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思辨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作文思维考查的重要方向;强化思辨能力评价,也已经成为高考作文阅卷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和提升考生的思维素养、增强文章写作的思辨性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立足文章写作的思辨性,从思维方法、表现手法、成果呈现等角度,探索了一些有效的路径,以期对紧张备考的师生有所助益。
我们常常读到缺乏说服力的文章,比如仅有“观点+例子”。在写作中,作者提出一个观点,接着举出一个或多个例子。这样的文章,没有将“观点”与“例子”联结起来,“观点”和“例子”成了两张“皮”,互不相干,没有通过思辨分析来阐述道理,读者自然难以信服,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大打折扣。也有的文章有观点、有例子、有分析,但是它在分析阐述观点时,分析“过头”了,说了过分绝对的话,认识缺乏辩证性,也令人难以信服。比如,有人论述“不能重理轻文”时,过分强调学好文史学科、增强人文积淀的绝对重要性,却忽视了学好数学、理化等数理学科的重要意义,让文章走到另一个极端——重文轻理,这就没有把握好分寸,犯了过分绝对的错误,造成偏颇,当然就谈不上具有思辨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记叙类文章,作者只是记叙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叙述和罗列,不能挖掘出事件深刻的本质意义,文章没有普遍的认识价值,不能让读者获得感悟,产生联想,受到启发。
这样的一些文章,作者思维的角度狭小,思考的深度较浅,思想的高度不够,本质上反映出作者的思维能力不强,思维的素养还需要下大力气提升,而提升的重要途径就是锻炼和培养理性思辨能力。
思辨就是思考辨析。思考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过程,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并判断价值的思维活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其中的“思”就是思考,“罔”是迷惑。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只顾学习而不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就容易被所学的内容迷惑,让我们没有头绪,思想一片混乱,可见思考是极其重要的。思考有思考的方法,如归纳性思考、演绎性思考、逆向性思考、发散性思考,等等,运用这些思考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深度加工获得的信息,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辨析就是辨别分析。辨,要辨别现象的真假,辨别观点的对错,辨别事理的曲与直。辨别离不开分析,只有经过分析,才能更好辨别。
思辨常常是一个系统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用到观察与体验、质疑与反思、对比与拓展等多种方法,以此检验原本的现象、观点、事理,生成新认识,形成新观点,明白新事理。一般情况下,经过思辨得出的新观点、新认识,会更清晰准确,更有深度和广度,可能更具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因此,学生要逐步养成思辨的习惯,用思辨的眼光去看待一事一物,看待社会万象,才能写出具有思想的启发性、思维的周密性的文章。
(一)议论文体增强思辨性的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法
辩证思维是增强文章思辨性常用的基本思维方法。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看待问题。就“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这个论题,“人民网”在2013年5月曾连续发表五篇系列文章,分别是《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2018年9月,“人民网”针对“新经济”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连续发表三篇系列文章,分别是《可以跨界,但不能没有边界》《可以资本运作,但不能“资本通吃”》《可以快速发展,但不能没有刹车》。我们从这些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这些系列文章广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莫过于用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用联系而非孤立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态度展望未来。这些文章均成功运用了辩证思维法,为中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值得高三师生在备考作文时认真阅读,反复研究,借鉴学习。
2.模式思维法
此处的模式思维,特指文章写作中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模式对论题进行思辨分析,进行构思写作。“是什么”是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和主张。“为什么”是作者对抱持这种思想、主张的根据和理由的阐释。“怎么办”是作者在提出观点、进行阐释后,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办法或策略等。这是议论文写作的一种模式,也是增强思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有效就在于它有思考的路径,有构思成文的模式,又可以让写成的文章具有思辨深度。要运用好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与前面的辩证分析法结合运用,因为在分析“为什么”时,必须进行辩证分析;在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时,又必须与“为什么”紧密联系,必须与现实条件的可行性紧密联系。我们学习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时,肯定已经发现,鲁迅在文章中巧妙而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采取“拿来主义”、怎么拿来三个主要问题;我们学习法国思想家蒙田的随笔《热爱生命》这篇课文,也会看到作者在这篇五百来字的短文中,回答了什么是热爱生命、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么热爱生命三个主要问题。这些就是我们这里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运用。
3.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我们却朝相反的方向思考。逆向思维的过程具有突出的批判性,它是对习惯性认识的挑战,是对常规、常识的反叛,是对思维定式的扬弃,它可以破除由经验和惯例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逆向思维的结果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它得到的往往不是司空见惯的答案,而是出人意料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逆向思维在发明创造领域让许多人获得成功,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史丰收,当小朋友们都在运用从右到左即从低位数开始的运算方法时,11岁的他却在思考能不能从左到右即从高位数开始运算,经过十年的努力探索,他成功发明了史丰收速算法。美国创造学家罗迦·费·因格写过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的重要价值就是鼓励求异思维。在文章写作中,总有人爱讲老故事,爱用老手法,爱摆老观点,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落入俗套。为避免俗套,我们理应不囿于固有的思维模式,大胆尝试逆向思维。对于“班门弄斧”,我们可以认为“弄斧必到班门”;对于“东施效颦”,我们可以认为东施爱美更敢于追求美是很可贵的;对于“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们可以认为良药不一定非要苦口,忠言不一定非要逆耳;“近墨者”一定黑吗?“多多”真的“益善”吗?能扫“一屋”者就一定能扫“天下”吗?能扫“天下”者是不是一定能扫好“一屋”呢?2015年全国卷Ⅰ的作文题“父亲在高速公路驾车时接打电话被女儿举报”,2018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幸存者偏差”,都在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不少考生跳出思维惯性,以求异思维进行多角度深度思辨,写出优秀的文章。
4.对比思维法
对比思维也叫比较思维,是将不同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对比的目的在于让对象的特征通过比较更清晰地显现出来,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强化作者所论述的观点的思辨性。可对比的对象应该是同类的,具有可比性,我们不能将“风马牛”放在一块儿对比,却可以将“马”与“牛”进行比较。在写作中,常见的对比是正反事实对比、正反观点对比,还有纵横对比、优劣对比、强弱对比、现实与历史对比等。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六国与秦国力量强弱的对比,表现出秦国实力之强;通过陈涉之师受到拥戴与秦王之师遭受唾弃的对比,既强化强者之强与弱者之弱,又强化民心所向;通过陈涉与六国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秦朝灭亡的原因不在于对手,而在于本身。三重对比之后,得出秦的灭亡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论点得以充分彰显。对比的运用,可以在运用正面例证进行正面论述以后,再引用反面例证从反面论述。如2019年高考天津卷一篇题为《青春,为中国奋斗》的考场作文,在列举青年演员、作家、科研工作者、大学生、军人等,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无限可能之中创造不凡之后,用一段对比写道:
这些青春奋斗者,是我们最该学习的人。但现在,有些青年没有远大追求,缺少家国观念,缺少社会责任感,目光只盯在个人的利益得失上;有的青年没有青年人应有的朝气,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整天丧气满满,祈求锦鲤保佑。这并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姿态。
这段话从反面引用例证展开论述,针对生活中那些没有追求、没有朝气、没有家国观念的青年,发出呼吁与倡议,增强了文章的思辨性和现实意义。
(二)记叙抒情类文章增强思辨性的表现手法
思辨性不是议论文的专利,也是写好记叙抒情类文章的必然要求。记叙抒情类文章,以记叙事件、抒发感情为主,但如果仅限于此,文章可能停留在浅层,显得肤浅而缺乏深刻性、感染力。如果在这类文章中融入思辨,文章可以情、事、理兼融,在以情感人的同时蕴含深刻寓意,令人回味无穷。很多名家们的文章莫不如此,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在记叙抒情类文章中增强思辨性,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一是夹叙夹议法,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二是以小见大法,如巴金的《小狗包弟》,梁遇春的《吻火》;三是比喻象征法,如陆蠡的《囚绿记》;四是提炼哲理法,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五是深入挖掘法,由现象挖掘本质,从个别看到一般,如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增强文章思辨性的方法当然不只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矛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主观客观分析法等,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文体,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恰当选用合适的表现手法,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学科素养,从而增强文章的思辨性、说服力、可读性。
(三)巧妙安排,恰当表达,有效呈现思辨成果
经过思辨,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不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这是思辨的成果。当然,仅有这样的成果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以巧妙的构思、合理的结构、恰当的语言来呈现我们思辨的成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更真切地感受我们的情感和文章的意蕴。
1.合理安排结构,有效呈现思辨成果
我们先看下面这段话,括号内的文字是提示。
奉献自我,是国家兴盛的根基。(观点句)一个人的强大并不能代表国家的富强,但中国的兴盛却是每个中国人骄傲的资本,因为那是由我们的奉献、我们的强大砌筑而成的。(阐释句)塞罕坝荒漠沙地,从最初百分之十几的森林覆盖率到现在的百分之八十,这一片绿色的奇迹,是三代塞罕坝人用六十年换回来的,是他们用就着风沙吃下去的馒头换回来的,是他们用赤诚的爱国之心换回来的。(例证句)像驻守孤岛的战士,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例证句)他们凭借着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无私地为国家奉献着,成就了中国的一片蓝天。因为有了这一代代人的血汗泪,一颗颗爱国心,我们才断言,中国一定有光明的前途!奉献自我,是这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分析总结句)
这是作文《奉献自我,筑梦中华》中的一段话,作者在构造这段话时,是按照“提出观点→阐释观点→举例论证→分析总结”的逻辑思维过程来完成的。其中举例部分先从具体角度举例,再从概括角度举例,体现出“奉献”范围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也体现出从具体到概括的思辨过程。与我们前文提到的仅仅是“观点+例子”的文章相比,这段话不仅从形式上多了阐释句和分析总结句,重要的是阐释句是对作者观点的思辨;分析总结部分紧紧围绕观点对例证进行思辨,从“个人”与“国家”紧密关联的角度展开,分析例子与观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为什么例子能够证明观点,彰显了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思辨意识,开掘了文章论证的深度,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思辨力。
从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全文有三个部分,开头部分点明主旨;中间部分用递进的方式写了三个层次,一是“奉献自我,是个人内心的召唤”,二是“奉献自我,是社会群体的需要”,三是“奉献自我,是国家兴盛的根基”;最后部分总结点题。中间部分从“个人”“群体”“国家”三个层次展开对主旨“奉献自我,筑梦中华”的论述,这种由近及远、由个体到集体再到国家的结构,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不断挖掘,思维不断深化,在最后让文章的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有效增强了文章思辨的魅力。
2.巧用手法,有效呈现思辨成果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的作文题是漫画“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一篇题为《在爱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致我的老班妈妈》的记叙抒情文,以书信的形式写了三部分内容,核心部分是文章中间写自己的三段经历,“小学时,我获得的关爱是来自奶奶的毛衣”,而奶奶是一位教师,一生关爱学生的奶奶“离我而去”了;“初中时,我获得的关爱是来自妈妈的鸡汤”,而妈妈也是一位教师,她“在将一名学生推离险境的同时,自己却被碾压在了车轮下”;“升入了高中,我成了寄宿生,您成了我的老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您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当时,我就泪眼婆娑了。”文中奶奶、妈妈的教师身份,契合本文的主题,文章不仅表达了对自己现在班主任的爱,还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教师的爱。文章的特别之处正在这里,正在作者表现出来的思辨意识和“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很明显,作者在构思时,思考的是用奶奶的教师身份与关爱学生来代表老一代教师的奉献精神,用妈妈的教师身份与牺牲自己来代表父母辈教师的奉献精神,用“老班妈妈”对我们的关爱来代表当代教师的奉献精神。作者“小处着墨,大处着眼”的思维方法,达到了“大中取小,因小见大”的表达效果,这样就大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3.把握用语分寸,有效呈现思辨成果
把握用语分寸,就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主要是在议论文中不说“过头话”。我们比较“从来科学研究基本上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服务的”和“从来科学研究都是为生产服务的”两句话,很明显,前者准确,句中的“基本上”没有绝对化,符合现实中存在有些科学研究不是为生产服务的实际,“直接或间接”从方式上进行了限定;后者就过头了,显得偏颇而不周密。为了避免说“过头话”,我们在议论文中使用“唯有”“都是”“总是”“凡是”“特别”“很”这样一些表示范围和程度的副词,像“只要……就……”之类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时应该特别谨慎,要多思考是否还存在例外的情况,以便选择更合适的词语,达到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目的。
有句话说“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海者擒蛟龙”。思辨在写作中是一个厚重的话题,它不是“浅水”而是“深海”,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愿我们深入到“思辨”这片“深海”的最深处,擒住文章深刻这条“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