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亚黎
在昆明西山森林公园睡美人山脚下,烟波浩渺的五百里滇池边的高峣村,坐落着徐霞客纪念馆和杨升庵纪念馆。
这是一所绿树成荫,古柏丛中的红墙黄瓦寺庙——普贤寺,也叫升庵祠“高峣精舍”。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人们在寺庙旁盖了一所漂亮的房子,请来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杨升庵到这里居住、讲学,后来人们叫它“升庵祠”,和寺庙普贤寺连在一起各为一个院子。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爱国主义者——徐霞客旅行到昆明时对杨升庵非常敬佩,专门来拜谒过“升庵祠”,他游太华山“曾饭太史祠”,即在太史祠吃饭,太史祠就是“升庵祠”,徐霞客并由此写下他入滇后的第一篇佳作《游太华山记》,详细记载和介绍了西山及其附近的山川风貌,民情民俗,为纪念这两位文化名人现开设了杨升庵纪念馆和徐霞客纪念馆。1983年公布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升庵,即杨慎,字用修,升庵是他的号,四川新都人,父亲在朝为臣,故他出生在北京,33 岁时举为状元,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议大礼”被谪戍云南,在滇35年,其中在高峣自题“碧峣精舍”讲学传播文化达七之久,开创了西山区第一所学校—高峣小学,(1994年11月10日改名为徐霞客小学),从时间推论,可以称得上是西山区甚至是昆明市开办得最早的小学校了,杨升庵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升庵全集》《滇载记》《滇海曲》《云南山川志》《滇南月节词》《高峣十二景诗》《南诏野史》等四百余种,学科涉及经史百科,哲学宗教,金石考据,书法绘画,诗文曲赋,天文地理,自然博物,医药民族民俗等,《明史》说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深受滇人敬重,为纪念他,明万历年时,云南布政使尤廷龙督滇人在“普贤寺”旁建了“升庵祠”。
“升庵祠”和“普贤寺”这座千年古寺紧紧连在一起。六十年代高峣小学(现徐霞客小学)就开办在里面,这应该是传承了四百多年前办学的薪火,可惜这段历史几乎为人不知了。
笔者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这所开办在古寺里的学校非常熟悉和亲切,因为我的求学生涯的第一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时母亲从云南省人民政府总卫生处门诊部(现云南省中医院)调到西山高峣刚成立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这所医院后成为了中国人民公安部队云南省总队医院,解放军三六七医院,现为云南省武警总队医院),当时只有六岁左右的我便从圆通幼儿园跟随母亲来到了高峣,这里是郊区,对入学年龄要求不太严格,母亲便顺利地在高峣小学为我报上了名,我便成为了高峣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到学校看到的是红墙黄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寺内外古木参天,藤葛蟠踞,浓荫蔽日,院中树木繁茂,积翠凝香,寺门有悬联,屋顶的瓦当脱落了不少,黄青瓦间长满了青草,给人一股幽僻宁静之感。
学校的大门在普贤寺的右边,也就是现在徐霞客纪念馆右边招待所那个院子北边,从门口下坡便是高峣村口的公路,校门口有一股清澈的山泉水从山上用竹子做水管架高,昼夜流淌,然后流到下面公路边的一个池塘中,池塘中种有荷花,茭瓜等。我们觉得好奇,便爬上山去顺着水路去看,只见有一条黄色陶瓷烧制的约直径二十公分的水管顺着山上引下来,每间隔一段还有一个方形的小水池,大概是沉淀和过滤用的,和“邃园”现在叫紫园的中国远征军高级将领住所内引入山泉水的设置是一样的,因为当时我家就住在紫园内,水非常清凉、洁净、甘甜捧起来就可以喝。
学校由三个院子组成,进入的第一个院子有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也就在现在招待所的位置,是一个对外的食堂,应该是以前普贤寺的斋房,买米线、面条、馒头等,做的肉丝炒榨菜特别好吃,我至今都还忘不了。房子是砖木结构,木制楼梯和门窗,院子角落还有一个放生池。
第二、三个院子才是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徐霞客纪念馆和杨升庵纪念馆,普贤寺的正门就在纪念馆大门上来的那个石砌大平台上,站在那里眺望滇池波光粼粼,田畴平展,滇池古渡近在咫尺,寺门口有两个金刚左右两边,横眉怒对,就像西山华亭寺门口的那样,平台四周有高大的松柏树,两边各有一条小路,右边铺有石块,并有石梯下去通往公路,左边则是一条宽阔种满松柏的土路,路两边有七八座大小不一的和尚塔林,像华亭寺里的那样,下面是石基,中间则是圆形的,上面还有个石帽帽。由于年代久远,有的石塔下面露出了洞,我们女生起初不敢靠近,胆子大的男同学就用石头扔下去,听见碰到铁的声音,我们靠近往洞里看,只见铁做的黑色方形盒子放在里面,大家吓的跑开了。这些塔林现在早已不复存在,它的位置处已种上了松树,修了花坛,但在花园中我还是看到了一个仅有的塔林上的石帽帽静静地躺在花丛中。
入寺门是上下两个庭院,地上铺满了方形的青石板,园中罗汉松据考证为当年徐霞客种植,还有紫色玉兰花,杜鹃,丹桂,茶花,缅桂花,金黄色的腊梅花等,花木葱郁,香气袭人,穿过庭院走上台阶,进入前殿,也就是罗汉堂,现在纪念馆的办公楼,走过罗汉堂来到庭院看到的是普贤寺的正殿,也就是现在的徐霞客纪念大厅,虽然当时大殿略显破败,几根木质大圆柱上的古漆已剥落了很多,但球圆形的柱基石依然完好无损牢牢地支撑着这座古老的建筑,它宏伟开朗,庄严壮丽,正中有格门,细雕镂空,古朴精巧。地面上是深灰色的青石板,进入大殿一股凉气迎面袭来,凉爽宜人。庭院花台盆景,园中有一株白玉兰花树,高大绿荫,花开时节,我和同学们把花瓣放到嘴里一吸,便会变成一个大气泡,很好玩,正殿左右各有一排厢房,供奉有高达一二米的形象生动、神情逼真的罗汉、观音站立像。而我一年级就读的教室就在右边厢房,一场大雨过后,在太阳的照射下院子里雾气腾腾,蛙鸣鸟唱,空气宜人,环境好极了,不是置身其中,根本体会不到。教室不大的一间房子内,黑板旁树立着一个站立着的菩萨在木柜中看着我们学习,就跟真人似的,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两眼直勾勾地盯着你,好像谁不好好学习,就会受到他的惩罚似的,我感到惊讶,这是一个寺庙啊,怎么会是学校呢?其实每间教室(房间)里都有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的菩萨。我上二年级时的教室就在罗汉堂楼下,那时教师和学校的办公室就在罗汉堂的二楼,教室旁有木制的楼梯直通上去,走上去响声很大,楼口就是一扇木门,盖起来变成了地板,外面有木制长廊,很多房间都是用木板隔开的,木格花门,围廊,我经常上去找老师。学校最大的教室就在正殿内。只放了二排桌椅,是少先队等重大活动的地方,记得二年级时我加入少先队的仪式就是在里面举行的。正殿门前的那个平台则成了学校天然的主席台,中间没有台阶,从两边才能上去,我们经常在庭院里集合、做操。
第三个院子则是现杨升庵纪念馆,是一个四合院落,四周房间里有菩萨供奉,是高年级的教室,有一道大门是学校的后门,门前是条很陡的小土路通往山下公路,种有几棵拐枣树,我们常爬上树去摘拐枣吃,很甜,有小拇指粗,我上学,放学一般都从那里回家,很近。
那时的老师要求我们十分严格,中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回家吃饭,母亲经常来到学校院子里,站在那棵玉兰花树下给我送饭,是用一个黄色的搪瓷口缸装着可口的饭菜,同时也装满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慈爱。
高峣小学的生源很广,有高峣村、杨家村、苏家村、碧鸡关一带的农村孩子,也有省委党校、武警医院、药物研究所、西山公园、玻璃仪器厂等周边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子女。我曾经记得我的一个同桌是西山公园的职工子女,家住华亭寺,每天从华亭寺下山来上学,风雨无阻,没有家长陪送。有一次冬天下大雪,他拎个“烘笼”来上课,才从西山上走到学校,“烘笼”是五六十年代用来随身取暖的,外面用竹子编成一个圆形的像个灯笼,里面装了燃烧着木炭的瓦罐,一边走可一边取暖,那时上学的道路是多么的艰辛,七、八岁的小孩要从华亭寺走下来,而且都是山路,行人很少,天气寒冷,山上有时都结冰,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可想而知,而且每天如此,从不间断,现在回想起来,我对那些同学充满了敬意。
由于学校的教室是由寺庙改成的,门都是大格子扇门敞开的,我的课桌就在门边,每到下大雨就会淋进来,冬天挡不住的寒风穿堂而过,就跟在露天下上课一样,桌椅都很简单,櫈子是一条长形的马櫈,二人一条,没有靠背很高,坐上去脚都不着地,就是在那样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不管是农村的孩子,还是机关单位的孩子,一视同仁,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很团结互助,相处的很好,课余时间那些农村的同学还带我们去后山上摘野山果吃,有一种叫黄金锁梅的野果,金黄色很好看,圆圆的就像一个小窝窝头,吃到嘴里甜甜的,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我在二年级下学期便转学到了昆明市明通小学,成绩仍然是名列全班前几名,可见高峣小学的教学质量之高,虽然我在高峣小学时间很短,年纪也小,对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不深,但是这所在古寺里面的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朴实无华的校风,老师认真负责的教学,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认真读书学习,平等对待,农村同学吃苦耐劳的风格,尤其是他们在劳动中争着干脏活累活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常常想起,伴随着我的小学、中学、以及后来到省外读大学的学习生涯……
今天,我离开这所学校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我仍经常回去看看它——普贤寺、升庵祠、高峣小学(已经改名为徐霞客小学)。这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寺早已恢复了它的宁静,留给人们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特别是当我得知杨升庵就是在此写下了“天气常如二三月,四时花枝开不断”的诗句,昆明从而得到了“春城”的美名后,更是对它充满了敬意,并为自己曾经在这里的求学经历感到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