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莉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辽宁 沈阳 110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美国常见的由于动脉持续性缺氧而造成的心肌坏死,病发常伴有剧烈的药物难以缓解胸骨后疼痛,常伴有心率失常的并发症[1]。患者过度劳作、暴饮暴食、便秘等疾病会诱发斑块破裂,使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上聚集,形成血块从而堵塞动脉,引起心肌梗死[2]。一般患者有急性的胸骨后疼痛、神志障碍、恶心、呕吐、心律不齐、低血压等一系列不良症状[3]。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但是由于效率低下,恢复期长,费用巨大,对患者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4]。循证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心理临床经验等一系列因素科学谨慎的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5-6]。由于循证护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为了研究循证护理对患者的疗效:本院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认同及批准。纳入标准: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患者;排除标准:有严重身体,肺,脑,血液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观察组43例患者,其中女21例,男22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3.8±7.5)岁;对照组43例患者,其中女20例,男23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4.1±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合并药物治疗进行护理。病患服用阿斯匹林(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1.批号:BJ39853)并卧床休息,供给患者必需的氧气,医护人员每日及时观察患者病情,防止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休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由每日当班护士或者护士长结合对患者的观察和临床经验,安排医护人员认真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合理的创建循证护理计划,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家属认真讲解循证护理干预的相关细则,最终取得患者家属的高配合度。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收集,由护理人员对资料进行讨论和对患者疾病的有效评估,最终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②注重护理小组的质量,建立辅导机构培训护理人员的技能和专业护理知识,提升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所有小组成员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对患者进行护理。③值班护士注意患者的心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特点,每日治疗内容和过程,回答患者家属的问题,耐心安慰患者,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保持病房的干净舒适,放松患者的心情,增强患者的信心。④在急性心肌梗死一天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一旦发现患者有不良症状的时候及时通知医生,对每周护理情况回顾分析,总结患者一周的病情变化,护理质量和问题,及时收集患者家属的需求,组织小组成员讨论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便及时提升护理的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若分数在8~10分,则为非常满意;若分数在6~8分,则为满意;若分数在6分以下,则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值均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达,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 对照组心功能Ⅰ级率、Ⅱ级率均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Ⅲ级率、Ⅳ级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心功能分级比较分析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的比较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上的数据比较分析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4.42%)明显低于观察组(95.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在护理后满意度上的数据比较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常见的由于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发病时会有严重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率失常,发热,低血压,神志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6]。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吸烟以及酗酒等诱因都会引起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形成血栓,阻碍动脉从而引起心肌坏死[7]。现在临床上一般使用心电图检查心肌梗死,使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但是由于常规护理效率慢,护理后复发习性高,费用巨大等缺点,给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8],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方法。
循证护理是加拿大学者Guyatt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根据一系列的证据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灵活性的护理[9-10],循证护理相比传统护理方法更加注重依据;同时循证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标准也提出了巨大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勤于思考和讨论,提出一些由于证据不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和条件[11]。新型的护理方法不再仅仅注重于当前护理问题的解决,它更加注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同时,也积极关注患者的自身的情况,善于听取患者的需求;护理医师每周的讨论和每日进行检查,不断完善护理的方法,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按照此种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护理医师根据专业知识,临床护理经验,患者的心理,身体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护理[12]。循证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效率高,费用低,更加人性化,提高了护理和护理人员的质量,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13-14]。研究表明:采用循证护理的患者的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大大降低了患者家庭的负担;采取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方面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病患;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的满意度(74.42%)明显低于采用循证护理的患者(95.9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运用良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