气质,这也是好风水。从社会学角度去思考,一个团体、部门,甚至一个国家,如果每个成员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彼此和谐相处,这样的单位就会产生合力,就会非常团结,这也是好风水。
那么,我们追求一个和顺的教育生态,自己应该先追求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我觉得旅游、读书、喝茶是很好的路径。不管时间长短,约几位好友,近山亲水,放空积郁,清洁内心,使心灵垃圾不堆放不发酵不滋生细菌,让山水医病治俗,吸纳清新的空气,接受山水带来的仁智启示,像山那样思考生命该有的状态和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尤其是身为人师的我们,要将阅读与自己从事的职业、热爱的专业、追求的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样更能改善自己的职业态度,加深自己的专业思考,提升自己的事业理解。
读书使日子变得单纯,有如喝茶可以瘦身;读书使生活变得简单,有如喝茶可以清心;读书使人能看清自己的不足,有如喝茶可以明目;读书能减去急躁,有如喝茶可以清热;读书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有如喝茶能抗衰老;许多好书常读常新,有如喝茶促进循环;读书能将许多知识加以融通,有如喝茶助消化;读书还能让自己保持清醒,有如喝茶能提神;读书使自己不会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有如喝茶能消口臭。读书是会上瘾的,有如喝茶。总之,读书可以改善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气质,优化相处的环境。明白此理,我给自己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配了大量的书,当然也要求有读书交流和读书笔记。我也给学生送书,有时忍不住给一些同好的同事送书,这会让更多的人在书香的氤氲中和谐地相处。读书不仅和顺了自我内外、和顺了职场环境,还和顺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育。
所以,读《论语》中的“色难”,读出了“孝”的真义是内外和谐,更领悟了于漪老师说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如果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就不会嫌弃学生,更不会出言不逊,反而会充满温情、充满爱意,那么,我们就会优化师生关系,和谐教育环境,达到身教言传的和谐统一,提高教育成功的可能性,甚至“为整个人类的利益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