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敖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台州 318020)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把“乡村振兴战略”放在“现代经济体系”板块,一方面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乡村振兴被纳入现代经济体系,意味着乡村发展的意义有了更高的站位,成为了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是指在建筑、民俗上有独特历史文化、历史年限和规模的村庄,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和空间载体[1]。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工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化等冲击下,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台州市作为传统村落的集聚地之一,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项农业经济指标位居浙江省前列。作为反映台州历史传承与经济发展特色的传统村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加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经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401个,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三。其中,台州市现存国家级传统村落65个,位列全省第二;列入2018年度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重点保护利用名单的村落有6个,位列全省第三。2018年年底,台州市又有10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这些传统村落既是台州“山海文化”开放精神和江南古镇工匠精神在载体上的体现,更是台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浙江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抓手。
1.2.1 生态博物馆型
生态博物馆型主要是以传统村落为特定区域,形成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以当地村落建筑为主导地位,展现建筑的规模性、稀缺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诸如名人故居或建筑文物保护重点对象的村落,类似仙居县白塔镇高迁村、临海市东塍镇岭根村、天台县平桥镇张思村、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村、椒江区大陈镇卫星村等建筑都保留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粉墙黛瓦的风貌,起到留住乡愁、留住记忆的作用。
1.2.2 生态环境利用型
生态环境利用型主要是传统村落环山而建或坐落在山坡上,对村落建筑没有特殊的要求,主要依赖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乡村绿道、森林公园、农家乐等。如天台县泳溪乡灵坑村、临海市江南街道岙底罗村、临海市括苍镇黄石坦村、温岭市城南镇兰公岙村等,这些村落有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村风淳朴等特点,可以说是“天然的氧吧”。
1.2.3 文化创意型
文化创意型主要是指当地本身有良好的文化资源,通过植入现代的时尚形式来重塑。如黄岩宁溪白鹤岭下村,邀请乡贤创作乡土乡情版画,将系列版画作品融入礼堂建筑设计,呈现田园生态与诗意文化相融合的乡韵乡愁和风土人情,打造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又如仙居县淡竹乡尚仁村建设了里弄艺术家文化观光区、创客作品展示空间等。
1.2.4 景区开发型
景区开发型主要是村委会作为直接利益主体,设立旅游开发公司,自筹资金,利用传统村落的地理优势来开发旅游,发展民宿型农家乐和水上亲子项目等,打造吃、喝、玩、游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养生式乡村旅游基地。如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将现有的10多个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几十幢百年洋房等进行修缮,作为写生创作室、摄影工作室、茶室、中高端民宿等,从而盘活存量资源,发展旅游新业态。
1.2.5 综合利用型
综合利用型主要是传统村落在保留完好建筑格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意式发展。如路桥区金大田村,以村中明清古宅为重要依托,建立了田园式生态公园,该公园集休闲、旅游、参观、教育为一体,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短途休闲旅游基地。
传统村落经历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盛衰,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有些传统村落在开发时,未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规划设计,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危机。主要体现在:第一,某些村落为接纳更多的游客,迎合市场的需求,对传统建筑进行破坏性改建,将道路硬化成柏油路、水泥路等,并建成与传统村落极不协调的现代化度假建筑等,使宁静古朴的传统村落显得十分的喧闹。第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村落的居民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格局等无法满足现代的生活需求,居民自发式地使用现代新材料修建建筑,破坏了传统村落建筑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根植于传统村落的地方风貌和农耕文化也得不到延续和传承[2]。第三,由于受沿海台风、风雨侵袭等自然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结构面临着倒塌的危险,村落中的民宅、地貌、植物等缺乏针对性、严格性地保护,其历史价值和传统风貌将消失殆尽[3]。
从调查来看,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的现象并非个案。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发达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多引起当地工资的上涨,很多传统村落又都分布在贫困山区,存在着交通设施不便捷、基础设施简陋等问题,传统村落的青壮年向交通发达、区位优势较好的地区涌入,导致传统建筑无人居住、年久失修,人去楼空现象严重,从而加剧“空心村”现象。另一方面,城市乡村二元体制不断加剧,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4],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变成留守劳动力,老人劳动力的土地经营面积、劳动量和强度显著增加,农业生产上投入的劳动力和技术质量不足,主要注重化肥投入来提高产量,进而加剧农村污染,影响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如临海市小芝镇胜坑村就是一典型空心村,村里建筑以石屋为主,大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导致半个村庄都是残垣断壁,而村子的保护修缮也面临着经费压力、生产链条断裂、内在活力丧失等问题。
在发展进程中,很多传统村落片面追求“标新立异”。一些村落将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园林化的景观模式套用到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中,使原本富有乡村特色的石板路、河流被笔直的马路、河道所取代,并将城市中所特有的广场、草坪和建筑模式照抄照搬到传统村落,致使传统村落丧失了自身原有的个性特征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造成传统村落城市化危机[5]。伴随着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产业元素被吸纳到传统村落当中,旅游企业在制定规划时,大量的门店外观千篇一律,与传统民居格格不入,非遗表演、旅游商业街、民俗小吃、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套路式”的开发现象正在侵蚀着传统村落独特的生活方式,破坏了传统村落原有的历史特色,让千姿百态的村落变得千村一面,特色雷同危机相当严重。
大部分传统村落自然环境优美,靠山面水,风光迤逦,吸引了大量游客,但过多的游客超过了传统村落的容纳量,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且还造成村落拥挤混乱的场面,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过量的游客对建筑遗产、古迹等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产生“旅游公害问题”。大量游客的涌入,增加了私家车、大巴车等交通工具驶入村落,造成村落的尾气、噪音污染等,使得本来宁静的村庄显得特别的狼藉,空气质量降低,地面污秽不堪,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宜居”村落的要求不相符合。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文化传承链出现了断裂,拥有丰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困境,传统村落文化的历史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继承。村民随意改造大量历史价值较小的传统公共空间与建筑,在紧靠传统建筑的周边随意增设建筑,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本底特征,所有这些都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内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还有一部分传统村落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新建商业化较为浓厚的景观小品,使传统村落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人工化”,而本应有的传统本土文化逐渐被湮没,极大地削弱了到访游客对传统村落体验的认同感,也从根本上制约了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6],因而,加强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本土化特征迫在眉睫。
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交通设施和食宿设施2方面。交通设施方面,由于传统村落地理位置的原因,通往村落的路网不够发达,从调查来看,大部分的道路都是由原先的乡村马路改造而来,道路弯弯曲曲、起伏多变,有些甚至是单向线。通往传统村落的交通工具基本以私家车为主,导致部分车流、人流通行不顺畅,节假日更是拥堵不堪,而且生态停车泊位缺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食宿设施方面,缺乏外部传统化、内部现代化的星级酒店,大部分食宿条件相对简陋,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卫生、安全隐患等,到旅游旺季更能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接待能力的不足。
保护意识主要来源于当地原著居民的思维与理念,大部分老年人对建筑遗产、文化石雕、木雕、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意愿强烈,但由于受到人才、资金等各种条件限制,有余力而力不足。年轻一代则更倾向于舒适的居住条件,对传统村落的感情较淡,对危旧老房中的各种富有价值的雕刻等有卖掉重新建房的意愿。再者,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村落的居民较为复杂,混合居住的传统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使用多、保护少的形态,诸如在屋顶装太阳能,私拉电线接头,在原有传统建筑边上开洞搭小作坊卖零食小吃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传统村落的建筑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传统村落生产水平较低、生产方式落后,对现代农业经济缺乏系统的认识,使得传统村落经济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和缓慢。主要体现为:第一,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农业农村,而传统村落也呈现出建筑群与农田分片集中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传统村落中有知识文化水平的农民大多搬离村落,从事农耕的农民更是少之又少,农民对新型的农产品生产技术引入较少,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导致传统农业一直处于低谷状态。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较为薄弱,传统村落的农村经济作物生产、加工一体化缺乏,传统手工业生产效率较低、收入微薄。第三,在旅游产业研发和销售上缺乏品牌效应,大都是农产户家用后的剩余产品,价格、规格及管理模式等都欠完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7]。在旅游旺季,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对传统村落生态环境和古建筑造成的影响,走保护生态环境与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依据环境评估来监控村落的空气质量和游客的容纳力,定期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估,监督村落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使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传统村落整体的生态体系平衡,从而更好地为村落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规范传统村落的垃圾、污水的处理方式,禁止开发商、个体户对垃圾随意填埋、焚烧和不分类地堆放,同时尽可能多地设置标识系统,要求游客将所产生的垃圾分门别类地进行投放,并采用现代科学的处理方法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对景区公共厕所,应进行统一的改造和建设,并配有专人专员进行打扫、清洁。生活污水与雨水管道需采用“雨污分离”的处理模式。除此之外,传统村落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金投入,将每年的旅游收入的一部分纳入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来。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即是历史的沉淀,是传统村落民俗和手工技艺保留至今的重要依托,也是传统村落区别于一般村落的基础和根本。针对传统村落文化及文化遗产,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第一,对部分传统建筑的改造与修复,应当建立审批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改造与修复手续,并派专人进行监督,防止人为造成的二次损坏。对于新建的商业仿古建筑,必须进行专家认证,建筑风格要作出村落特色,使其接地气,从而形成“修旧如旧,建新如古”的理念。第二,要建立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和居民共同参与的文化保护与发展体制,政府应当依据地理特色和文化背景,牢牢把握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保障其健康运行[8],通过多种市场化的方式吸引开发商投资。开发商为立足市场,应积极与高校等科研单位、专家学者进行合作,对开发的传统村落,根据地域特性,尽可能挖掘本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并进行创新,避免千村一面。当地居民应参与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如利用传统村落的古祠堂、古街等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开展形式丰富的民风民俗体验活动,使游客参与进来,也使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第三,村两委应当建设如网络平台、新闻广告、娱乐节目等多渠道的文化宣传平台,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宣传,向游客渗透传统村落丰富的文化内涵,强化文化传承的主动性,使传统村落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而焕发新的活力。
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滞后是一种共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势在必行。一方面,对交通路网进行改善,缩短村落与城区的距离,增加公共交通与传统村落的联系,解决私家车停车难等问题,增强传统村落的可达性。在食宿方面,应当利用“旧村”来吸引游客,利用“新村”积极招商引资,加强星级仿古村落酒店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公共财政支持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传统村落倾斜,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向传统村落。
在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挥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居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居民作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主体,让居民认识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建筑、一草一木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环境空间是拥有独特文化,是区别其他地方的标志,更是吸引外来游客的资本,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价值和地位。再者,应当加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宣传,以宣传教育来强化居民保护意识,对有关传统建筑、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不断普及,确保村民可以自觉参与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中,并构建群众保护团队,对破坏传统村落的举动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发展成功与否,一个显著的经验在于产业的发展方式、人才引入和资金的投入。从产业的发展方式和人才的引入来看,传统村落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入高校乡村特派员。在乡村特派员的指导下,根据村落自身条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并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将闲置的土地、山地盘活起来,在此基础上,对出售剩余的农产业进行深加工,形成农产品品牌和产业链。在销售上,要有创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如结合当地的采摘节、买卖长廊、古街、家庭淘宝、微商等途径进行销售,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而且为传统村落居民的经济来源提供了保障。有些传统村落可根据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儒商文化、历史文化等精华与现代创意商业项目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富有村落特色的工艺品,做活文化与经济互动的“新文章”。从资金的投入来看,传统村落可在地区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吸引外来投资者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通过招商引资,外来投资带来资金、先进的经营理念、高水平的管理手段和完善的市场网络和客源,从而延伸旅游业,带动传统村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