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导型选择题的特点与启示

2019-01-10 17:36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2期
关键词:罗列选择题例题

福建 缪 华

推导型选择题是以一定的情境为背景,并将题干中罗列的要素进行排序,考生对已排列好的选项依据一定的逻辑进行推理,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或是题干没有罗列相关要素,只要将已排序好要素的选项进行推理,选择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推导型选择一般由情境、推导要素和选项三部分构成。不同的是有些要素罗列在题干之中,有些要素是在题肢之中。此类型选择题有利于检测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推导型选择题频繁出现在近几年全国高考中。推导型选择题有着与其他类型选择题不同的特点及解决方法。笔者结合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3题与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3题,谈谈推导型选择题的特点及启示,与广大师生一同探讨。

【典型例题1】(2018·全国Ⅱ卷·13)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 ( )

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

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锅铁制成品价格上涨

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

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一、推导型选择题的特点

1.构成要素较多,关注要素间的推导

推导型选择题由情境、要素和选项三个部分构成。有些推导型选择题把要素及要素推导放入选项当中,虽然从构成要素上看只有情境与选项两个部分,但是考生在做题时,无法绕开选项中增加的要素。更有特点的是,除了一般情境之外,此类选择题还罗列一些情境中未出现,但与情境息息相关的要素;有些试题还出现与试题无关要素,增加学生选择的难度。例题1在介绍情境之后,罗列了六个要素,其中前五个要素都是对情境的引申,要素⑥属于干扰项,因为短期内上调关税将使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价格有所上升,对消费者不利。

常见的选择题选项,考生只要判断选项的表述是否正确,或是选项与情境是否相关即可。推导型选择题情境,除了要考虑上述的两种情况之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干扰要素,要素之间的推导是否正确。这需要考生对试题选项中的要素逐一进行科学分析,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2.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培养论证探讨问题能力

推导型选择题需要排除无关要素,正确推导出不同要素的关系,这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判断、比较、分析、综合等基本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证问题,弄清知识间的联系。

推导型选择题需要对不同的选项进行比较,将不同选项加以区别,以确定它们之间异同。在推导过程中要对不同的要素作出判断,对不同要素要有所肯定或否定。把选项中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不同选项的内在联系。最后,对要素进行综合,把各要素按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选出正确选项。在判断、比较、分析、综合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

3.关注核心素养,重点培养理性精神

推导型选择题通过变化的情境、设问,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四项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其中突出考核学生的科学精神。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试题的生活化情境与选项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有助于考生坚守正确价值取向、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实践创新中增长才干,成为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二、推导型选择题的启示

1.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为解题打下坚实基础

推导型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弄清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考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理解不同知识间的关系。在构建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时,不能只关注一个知识点包含多少知识,更应该多关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同一知识点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构建影响消费因素时,我们要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有物价、收入、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因素,还要琢磨物价、收入、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因素与消费什么关系,同时还要考虑物价、收入、消费心理、国家政策等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弄清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考生在头脑中就会形成知识的立体结构,便于知识的贯通与灵活应用,从而为正确解答推导型选择题打下基础。

2.精确把握解题方法,轻松应对多样化试题

推导型选择题依据选项的设置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题干中罗列诸多要素,题肢将罗列的要素进行排列组成选项,考生依据一定的逻辑进行推理,选择正确选项,简称为要素排列型;二是题干中没有罗列要素,考生只要将已排序好的题肢进行推理,简称直接推理型。下面分成两种情况,阐述推导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要素排列型的解题方法

①仔细分析情境,抓住中心

试题情境与题肢存在一定的联系,考生不能脱离情境答题。考生在分析情境时特别要关注情境的关键点与中心,例如,试题1涉及的主体、对象、背景等,为选出正确的选项指明方向。例题1的情境关键:一是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从这一情境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关税与商品成本的关系。二是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从这一情境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本试题的前提是关税变化,归根结底要说明对消费的影响。

②仔细观察题肢,确认几项

观察题肢:确认“首”或“尾”是否有相同项。仔细分析例题的题肢,可以发现,A选项的开头与C选项的开头是一致的,都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B选项与C选项的首项是一致的,都是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

③运用排除法、对比法最终确认答案

排除法是指在确认相同项之后,可以对不符合情境要求的选项进行排除。上述例题,通过分析情境可知,不考虑其他因素,关税短期内上调,不一定会引起国家关税收入增加,说明②错误的,可以排除B、D选项。

对比法是指仔细对比剩余选项,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然后根据情境逐一进行推导。上述例题,考生可以接着对比A、C两个选项,发现A、C两个选项的第二要素就不同,C选项要素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与要素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没有必然联系;要素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与要素④钢铁企业利润增加也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C选项。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之一,因此由要素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推出要素③锅铁制成品价格上涨;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因此,由要素③钢铁制成品价格上涨推导出要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最终确认A选项。

(2)直接推理型的解题方法

相对于要素排列型的题目,直接推理型产生解题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在分析情境基础之上,只要逐一分析每一个选项,然后一一排除即可。下面以2017全国Ⅱ卷第13题为例,说明直接推理型的试题的解题方法。

【典型例题2】(2017·全国Ⅱ卷·13)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解题方法】

①分析情境,抓住中心

从材料“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可以推断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这说明美元升值。

②观察题肢,确认几项

虽然第一眼看上去,四个选项开头好像没有相同的要素,但仔细观察题肢,我们知道A项与D项的开头是一致的,都是说明美元升值;B项与C项的开头也是一致的,都是说明美元贬值。由情境的结论美元升值,我们可以推导出人民币贬值。故排除B、C两个选项。

③逐一分析,确认选项

在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美元升值,则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由于人民币贬值,则可以推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则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所以,本题D是正确的。

猜你喜欢
罗列选择题例题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罗列计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游在城市里的鱼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使用广泛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