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铮
很多老师在讲“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都是从“个”开始的。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史宁中教授编写的《数学基本思想18讲》给我新的启发,书中是这样叙述的:数位与数是不同的。10个一千是一万,这样的认识是不合适的。因为依据数位法则,“万”这个数位是10个“千”,但并不是说一万这个数等于10个“一千”,否则一万这个数就是通过乘法得到的了。我们回忆皮亚诺自然数公理,自然数是一个一个累加得到的,因此应当这样认识一万这个数:已经知道用千位表示的最大数是9999,现在又多了1,应该如何称呼这个新的数呢?在中国,人们称这个数为“一万”;在西方,人们称这个数为“十千”(西方国家是三位一进),虽然名称不同,但这个数的表达符号是一致的——10000。受此启发,我尝试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手里都拿着100根小棒,如何得到101根呢?
生:添上1根就可以了。
师:209根呢?
生:两位同学合起来是200根,再添上9根就可以了。
(学生到前面演示)
师:500根呢?
生:5位同学手中的小棒合起来。
师:999根如何变成1000根呢?
生:999根添上1根就行了。
师:把这几位同学手里的小棒比较一下,你感觉怎么样?
生:1000根比101根多很多,比999根多1根。
这个环节通过玩小棒游戏,初步渗透数感,同时为数的组成和后面拨计数器进行了铺垫。对于“怎么得到1000”,通过对话学生认识到,从999根添上1根就得到了1000根,从而感悟到1000是999的后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