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思维之溪欢快流淌
——关于变革“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2019-01-10 12:04陈文静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除数教与学小数

陈文静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遵循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规律,在此过程中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逐步形成稳定的概念,达到较好的思维品质。我们知道,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自发完成的,而是在具体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站在关注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就会阻塞学生思维的通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而学生自身的主动意识及积极的情感因素,也是促使其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因。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在日常的课堂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以创设更“适合”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又快又好地发展呢?笔者在研读相关理论后,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探究。

一、创设开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欲望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开放的、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下是两位教师在执教《表内乘法》练习课始创设的问题情境。

师A:出示一盒乒乓球图片,标价6 元。问学生:体育组的王老师买9 盒这样的乒乓球要多少元?从所用的乘法算式中引出:“今天咱们就来练习乘法”。

(教师揭示课题)

师B:(师生谈话)同学们,双休日做完作业后,你们通常会干些什么?学生说会休息、会玩一会儿等等。教师接上:小明双休日做完作业后,约了附近的5 个小伙伴一起到楼下踢球,之后又邀请他们到家里坐坐。小明的妈妈很热情地招待他们,她拿出一袋巧克力,告诉小明:这里一共有46颗巧克力,你去分给你的5 个小伙伴,可以全部分完,也可以剩下一些(教师边讲边出示图及数字)。你们猜猜看,小明会怎么分?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想出了多种答案:每人分1 颗,分掉5 颗;每人分2 颗,分掉10 颗;每人分3颗,分掉15 颗……,由此,教师引出本课练习内容,并揭示课题。

对比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对于教师A 而言,这个购物情境的创设只是引入新课的一个楔子,只要学生简短地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算出答案后即可“推门而入”,进入练习程序了。而教师B 则将问题情境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载体进行了“用心良苦”的设计,面对这个综合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思维的触角会在原先的知识经验领域内探寻、搜索,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思维会不断地波动,荡起阵阵涟漪。两个问题情境带给学生思维的冲击力孰轻孰重,一望而知,哪个更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无须多言。由此也提醒我们,要引发学生“智力振奋”的状态,就要将问题情境这颗“石子”投掷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的思维鼓荡、蔓延和发散,变被动地想一想为积极主动思考。

二、完善知识网状结构,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起始阶段,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习惯于点状契入,线状延伸,是一种比较封闭的思维方式。与其说是一种思维的特点,不如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雕琢它,刻意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有条理的思考,将学生思维的一个个零散的点联结成一张严密的网。

如在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买一张8 角钱的邮票,该怎么付钱?学生也想到了好几种答案:付8 个1 角;付1 个5 角,1 个2 角,1 个1 角;付4 个2 角;付1 元找2 角……不过,都是零碎地从脑袋中“蹦”出来的答案,没有经过深入和缜密的思考,也并不去深究是否还会有其他拿法。对此,教师不妨将这些凌乱的答案板书出来,启发学生:看来拿法不止一种,那你能把这些拿法分分类吗?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明确了有一种面值的取法,两种、三种面值的取法,一种面值的取法中又有需要找零和不需要找零之分。至此,学生对这些思维结果的由来有了初步的体验,但仅此还不够,教师可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将黑板上所有的拿法擦去,问学生:如果现在让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有哪几种答案呢?能否将所有的答案都找出来?一追到底的提问推动学生二次经历思考过程,而这样的二次思维过程无疑是学生重新调整思维路径,达到思维条理化、系统化的一次重要经历,是凌乱的思路重新梳理的过程,也是思维由点到线至面的集结过程,更是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能力优化的一个过程。

三、厘清知识叠进关系,促进学生自主构建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因为遵循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原则,教材中前后的知识点必然有着隐性的联系,如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先由最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开始教学,进而逐步延伸到平行四边形,再延伸到三角形、梯形……又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只要先将除数转化为整数,再延用以前学过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即可……类似这种联系还有很多。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将此类相关联的知识点系统讲解,由此及彼,由一及十,适当回顾,因势拓展,那么必将对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好处。

如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中,先让学生练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生能很快算出答案,然后直接出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学生由之前的计算经验也能顺利地得出答案。再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可引导学生回顾一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纳成体积=底面积×高,那么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是否也可以用此方法呢?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到底是否与长方体、正方体的方法一样呢?学生可以先猜测再验证,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会对结论印象更加深刻,理解得也更到位。接下来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的内容,又可以根据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来思考、猜测,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在的联系。

四、加大问题预设难度,推进学生深度思维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习惯了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学生接受知识的达成度,习惯于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为他们铺设一个个问题台阶。殊不知,这一个个细碎的问题无形中给学生以暗示,肢解了他们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削弱了思维的挑战性。

以下是两位教师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的不同教学片断。

师A:出示例题3.6÷0.24 的竖式后,问学生:这也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回想一下,前面我们碰到这类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生: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算。师:那这道题该怎样转化?生:将除数0.24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变成24,再将被除数3.6 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师:那3.6 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位,该怎么办?生:在末尾补上一个0。教师板书后问:接下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B:出示例题3.6÷0.24,问:这也是一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你能不能算出得数?自己可以试试看。学生在下面尝试的同时,教师进行巡视,然后分别让不同做法的几位学生上黑板板书计算过程,接下来就是组织学生就以上算法进行交流、讨论、辨析,直至顺利完成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正确建构。

可以看出,教师A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步步为营地顺利将学生送到知识获取的最后一站,可谓“尽心尽力”;而教师B则放任自流,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只在典型的几种算法出来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和讨论。两种教学行为折射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B 意在深远的行为却给了我们有效的启示:要为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尝试放行,舍得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只有亲身经历探索过程,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升。

数学思维发展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似乎是一种显性的教学行为的探讨,其实它更属于教师观念形态中的认识范畴,只有不断改进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始终站在关注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角度来审视,将“适合”的教与“自发”的学最完美地融合,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之溪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源源流淌,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除数教与学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楷书的教与学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教与学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