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高校互联网生态的进化

2019-01-09 16:54FangFan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个体生态

房 凡/Fang Fan

近30年来,互联网与其他产业融合并发生化学反应,递增并形成更新的驱动力,并在很多领域实现革命性的创新。在体系之内,个体形态占据了这个巨型网络的重要节点,它们相互影响、支撑、共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伴随着信息流,构成这个生态圈体系,就像是旋转的太极,生生不息。

一、中心化的演变

自20世纪80年代起,由互联网社区控制的服务建立于开放式协议之上,约定的规则稳固而可靠。任何个体都拥有在互联网上成为中心的机会,一代巨头纷纷崛起。直至本世纪初,大约2005年开始,进入互联网的第二个阶段,大量由科技公司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喷涌而出,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的推波助澜,用户开始迁徙到更中心化的服务,而开放式服务(如web)渐受冷落。

(一)门户网站

20世纪7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4所高校率先使用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站点,之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先后加入,形成了高校门户网站群雏形。

国内部分高校率先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官方站点规划,至9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已实现基于官方门户的校园信息化工程雏形,并在2000年初具规模。

艺术类高校的网络建设则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末,仅有少数院校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网页,而大多仅承载了概况简介等基本信息。至2000年初,部分综合性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开始着手建设门户网站(基于CMS的动态网站),而院内各类办公系统也开始发展。作为国内顶尖的视觉艺术类专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也于2006年末启动门户网站升级计划,并于2007年正式推出。经2010年再次升级,形成了今天的版本框架雏形。

(二)校园信息化

不同于商业性网站,除了校外用户以外,高校网站也同时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服务,其中,官方门户以信息集成和发布为主,而在线办公及管理则主要以校内平台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国内各大综合类高校信息化办公系统多以CS模式为主,直至2000年初,逐步被BS模式的系统取代,并逐步形成数据中心。

艺术类院校的中间过渡阶段则显得模糊。自初期的CS模式OA系统使用,到基于平台较普遍的BS模式管理系统,在不到10年时间内完成了数次迭代,直至2010年左右,除了个别涉密系统(如内网财务管理),其余大部分均为在线平台,这就为数据中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三)用户

随着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逐渐褪色,各式各样的网络站点以及虚拟社区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了很多种可能。

1997年,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人民网”上线。两年后,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上线网站37万余个。2003年,电子竞技获批为国家正式体育项目。2013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1994年,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点——曙光BBS站上线。1995年,清华大学“水木清华”站成为第一个同时在线超过100人的BBS,这也是国内高校第一个“网络社区”。截至2018年,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已逾8亿,其中,98%的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用户从开放式服务迁徙到了更中心化的服务。

二、互联网生态

生态是进化的结果,不是规划的结果。

(一)含义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住所”或“栖息地”。当代语境下,“生态”这一概念通常可用于描述由不同类型的个体及其所处环境通过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处于动态平衡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相互交错,可大可小,和谐而丰富。

互联网生态是一种链圈式价值重构的生态体系,通常以用户价值为导向,横向跨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同时用户关系圈得以扩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的迭代,使得传统工业化产业边界被打破,传统商业生态模式被颠覆。

(二)构成

这个生态系统由“环境”和“个体”两部分组成,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包括一切构建互联网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也可以理解为网络资源和网络工具的复合体。另一部分,“个体”则是作用于环境中的行为主体,具备意识性、目的性、主动性等行为特征,包括个人主体和机构主体。环境好坏是决定生态系统复杂程度和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先决条件,同样,个体的行为直接反作用于环境,两者相互影响,从某种角度看,这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视觉艺术主要强调人的视觉感受,互联网生态的蓬勃发展无疑给这方面的用户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空间。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载体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艺术家、设计师、理论家们纷纷自立门户。表面上看,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却各自独立。

(三)发展和应对

视觉艺术高校站群,作为web2.0时代信息聚合的主体,也应该及时做出应对。毕竟,个人门户虽能够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送结合在一起,获得更多用户青睐,但不同类的信息数据之间并不具备关联性,对于用户而言,始终面对一个个独立“岛屿”,若想得到另外的信息,必须“离岛”并“再次出发”进行搜寻。从生态的角度看,这并非一个有效的闭环结构。信息数据无法沉淀,也无法有效建立联系。

在这个层面上,很多艺术院校开始尝试“中心化”的数据平台,进而构建基于此的生态系统。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解决策略,另一方面,随着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个人用户剧增,信息互联网生态系统已逐渐被“去中心化”,原本作为信息核心的官方媒介,在信息的把控和管理上显得吃力,并逐渐失去主动权。

自2017年起,中央美术学院开始重新梳理和建立信息收分机制,借2018百年校庆之际推出了改版的官方门户,并以此为基础,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统计,并辅助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力求在“去中心化”的大环境和趋势下,再次形成数据信息的关联,加强个体与中心的关系,构建新的信息生态圈。

三、数据的价值

以个体为中心的信息不断涌现,各类数据不断积累。如果以个体为单位的各类数据分析和调研更多依靠于对样本的采集,那么,当建立了庞大而有效的关联性网络之后,不论是数据的维度还是层次,数据体量的累积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夯实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过渡中,用户也自然而然地从先前的样本思维,转变为大数据时代需要具备的整体思维,抽样收集提取信息将被更新的思路和手段所取代,转变为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关联并由此深入分析和处理这一更加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用户往往能够以多维度、多层次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些看似独立,却可能又存在共性的数据信息。

另一方面,当下的视觉艺术远超出了绘画、雕塑、摄影等仅以观看为欣赏方式的传统艺术作品范畴,技术的介入不仅仅改变了最初的传统设定,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如今我们提到的“视觉艺术”,属于交叉学科领域,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可以视为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人机交互、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图形、信息与通信技术等领域。而很多视觉艺术院校,也都在学科和专业上做出了相应改变,以便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应地,艺术家、设计师们也早已开始各种尝试,开展跨领域、跨媒体的艺术创作和设计项目,这就派生出更多数字图形图像信息数据。而如群星璀璨的海量信息,数年之后必将沉淀下来,这个时候,这些数据就逐渐资源化了,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数据包”可以是多维度的,内含无数层次,错综复杂,除去传统的观看视角,很多价值的体现将来源于更立体、多方位的投射方式,甚至,之间的关联和连线,也能够变为特定的洞察方式,而所带来的价值,也许根本无法预估,因为存在太多可能性。

四、主动进化

(一)视觉艺术的优势

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是社会对话的一种形象语言。早期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宣传载体,泛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技术手法,创作出可供人观看和欣赏的艺术作品。

从媒体的发展来看,从最早期的人机交互,到人-人通过计算机进行互动,均可视为媒介的延伸,互联网的助力使得人-人的交互行为最大限度地突破限制。在交互的过程中,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和媒介,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特定方式与设备进行互动,以进行信息交互。视觉感官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占最大的比重。

因此,视觉艺术及其衍生物,在互联网及其产品的呈现和传播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网站网页、APP、网络游戏、各种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平台等等,都离不开视觉艺术,从基础的UI,到VR应用,无时无刻不在“博人眼球”,进行最直观的信息交互。

(二)思想的转变

视觉艺术高校的信息生产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1.官方媒体。这一部分通常代表了官方发声,内容经过层层筛选,在官媒(官网、官微等社会平台)发布。这类信息的特点是:权威。但门槛高,时效性较弱。

2.各类校内机构。相比大院一级的出口,这类信息的筛选没有那么严格,但也具备相当的权威性,多半为事务性的信息,也有很纯粹的学术类信息。门槛相对低一些,而时效性通常强于官媒。这类信息通常也由各自官网(子网)和社会平台发布。

3.个体。艺术家/设计师/理论家/小团体等,这部分信息的发布,往往是时效性最强的,而且大多比较纯粹,通常通过社会平台(部分进行过认证)发布。这里面,有很多很有价值且纯粹的学术类信息和动态。但内容较杂乱,五花八门。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分散且杂乱,以此构成的“生态系统”,虽然在表面上呈现“去中心化”的态势,但事实上,很多信息数据无法得到沉淀,“闪烁”之后便很难寻觅到其踪影,谈不上跟踪和搜集,更谈不上分类和集中。

如果无法从第三方(例如微博、微信等社会媒体平台)获得数据,事实上进行数据共享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并不意味着山穷水尽和放弃。如果转变一下思想方式,完全可以找到更适合并且高效的替代方式。

(三)四两拨千斤

淘宝网实现数据集成的基础,在于海量的个体(商家和消费者)数量,以及对于个体行为及衍生信息的记录和存储。每个个体都能够产生大量数据,而所有个体间的行为数据也都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所关联。淘宝需要做的,只是建立一种机制,搭建一个环境,只要吸引个体,系统就能够开始运转,生态就此形成。腾讯的即时聊天工具QQ和微信是另一个例子。而这些均可视为中心化极强而“去中心化”生态蓬勃发展的典型案例。

这其中,有很多可供视觉艺术类高校参考和借鉴的点。只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改进和优化,就能够形成适合的系统。例如,在教学模式方面,可以先从引入教学辅助系统入手,以增强教和学的自主性,尤其对于学生,而在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对于双方:教师、学生)随时可以形成最优选项,并进行选择和交流,同时,对于三方(学院、教师、学生),均可获得最高效的信息反馈。同时,可以从选课系统中剥离数据,与课程中各阶段上报数据(包括各阶段反馈信息)一起,汇集后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课程和课题形成的成果,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记录,可同样关联到数据中心。这样就能够形成生态链中的一部分节点,在初期阶段,可以直接对教学的评价体系造成影响,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立体的评判体系。至于常规的信息发布,可以从工作室、系、院,一步一步推进,先建立统一的标准,然后建立数据中心。不需要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同样,个体也会被吸引到“中心”来,因为数据的关联的信息的共享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所收获的益处都是之前无法具备的。由此,自适应就变得主动,并有顺势接力的态势,对于危机和挑战,只需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总能根据自有的特点,扬长避短,取得成果。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个体生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生态养生”娱晚年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书封与现代艺术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