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高图》分析

2019-01-09 07:07申丽娜
艺术评鉴 2019年23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

申丽娜

摘要:本文通过对明代沈周《庐山高图》的整体理解、构图空间的把握、用笔用墨的落实与运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到了作品所带给人们的人文情怀与笔墨意趣,值得后人在山水画的写生与创作中去研究学习。

关键词:《庐山高图》   构图方式   用笔用墨   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3-0043-03

《庐山高图》是明代沈周的代表作品,是沈周为老师祝寿时所画,属于“细沈”风格。此幅作品是沈周作品中的大幅作品之一,是一幅经典之作至今让后人反复学习。沈周的作品用最少的线条表现出山的形态,传达主观意识和笔墨情感。每次看沈周的作品,都有一种共鸣,很亲切、很有满足感,内心的宽厚感和力气油然而生。这幅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用牛毛皴把庐山描绘的如此形象生动,对当代山水画的写生与创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对《庐山高图》的整体理解

初次看到沈周的《庐山高图》就很喜欢,开始临摹来感受其中的笔墨趣味。《庐山高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长193.8厘米,宽98.1厘米,是沈周细笔山水的杰出代表作。画中瀑布倾泻而下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力,映入眼帘的是中间的浅色山,这种构图方式僅沈周所有,山川层峦叠嶂,山石形态各异,树木姿态优美,远处有云雾环绕,近处栈道高人,画面生气盎然。右上自题篆文“庐山高”,自题诗一首,末属成化丁亥(一四六七),乃知是沈周其41岁时所作。

本幅作品经过鉴藏印记和世代人们的学习,传达了一种心灵与自然的空间美,作品本身创造着价值,也取决于人们对自然和现实世界的思考。《庐山高图》属沈周前期作品“细沈”风貌,尺幅之大,为沈周存世作品中之最,已开“始拓大幅”之例。在造型空间上有着典型的代表性,中间白色山的独特造型,代表着沈周作品的独到之处。在平面上表现出山势的深远高大,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造型、线条的承载,对空间曲折的变化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山与山之间的层层叠压,运用平面重新组合的方式,构成了整幅图的空间变化。以中间浅色山为中心,左右山的层次分开来,线条是面的过渡,线条也是流动的抛面,线条的运用过程,实现了面与面的重新组合,用浓淡相间的墨色,於满幅布局中有舒朗之感,线条的浓淡对空间的编辑过程,使整体造型和谐,故觉实中有虚,空间的变化映入眼帘。画面上水的空灵,云的浮动,画面中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彩,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整幅画显得坚实厚重,又清新空灵,整体造型和谐多势,栈道高人的世俗生活,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画中感受到了画家的胸襟。绘画与自然的再现关系,使我们对待大自然和世界的重新思考,对生存体验方式的反思,构成了自由空间的想象。

二、构图空间的把握

沈周创作此画时,并没有真正见过庐山的真面目,却对庐山的造型和构图上和其真庐山极其相似。构图深邃繁复,中间一部分是浅色山,在历代山水画的构图上起到了独特的造型方式,对自然表述的细节更加丰富,形态真实生动。左上方的溪流处,正是整幅画的视觉中心,与右边的云雾浑然一体,云水相生。疏密关系处理得当,对比关系干净利索,整幅构图非常响亮,大实大虚,大疏大密,在处理主宾关系,并强调虚实相生,错落有致。在构图上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标准,也别出心裁,成为了历代人们学习的样式,也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庐山高图》景色相当繁复,然通过山与云、石与泉的虚实穿插,重山叠嶂的凝重与曲折高旋的山势之静动对比,使画面生动和谐。强调山川恢阔的“势”和朴实的“质”,最上面山的宏伟气势,在高远之际显气魄,并在平淡自然、质朴无华的景色中,寓以蓬勃生意和高雅真趣;左边和右边的山高低错落,山石相间,表现出勃勃生机;最下面的山的构图美妙,右面多于左面,有松树的枝叶繁密,给整幅画面带来生气盎然的气氛,整幅画的构图饱满中见层次,和谐舒适。

三、用笔用墨的落实与运用

《庐山高图》在笔墨运用上,层次感分明,墨的浓淡干湿交相呼应。最底下的山墨色比较重,墨色的层层积染中显滋润,富层次感,于宁静中见清澈,显示出墨色的透明性,层层叠压中透过重墨看到淡墨的痕迹,润中见枯,纸与墨的透气点生气盎然,有透气性和毛涩感,做到了松、毛、涩、润、淡的绘画语言特点,浓墨点苔,掩映生姿,苔点和线条在用墨上的完美结合。在山石的处理上用牛毛皴,以黑树衬出山石,严谨细密,用积墨法层层积染,用墨浓淡相间显示出山石的前后变化。在点景的处理上,房屋、桥舍刻画得比较细密写实。设色多施以清淡的浅绛,在水墨之中更添清雅,呈现出苍润之致。百丈悬泉直泻而下,是整幅画的响亮之处。山上面的泉水周围的山用墨比较重和下面的重山形成呼应,后面云雾缭绕,枯中见润的毛涩中带有水气,拉伸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最高处的山向后延伸,又不增减气势,山上的重苔点使整幅画醒目起来。整幅画面苔点墨色的处理见功力,苔点的墨色变化增加了山的层峦叠嶂。整幅画面笔墨厚重,淡破浓和浓破淡的方法使整幅画面和谐统一。

沈周在《庐山高图》中的笔法,既汲取了北宋李、郭和明代浙派的硬度和力感,下笔刚劲有力,顿挫跌宕,常运用比较整饬的线条勾勒坡石和建筑,以侧锋作斫拂式的短笔皴。笔法缜密细秀,气势沉雄苍郁,细密而略见清晰的牛毛皴,浓墨点苔、焦墨破醒的苔点法,都源自王蒙之法,仍属“细沈”风貌。以书法的用笔方式进入绘画,用笔坚决肯定、笔意的连接、笔触的若即若离,使这种绘画语言审美方式独立出来。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处空处,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锁皴与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围绕石头结构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圆润含蓄笔致,以中锋运笔为主,时见松秀的干皴和轻淡的勾线,并多有放逸写意之笔。其笔法刚中有柔,苍中带秀,强化了用笔的“骨梁”作用,又劲健而不失含蓄,使每一笔痕都富有韵味。画树用笔以夹叶细画出树的基本特征,而且树的形象比较具体,后面树与之前面树种的呼应。笔法的运用决定作品的归类,画面中笔法的运用更合乎自然的审美状态,并成为我们真实塑造自然的语言依据。

四、人文情怀与笔墨趣味

沈周作《庐山高图》刻画的如此精细的大幅作品,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上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祝贺老师的延寿。所以他选《庐山高图》这个画题是含有特殊意义的。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沈周的题画诗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与热爱,对生活态度的热爱,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在当时社会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创作,不焦虑,画接地气,在伦理学意义上做到了自我标榜。同时描绘了一种文化共同体的经验,使具有相同文化经历的人在心理上有共鸣感,转引赋予象征性的文人,一种文人达者兼济天下的理想主义的身份线索,保留自己与世俗生活的超额经验,中国画绝不是形似本身,而是一种审美理想的表达。

沈周山水画在艺术形式上集诸家之大成,并善于将对立的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这与沈周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今浙江江苏)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世家,祖父沈澄是王蒙的好朋友,善诗文、书画、绝意仕途,以诗画为乐。其父亲沈横、伯父沈贞均继承家学,热衷于文学和绘画,沈周从小就受其熏陶,诗文、书画无所不通,陈宽(诗文、为人)和杜琼(绘画方面)是沈周学习诗文和绘画早期的老师。沈周是吴门画派之首,他所生活的苏州成为全国的绘画中心,沈周一生都在吟诗作画中度过,他终生不仕,他学识渊博,善于收藏,广交宾客,生性豁达,乐于助人。他的平和心态以及高尚的艺术情操和道德典范造就了沈周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的历史地位。沈周孝敬父母,为人友善,是人们敬重的长者,其艺术也洋溢着淳朴、磊落、豁达、雅儒的气质,画艺广为人们称颂和追踪。沈周也自觉地追求题跋在画面中的形式美,诗与画的完美结合。

《庐山高图》描绘的对自然的溢美之词铺满画面,传达着对老师的敬重和审美理想的抒情表达。面对这幅作品,懂得画画跟他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这幅作品是沈周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代表着那个时期山水画的风格面貌,细细品味沈周笔下的绘画精神,给人们今天的绘画写生与创作以很大的启示,不管是沈周的画还是沈周的为人都是人们学习的典范。画面的深邃厚重,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单国强.沈周精品集[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2]潘文勰.明代山水[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3]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
关于声乐语言的美学元素探微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浅谈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达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