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 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
解读1.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能够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
提示:(1)国家的宏观调控。近年来粤港澳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务院批准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祖国内地加强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合作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0年间,香港、澳门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解读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意义。
提示:(1)发挥粤港澳地区的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2)促进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促进粤港澳地区自身调整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化竞争,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实力。
解读3.运用《经济知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提示:(1)完善大湾区经贸政策环境;
(2)加强对大湾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读4.从政治生活角度,你认为香港、澳门怎样才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提示:(1)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2)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两地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香港、澳门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事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解读5.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对社会和经济发挥了怎样的影响和作用?
提示:(1)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粤港澳三地文化相通、风俗相近,三地同胞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灵活应变的创新精神,是对三地经济和社会的一种反映,同时这种精神又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随着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流日益密切,普通话得以推广,中文传媒得以普及,全新的国民教育也得到推行,香港、澳门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也在逐渐增强。
解读6.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联动发展机制的文化意义。
提示:(1)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及教育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3)扩大了港澳人员交往,既有利于增强港澳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又有利于大陆民众了解港澳及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解读7.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粤港澳三地能够成功共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的原因。
(1)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粤港澳三地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动我国走在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前列。
(3)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解读8.香港回归20多年来、澳门回归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哪些道理?
提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政府根据港澳地区的实际和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体现了这一点。
(2)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指引下,港澳两地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两地回归20年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而日益彰显。
(4)认识具有无限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年来,中央政府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鼓励和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解读9.分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1)港珠澳大桥按百年工程的标准设计和建造,并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攻克各种挑战,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创造了多项新技术,实现四大创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注意各个细节,突破多项技术难关,历时8年的施工,最终成就这一超级工程。体现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 ( )
①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
②打破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新生态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粤港澳人民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全球创新的制高点,有利于打破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壁垒,构建产业新生态,①②项符合题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涉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③项与题意不符;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粤港澳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④项说法错误,故选 A。
2.世界上有三大知名“湾区经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埘,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意义在于 ( )
①提高开放水平,提高外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②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③统一城市市场,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
④实现优势互补,发挥集聚、联动与扩散的效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促进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挥集聚、联动与扩散的效应,②③适合题意;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选项①的说法错误;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有利于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④是错误的。故选D。
3.来自发展主轴的资本、技术、人才要素溢出,正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从联系观角度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在于 ( )
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全国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全国发展大局起统率作用
②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能够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③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
④根据人为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错误,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统帅部分。④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便具有客观性。从联系观角度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在于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能够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②③入选。故选B。
4.回顾一年来的建设成果,有理由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将在中央关怀、支持下,立足整体优势、加强三地联动,进一步高质量高效率向前推进。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大湾区和城市群,必将成为现实图景。据此可知 ( )
①探索大湾区发展新路径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促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②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湾区的变化和发展
③三地联动新格局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而建立起来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大湾区建设要重视关键节点,发挥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相关知识。③错误,三地联动新格局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而建立起来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④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关键部分的作用,且该观点表述错误。粤港澳大湾区立足整体优势、加强三地联动,会进一步促进三地的发展,说明了粤港澳三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湾区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探索大湾区发展新路径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促成高质量发展合力。①②入选。故选A。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7 000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一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正化为脚步坚实的行动,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提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动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空港、海港、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统养推进生态建设、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宜居城市群;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活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资源、经贸产业、人文科技等领城的务实合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改革诉求,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社。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
【答案】(1)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支撑。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增强其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②加强协调区域发展, 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快推动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绿色发展助推世界级宜居城市群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世界级的宜居城市群。
④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⑤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改革诉求,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多谋民生之利,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让大湾区建设的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
【解析】本题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为背景,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首先要审好设问要求,明确“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次,要注意理解材料信息,将材料信息分出层次,把握关键语句,将每一层次与五大发展理念对应作答。依据材料信息“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创新理念联系作答;“加快推动广州、深圳、香港等城市的空港、海港、城轨、地铁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可与协调理念联系作答;“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可与绿色理念联系作答;“推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能源资源、经贸产业、人文科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可与开放理念联系作答;“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可与共享理念联系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