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王本生》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的壁画,以横幅长卷形式连续画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八个情节。画面造型质朴,线条粗放流畅,设色以平涂为主,这些情节连续安排在长卷式的画面中,自左右两边向中间推进,构思布局极具匠心。画面以人物为主,衬以山石树木。土红地色上配以青绿山水,点缀花草,有浓厚装饰风。画中的建筑物格式、车马形制、骏马形态等,都与汉画中的形式十分相似。
“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老病死的痛苦,便决心出家修行以求解脱,继而成“佛”。《九色鹿王本生》是众多本生图中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一幅。故事主要讲述了释迦前生为九色鹿王,曾救起一位溺水人,被救的人叩头拜请,乞为奴仆,而鹿王只要求他为自己的行踪保守秘密。不久,王后想以九色鹿的皮毛做衣服,国王悬赏捉拿九色鹿,被救的溺水人说出了鹿王的行踪,随后他立即遭到报应,身上生疮,口中恶臭。鹿王面对追捕它的国王,述说了事情原委,国王深受感动,不但不再捉它,还下令予以保护。这幅壁画无论在构图、色彩的处理上,都十分巧妙地增强了善恶报应这一主题,生动地描绘了九色鹿富有人格化的神态,表现了鹿王不向邪恶屈服的倔强性格。
该壁画描述的是一个规劝人们行善、慈悲并尊信佛陀的故事,而本生故事也都具有孝道和仁爱的思想,这一点与汉以来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创作者注重选择中国人易于接受的故事,以扩大其宗教宣传的作用,这也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得以在中国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