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钢
公共厕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设施 ,默默地发挥着服务性作用,反而往往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厕问题避而不谈。自2004年在北京举办第四届厕所峰会和2011年在海南举办第十一届世界厕所峰会以来,公共厕所相关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就“厕所革命”做出重要指示,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认为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社会文明进步。[1]基于此,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专门致力于我国公共厕所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言献策。如今,公共厕所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评判的标准,从而,公共厕所的设计定位及设计策略成为设计者不断探索的现实问题。我国当下的公共厕所不仅成为一种文化而存在,而逐渐成为地域文明的展示窗口。在文化自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公共厕所问题的关注程度已上升到一定层面。当今如何彰显我国的厕所文明是考验社会、设计师的一项艰巨任务。所以,只要设计者践行至高的设计服务意识,实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如何为社会营造干净、便捷、舒适的公共厕所环境便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同样在不断地完善,公共厕所成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内所处的设计现状与20世纪末相比有了较大的变革,令人们想象不到的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厕所革命”的今天,我国农村公共厕所有了较大程度的革命,旱厕在农村基本消失,像过去夏天公厕苍蝇乱飞的那种让人们难以忍受的如厕环境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回忆。而我国城市的公共厕所环境设计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智能化的设施在公共厕所中得到体现。如红外冲厕设备、红外水龙头设备、红外干手器设备成为现代城市多数公共厕所最基本的服务设施。公厕现状虽然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公厕设计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其一,因女性的生理特征,往往一些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公厕对女蹲位设置数量仍还没达到最基本的需要,导致女性上厕所排队的尴尬局面时常发生;其二,现有的大部分公厕对婴幼儿服务设施设计理念的欠缺,往往导致无独立设计幼儿如厕设施、婴儿换尿布设施,导致只能占用成年人的厕位;其三,残疾人专用服务设备没有能得到维护,导致成为形式上的无使用价值的摆设而已,使用效率普遍较低;其四,公厕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基础性的必要设备损坏严重,经常得不到及时更换,环境卫生保洁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其五,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公共厕所的双重属性还未能真正呈现。基于此,只有让公厕革命真正落到实处,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才能有效营造我国新时代的公厕文化,为有效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公共厕所的设计关系着人们大众的公共健康、人文关怀、社区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服务效应,进行过一次次“厕所革命”逐渐构建了一种生态文明的公共卫生文化。[2]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高档“豪华型”公共厕所,例如上海、南京、西安、武汉、杭州、郑州、兰州等城市也相继出现上百万的星级厕所。[3]相反,我国目前仍有大多数地区、特别一些小型城市、乡镇的公共厕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多数欠发达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缺乏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公厕的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对当下我国城乡公共厕所环境设计呈现出区域化不平衡的现象,公共厕所的设计定位引发了更多人们的思考。
在公共厕所设计实践中,假如人们一度只仅仅为了顺应时尚,单一地去追求公厕设计的建筑特色、空间形式、档次标准等要素的话,这样就偏离了公共厕所的基本文化属性,脱离的公厕本能的价值体现。这样是对公厕服务理念的错误理解,同样是没有科学依据和理论为指导的设计实践,结果会呈现出严重追求乐观主义的设计之风,丑化了公共厕所具有求真、向善、至美的价值本真。今天,当你走近我国各地公共厕所时,往往会发现公共厕所环境设计呈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缺少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意识,与城市文脉失去了联系。因此,这样的“厕所革命”其实是一种强于模仿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只求表面化的相近,是对西方高科技文化的崇拜”。[4]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公共厕所的设计定位是关系着厕所文化有效传承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公共厕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在公厕设计已逐渐由“经济型”向“舒适服务型”的设计理念转变的趋势下,只有设计者不断探索公厕的有效设计策略,以构建我国的公厕文化特色,时刻坚守服务设计理念为根本,以人性化需求为导向,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人们营造舒适满意的公厕环境,让我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厕革命”,为公厕文明的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
“早在1985年,日本便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日本公共厕所协会’,着手解决公厕问题。”[5]而当今在我国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公共厕所的环境设施长期以来处于有待完善的状态,制约着城市文明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设计行业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顾客至上的服务准则,但是到了现实的具体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师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一些设计项目既没有给社会带来方便,反而往往会违背人性化设计的初衷,尤其在我国公共厕所服务设施设计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6]因此,只有实施有效的公共厕所设计举措是实现我国公厕文明的唯一途径。因为公厕的设计要具有广泛性,要体现出为大众的服务意识,而在公厕设计面前,要践行人人平等的设计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老人、儿童、残疾人始终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7]因此,设计师如何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处理人文关怀这一至高的设计服务意识,为人们营造简洁、舒适、能突出私密性与公共性设计理念的公厕环境成为当下我国公厕设计师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总之,只有社会各界不断推动公厕文明的发展,有效构建公共厕所的设计策略。
美国著名设计师普罗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总认为设计有三维,即美术、技术和经济,但是最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人性化设计在公共厕所设计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物理层面的人文关怀、心理层面的人文关怀、人群细分层面的人文关怀、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四个方面。[8]所以,公共厕所的设计要以人性化设计为基本准则,才能让公厕发挥本能的价值作用。例如一方面在公厕设计中要强调坚守以下人性化设计问题:首先,空间尺度、设施尺度、给排水系统、通风换气设备、材料选用等因素;其次,注重公厕环境氛围的营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以及空间私密性关系的处理;再次,践行人人平等的设计策略,设计实践中要兼顾考虑老年人、孕妇、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同样是公厕服务的对象;最后、在工业化、信息化、资源有限的时代,要提倡绿色、节约型设计理念,正确引导公厕设计走可持续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公厕设计要发挥公厕的双重属性,公共厕所是一个具有公共性同时又具有私密性的人类活动空间,公共性与私密性作为公共厕所设计中兼顾考虑的二要素,二者关系的处理决定着公厕服务水准的基本要素之一。当下人们对个人私密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公厕即便有了男、女空间区域明确划分,但是如厕者往往需要有一个私密性的空间环境,如男厕小便器之间的隔板就是一种私密空间划分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厕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空间关系的处理仍处在探索阶段。因而,公厕的双重属性在当今的公厕设计中的体现还有待深化,例如在男、女性厕所入口处设置屏风隔断,以免外来视线的引入,厕位与厕位间的隔板尺寸尽量加高、厕位挡板和门与厕位基面的高度要适中。只有设计者恪守以上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举措,同时处理好公共厕所的双重属性,才能推动我国公厕革命的有效实施。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当今社会,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我国公厕革命的实施,设计执行者为了营造舒适的公厕环境,往往会不加思索的模仿或抄袭西方的公厕设计,西式公厕设备成为目前越来越多公厕设计中的首选之物。这样一来,我国的公厕设计呈现出浓厚西方厕所文化气息的现象。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公共厕所是一座城市或一个景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因为公厕是游客必去的公共服务性场所之一,所以公厕的环境设计对地域文化的传播及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公共厕所的设计要在凭借西方高科技的同时,有责任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特色,设计者要自觉从民族文化中寻找价值,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彰显时代魅力的公厕环境为设计目标,以树立我国公厕文化形象为根本。
“女厕所前等候着排长龙,一旁的男厕所却‘进出自如’,相信不少女性朋友都曾经遭遇这样的‘不平等’待遇。”[9]这确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公共场所女性如厕问题的真实写照,在呼吁人人平等的当今社会,难道这样的设计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服务设计意识吗?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今公共厕所的设计中公共厕所男、女区域的建筑面积、蹲位数基本相等。因女性的生理特征,女性如厕需要的时间往往要大于男性如厕所用的时间,所以现实中女性如厕排队的尴尬局面不以为奇。可以由以上问题的分析不难得出,男女公厕面积、蹲位数是公厕革命中解决的根本问题。在我国未来的公厕设计中在考虑空间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公厕的基本功能属性,要优化男女厕位及公厕面积的比例设置,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为设计的唯一出发点,践行为人们服务的宗旨而努力,以真正实现公厕革命的初衷。
公共厕所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公共厕所环境设计状况是凸显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厕所文化的价值认同,今天的公厕设计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厕环境设计关乎一座城市的新形象,是我国现代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从而,经过近几年全社会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厕设计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些许成果,正日吐芬芳。因此,我们要再接再厉,借公厕革命为契机,坚守民族文化自信,努力谋划公厕的创新设计理念,探索有效的设计策略为努力的方向。纵观当下,我国公共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再是公厕建筑、设施设备方面,而主要是人性化设计、生态化设计、设计美学体现等问题。为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重要指示,当下的设计师有义务、有责任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大众一道,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履行设计的基本准则,肩负起公厕设计的使命与担当,让真、善、美在我国现代公共厕所设计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以有效繁荣我国公厕文化,为真正实现公厕的社会价值及意义。
注释:
[1]习近平:《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7-11/27/c_129750554.htm, 2017年11月27 日。
[2]刘新,朱琳,夏南:《构建健康的公共卫生文化—生态型公共厕所系统创新设计研究》,《装饰》2016年第3期,第26页。
[3]唐先全:《城市“舒适型”公共厕所设计与文化研究——从环境艺术角度看城市公共厕所设计》,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09年2月。
[4]同[3]。
[5]苏力博:《日本公共厕所“人性化”设计的完美体现》,《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年第12期,第89页。
[6]杨钢:《基于“以人为本”的公共厕所设计探微》,《美与时代》2017年第8期,第91页。
[7]倪玉湛,杨大禹:《人性化设计的求真、向善与至美》,《美与时代》2005年第4期,第52页。
[8]倪玉湛:《云南旅游厕所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陈玺撼:《申城公厕男女厕位比最高可达1∶2.5》,《解放日报》2017年9月1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