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琨
摘要:阿卡贝拉是近年来风靡中外的一种演唱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对伴奏声部的模仿、多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声部间活泼地配合,带给人视觉与听觉全新的享受。笔者就一支优秀的阿卡贝拉团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从音乐风格、读谱能力、主动配合意识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望国内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阿卡贝拉团队。
关键词:阿卡贝拉 音乐风格 纵向识谱能力 主动配合意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55-03
阿卡贝拉(A cappella)是近年来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演唱形式,但它并不是普通的合唱,说到阿卡贝拉的起源要追溯到中世纪的教堂音乐,A cappella在意大利文中的原意就是以教堂的方式歌唱。那时的教堂音乐以清唱为主,有些采用管风琴伴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格里高利圣咏。斗转星移,随着时代的变迁,阿卡贝拉的表现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到了近代,阿卡贝拉已经演变成用人声模拟伴奏声部,BASS,B-Box,甚至某些电声乐器的音响,并采用爵士、R&B、民谣、流行甚至民歌、戏曲等多种风格演绎古今中外各类演唱曲目。在此,笔者不愿多讨论阿卡贝拉的发展历史,而是重点探讨假使你想组建一支优秀的阿卡贝拉团队,或者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阿卡贝拉成员,你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一、准确把握各类音乐风格的能力
现代阿卡贝拉乐团大多以演唱流行风格作品为主,因而对各种流行音乐风格的学习与研究也就成了每位阿卡贝拉团员的必修课。了解各种音乐风格,有助于团员们根据歌曲不同选择适合的曲风进行编创,同时也便于在演绎时紧扣精髓,将各类曲风演绎得更加纯正,将其特点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布鲁斯(Blues)、爵士(Jazz)、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摇滚乐(Rock and Roll)、索尔音乐(Soul)等等。除了上述各种流行音乐风格外,阿卡贝拉乐团还经常会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曲调作为演唱的素材,如根据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改编的《打虎上山》,这就要求阿卡贝拉团员们还要具备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甚至对于戏曲剧种也要有所涉猎,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内涵,更好地演绎作品。
二、纵向识谱能力
由于阿卡贝拉作品在演唱上无乐器伴奏,内声部还要承担伴奏功能的特殊性,反应在编曲上必然演唱难度较高。加之受到各种音乐风格的影响,节奏的繁琐,变化音的频频出现实属平常。另外,声部众多(通常一首歌曲会出现五至六个甚至更多声部)也大大增强了阿卡贝拉曲目的演唱难度。阿卡贝拉的演唱不同于普通的合唱,它的每个声部一般仅由一人担任,这就要求演唱阿卡贝拉的团员们必须具备极高的音乐素质,每个人都要有对本声部的绝对掌控,只有这样,各声部才有可能碰撞出最完美的和声。无论是原创的阿卡贝拉作品,还是根据现有歌曲重新创作编曲的阿卡贝拉作品,由于其既要包含主唱又要包含伴奏声部的特性,每个声部都是需要精心编配的,那显然不可能是各声部团员的即兴,而是落实在谱面上,大家都必须遵循的准则。识谱能力显然是每个团员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究竟是横向识谱能力还是纵向识谱能力,个中差异非常之大。不少团员在独自练习时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声部,但在合练时却对声部已经错位的情况茫然不知。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便是只具备横向识谱能力而不具备纵向识谱能力。所谓横向识谱能力,即只看本声部乐谱而不会同时关照其他声部乐谱。这种识谱方式想必每个团员都能做到,究其缘由这是与中国本民族的音乐特性分不开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音与音的结合单纯而自然,在旋律走向上也是主旋律概念,歌唱性非常强,自小在这种音乐氛围中长大的我们自然也就长成了一双“旋律性”的耳朵。但阿卡贝拉的演唱是多声部同时进行,在顾及自身声部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到其他各声部,才有可能进行声部间的配合,因此团员们必须掌握纵向识谱能力。所谓纵向识谱能力即在演唱本声部的同时,眼睛必须一目数行的看到其他各声部的乐谱,耳朵也要同时听到各个声部发出的音响,并能在心中感知正确的和声效果,做到对正在进行的所有声部都有所关照,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保证和声的纯正,节奏的正确对位,也才可以说是主动参与到合唱之中,从而保证练习的有效性。当然,要具备这种能力也非一日之功,要通过在有意识的练习中慢慢积累,逐渐增强。有一点是所有阿卡贝拉成员都必须做到的,那就是必须看总谱。假使每个团员拿到的只是自己声部的分谱,只了解本声部而对其他声部一无所知,便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合”。只有在对纵向和弦、节奏都充分掌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主动地将个体融入整体,才有可能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发现并立刻调整,以保证整体的完满协调。想要增强这项能力可从二声部入手,大脑可以同时关照两个声部,使之不会相互干扰,逐渐推及至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更多声部,最终达到可以纵观全局,融汇其中的境界。
三、团队成员间的主动配合意识
阿卡贝拉作品和任何合唱作品一样,最关键的在于一个“合”字,但由于它没有任何乐器伴奏,在音高上丝毫没有可参照物,因此这个“合”就显得极其重要。但究竟应该如何去“合”?怎样做才是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这其中包含着太多的内容。
(一)音准的贴合
关于音准的问题,是构成所有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在此不再详述。对于音准的重要性,所有人都毋庸置疑,它是任何音乐形式的基础,更是无伴奏演唱的立足之本。而对于音准上的“合”,除了音高的准确,实际上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所有的团员要在日积月累的集体磨合中,找到各自演唱的最佳状态,各声部间的音高能够有意识地“贴近”“靠拢”,做到彼此關照,相互提醒,以达到最佳合音效果。
(二)节奏的配合
阿卡贝拉的曲目通常由一个主唱和若干个担任伴奏合音声部组成,或几个声部同时互为主唱和伴奏,这种形式必然决定了各声部的节奏将形态各异、千差万别。流行节奏千变万化的复杂性及各声部之间在节奏上的相互配合仍需认真对待。许多曲目在声部上存在“你出我进”,或有部分休止后再进入的情况,而且进入时的节奏也常会出现弱起,后半拍甚至是后四分之一起,這时就特别需要声部间的彼此配合。在参照其他声部此时的乐句后进入,比起数着拍子进入显然要更加自然且准确性高。而其他声部也应在此留有气口,就好比打开了一扇门,以便此声部可以顺利进入。
(三)音量的均衡
一首阿卡贝拉的曲目根据需要分成若干声部,假如是始终由一个声部担任主唱,其他声部担任合音的话,在音量上主唱声部显然要加以强调,而其他合音声部应音量相当,处于从属的地位,总音量上小于主唱声部,已达到突出旋律的效果。而假使旋律声部是由几个声部轮流担任,并没有固定于某一声部的话,则应根据本声部目前的情况有所调整。当其承担主唱的功能时,音量上要处于主导地位,担任内声部合音时,应退到从属地位,音量也应相应减弱,和其他合音声部相均衡。每个团员都应根据自己所演唱内容随时进行音量的调控,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四)音色的一致性
一首作品采用何种音色演唱,首先是由作品的音乐风格决定的,另外还受到作品表现内容、情绪的影响。在演唱一首阿卡贝拉作品时,所有团员要对作品做细致分析,了解曲风以确定演唱风格。演唱时,除主唱声部可以展现个性,尽情发挥外,所有合音声部都应避免个性音色,发声状态一致,以共性音色演唱,以保证声部的融合度,保证整首作品协调统一。
(五)精神状态高度统一
一个好的阿卡贝拉团队的舞台表演之所以吸引观众,实质上在于他们的精神状态高度统一。无论唱、舞、演,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整体,每个团员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如鱼得水,彼此配合默契,心意相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得到同伴最佳的回应,无论台上的演唱者还是台下的观众,都达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愉悦,此种状态下,怎能不使台下观众为之疯狂?
四、结语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阿卡贝拉团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我们既可以方便快捷地欣赏到世界各地优秀的阿卡贝拉团队的演唱,又可以不断发现阿卡贝拉新秀崭露头角。在欣赏优美的演唱时,我们一边沉醉于丰富的和声色彩,同时又可以从题材的选择,乐曲的编配等各方面汲取灵感,拓宽思路,用于建设我国的阿卡贝拉团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阿卡贝拉团队能够创作、表演出经典的作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