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包 豪 斯(Bauhaus,1919-1933), 在 成 立 之时,由沃尔特·格罗佩斯先生(Walter Gropius,1883.5.18-1969.7.5)一手规划。他曾在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参与组建了现代建筑协会和德意志制造联盟(DWB),深受19世纪德国学风的影响,希望“形成一个新的设计学派来影响本国的工业界”,[1]具有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的乌托邦理想。他创办包豪斯的目的是将艺术与工艺技术融为一体,以此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包豪斯在世界现代设计发展史上,占有历史性的位置,是世界上第一所为现代设计而建立的教育机构。包豪斯的学风严谨,致力于美术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要求设计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1]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研究和实践,这一理念,正是现代设计的精神,也是现代学术的本色。
包豪斯14年的短暂历程,完全来自格罗佩斯当时的规划,格氏在理论上有三个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目的为人,3.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这三个方面仅有部分的实现,艺技相融终于建构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从而影响到全世界,设计为人和遵循自然法则的观点,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密合。创办一所学校,必须有一个创新的理念。19世纪以来的德国,学术界、教育界都有一个共同奋斗的任务,即建构民族国家的认同,集众学术的力量,构筑“德意志精神”,由此发展出德国人强烈、浓厚的民族主义与强盛国家。21世纪的中国,也有类似的要求:中国应该在列国体制的世界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设计必须在国际设计界具有话语权,真正对世界当代设计的发展有所贡献。
1907年和1919年,德国人创建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为德国工业的振兴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确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对于包豪斯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包豪斯的全体教师(三位校长除外)都是艺术家,无一人是设计师。也就是说,影响全球的20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是由一群杰出的艺术家构建起来的。
要解释这一现象需要回顾20世纪初现代艺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成功碾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类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西方文明陷入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艺术家在消极、悲观和失望之中,尝试用新的理念和形式进行创作,科技与社会的发展拓开了艺术家的视野,意识流、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艺术形式急剧演变,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而在设计领域,却表现出因循守旧的状态,缺乏创新精神,设计师们重复演绎着繁琐的“新艺术”风格而忽视甚至否定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产业转型。而此时的艺术家比设计家更早地接受了工业化,格罗佩斯在组建包豪斯时,面临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局面。
选择有创新意识和活力充沛的艺术家担任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体现出格罗佩斯的智慧和勇气。在包豪斯,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十分明确,是融合与统一,融合不是数学上的相加或对等,而是在制造与功能上的把握,技术是合目的性的手段,时而技术因素优先,时而艺术因素优先。无论如何,最后的管控仍是艺术!无论康定斯基,还是克里、纳吉、杜斯伯格,他们的教学都是从艺术作品的解析中寻找形式美感,他们的活力和创新来自于艺术。
反思当今,包豪斯过于狭隘地理解了艺术和技术的关系,简单地借助艺术并不能解决工业化时代的设计问题,反之亦然。当代数字技术促使设计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技术变革不断给人类设计带来新面貌和新问题,人越来越多地受技术所操纵,人发明和利用技术,技术也发明和利用人。所以,从人的生存的角度而不是从艺术的角度去把握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从技术作为生存的建构环节达到对技术更好的控制。设计是人类生存的本原性事件,人类的生存从根本上讲是诗意的,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在艺术与技术的把握途径上,当前和包豪斯所不同的是,技术和艺术都不能单独成为设计的核心,设计真正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
包豪斯强调“功能决定形式”的绝对性,今日已颇多质疑。例如,自后现代主义开始,每一种新思潮所引发的设计变革与形式转换,都与功能无关;又如,建筑学上“形式追随幻想”直接否定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观念。建筑学犹有此虞,何况设计学,沙利文的功能实用第一性广受质疑,包豪斯的功能主义也不能脱开同样的困境。
人类设计的基本信念建立于知识经过累积,可以重现历史的真实。人类上万年的设计历史,是一部感性设计的历史,均不是以功能实用为第一性的,包豪斯前后的设计历史,都是结合人类情感、社会因素、体现生活适用的感性化设计。“功能决定形式”并非设计的真理,这一理论只能适用于包豪斯设计,被包豪斯设计实践所证实,而不能被人类历史累积的设计实践所实证。
譬如,人类设计的椅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出数以万种不同的形式,若是由功能所决定,其形式绝不会有如此丰富多彩;同样,人类设计的房屋,若是由使用功能所决定,也决然不会有如此千姿百态。1867年,马克思注意到英国伯明翰设计的锤子有500多种,而且每一种都在工业或手工业中派上了用场;[2]1988年,加州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地球上存在大约150万种可识别的自然物种,但是与超过700万的美国专利的数量相比,人造物已经变得比生物圈更为多样化。[3]
设计如果被实用功能所限制,人类的创造性将无法真正实现,人类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将丧失殆尽,一部人类的设计史将会显得十分可怜和无趣。
人类历史上的设计结合着地域、文化、社会导致多元结构体系,已如上述,包豪斯犹有其实践与学术上的窘困。德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克劳斯·雷曼(Klaus Lehmann)评价包豪斯说:“就算没有被强制关闭,包豪斯也将穷途末路,确切地说:毁于自身的教条主义。我不相信,以包豪斯那点有限的实用主义,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形势”。[4]无可讳言,包豪斯除实用主义,还面临文化割裂的危险。中国设计100年的发展,留下了诸多西方设计的印痕,至今已达“言必包豪斯”的地步。但在另一方面,设计多元价值的思想冲击着包豪斯这一主流设计的基础。即使在西方,解构主义、感性设计、服务设计、交互设计等开放性、多元性思潮已不期而同地纠正、更新甚至替代了包豪斯的设计系统。这也终于迫使我们的研究者与设计家作出反省:中国设计的立足点在何处?我们如何走出包豪斯的阴影?
综合地说,包豪斯创办时的设计与学术理想,经历了100年的变化,有的构想,面对世界引起的困难:世界各国自有文化、民族、传统、历史的格局,很难套用包豪斯的设计途径,转化为划一的世界设计风格。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习、借鉴包豪斯设计,以最省的材料、最短的时间、最经济的成本、最合理的生产方式,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满足与普遍接受。但在工业化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面对产业模式的多次转换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包豪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设计模式是科学生产的工业主义,而设计发展的自觉,已经突破了包豪斯所标榜的生产客观性与使用功能性。
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有人说,设计不必标榜民族性与历史性而与西方处于不同的状态,不必因为自己文化的优越感而坚持某种东西是我们一定要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人除了生理性相同,人还是文化动物。我们今天如何对自身文化认同?在西方设计界,这种情况并不显著,他们没有经历长期的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我们却经历了100多年西方设计一面倒地冲击,有什么可以安慰我们,使我们的设计有着落感,不会感到与我们的文化离散。
未来的人类文化大同小异,相同之处是科技和生产形式,相异之处是生活与习俗方式。尽管全球化进程在各个国家进度不一,全球化的智能设计终将会到来,在这个时刻,我们将面临一个重大困境,如何应对这些未来趋势?如何在高度一体化中找到归属?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考虑中国自身设计语言问题,思考中国设计自己的新范式,需要建构一个新的设计系统。
中国设计的新建构寄托于实践上的突破。设计活动,置放于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之内,大至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小至生理功能、个体心理条件,其切入点可由设计研究主题来界定,以主题决定其内外因素及互动。根据实践举例而言:如果主题是一个服装系统,即应考虑这一主题设计本身的语言,先专注于某个小问题,由此聚焦,反映其社会审美与文化形式的转变;如果主题是特定的展示空间,即当考虑这一主题本身周延的扩大与收缩,考虑建立一种不同于过去的新范式;如果主题是智能产品,即先考虑操作和理解知识结构化数据,使之生成蕴涵知识的工具,然后在计算智能下对产品做自组织设计,建立风格、意象的产品族外形表达。在种种设计主题中,物质的、生活的都属于普适的文化范畴,不为历史、民族的边界所限囿。于是,有些设计,因其独特的界定,有确切可见的时空界限;有些设计,可避开复杂无限的历史文化难题。
凡此研究探索的设计,可以在一个设计共同体内展开,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共存。最初是细微的变化,之后才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形成新的设计范式,提出新的设计理论,最终建构起中国设计自身的价值系统。只有构建自身的设计语言,确立起中国的设计价值,才能有真正的归属和文化上的着落,才能真正为世界当代设计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