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峻 吴 霜
(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
单簧管诞生于17 世纪末至18 世纪初,其音色变化多样,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是木管乐器组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音乐家一直在努力探寻单簧管这一西洋乐器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探求民族音乐在此可能的新形式。但是,在这样的创作思路逐步确立后,成果方面却不显著,没有出现公认的高质量作品,以至于有人对这一思路发出了一些怀疑的声音。胡壁精①胡壁精,四川成都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音乐家。早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主修小提琴与作曲专业,随后凭借扎实的演奏功底与过硬的音乐素养顺利入职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他起初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提琴的乐团演奏,后来在新成立的空政蓝天幼儿艺术团兼任艺术总监。工作性质的变化给了他更多进行音乐创作的机会。在此阶段,他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歌曲代表作有《摇起船儿走长江》、《吹吧,四化的春风》、《不朽的英雄杨建章》等;器乐曲有《打狮歌》、单簧管独奏《塔吉克的婚礼》、双簧管独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舞蹈音乐主要有《冰山战歌》、《晨》、《一衣带水情》等;大型歌舞音乐有《青春在蓝天闪光》等。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是1982年完成的。的《帕米尔之音》是单簧管进入中国后,由中国人为其创作的第一部协奏曲结构的大型器乐作品,它所获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上述的怀疑。它既吸收西方创作技法的优点,又弘扬本土音乐的特色,以实践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
管乐工作者应该对演奏的作品有全方位的认识:不应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作品的内涵。技术的呈现,诚然是研究的基础,但对背景音乐文化认识的不足,则会导致艺术性上的缺陷。尤其是对于《帕米尔之音》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中西合璧”式大型作品来说,如果不对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及其开创性的创作思路进行分析、感悟,仅运用一般性的固有音乐风格认知习惯对其进行解读的话,就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诠释片面、风格不统一。本文将挖掘此曲独到的创作思路,探究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其在国内乃至国际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总结其如何在管乐艺术发展、民族音乐传播等领域成功应用,展示其独特的民族化艺术特色,以促进这部优秀作品的传承与推广。
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音》是新中国管乐创作史上一次重要的尝试,它突破了西方管乐艺术形式与中国少数民族曲调之间的屏障,标志着中国单簧管音乐的创作水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胡壁精丰富的创作实践经历、文艺发展的时代需求、社会思想的不断开放,以及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氛围,都对这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尚未真正强壮,一切都处在某种新旧交替的关键节点,也让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的洪流感到迷茫。这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时期,催生出新中国的又一次思想解放①参见狄景山《“文革”与“文革”后的思想解放运动》,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而文化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是当时思想解放的一种集中体现。
单簧管进入中国较晚,由于当时的国人很少熟识这件外来乐器,所以迟迟没有音乐家为单簧管创作中国作品。直到20 世纪30 年代,才有冼星海创作了《风》,这部为声乐、单簧管与钢琴而写的乐曲让单簧管首次拥有了“中国solo”。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单簧管仍只是乐队当中的一个声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 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的张梧创作过一首单簧管独奏曲《苏北调变奏曲》,这是他在安徽北部的乡村走访采风时利用当地民间曲调的主题改编创作的,以西式乐曲结构搭配中国的民间曲调,发挥了单簧管的大部分特点,使之成了受到公认的中国第一首单簧管独奏曲,可谓一次重要的探索。随后,辛泸光的《回旋曲》、《牧羊曲》等单簧管独奏曲也相继问世,但数量不多。直到80 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与渠道日益丰富,对单簧管技术理论的研究也广泛展开,其间大量的单簧管理论资料传入国内,介绍了很多被西方视为主流的演奏技术,对当时中国单簧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费奥多托夫的《单簧管演奏者表现音乐形象所使用的手段》、浮德尔的《演奏先锋派音乐及单簧管新技巧的实际方法》等。此时,胡壁精成功创作《帕米尔之音》,既是对传统民族音乐财富的又一次挖掘,也是对单簧管音乐中国化的又一份贡献。相比此前篇幅普遍偏小、曲式较为简单、缺乏更为深远的艺术影响力的中国原创民族化单簧管作品,《帕米尔之音》无疑成了当时推动中国单簧管音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
《帕米尔之音》的成功是单簧管民族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此曲独特的创作手法带来了极具民族化特点的艺术面貌:作者亲赴帕米尔高原采风,相当精准地挖掘和提炼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并在遵循西方传统创作形式的前提下,很好地呈现了民族特征和风格,深入诠释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这里的重点,或许在于其“融创性”思路。这个思路的成功实践,在为今后类似的创作手法树立标杆的同时,也极大地发扬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统精神。下面分三个方面详细阐述笔者的以上认识。
20 世纪70 年代末,胡壁精曾两次踏上帕米尔高原,实地体验塔吉克民族的生活与文化。②具体创作历程参见李媛媛《胡壁精〈帕米尔之音〉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之旅》,载《大众文艺》2013年第2期。这片位于新疆西南的神秘土地以它壮丽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了来自远方的客人。胡壁精通过参与牧民的日常生活,记录、收集了当地大量的民族音乐和与之相关的习俗资料,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一场盛大的婚礼。塔吉克族婚礼极具特色,热闹非凡、红飞翠舞,牧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庆贺,为新人送上自己的祝福。他们会将两段分别象征牛奶和酥油的红白绸缎妆戴在新人身上,祝愿他们的日子像牛奶和酥油那样甜蜜和谐、吉祥如意。婚礼现场通常还会举行叼羊比赛,过程紧张刺激,场面宏大。在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年轻人在围观队伍中跟着鼓手的节奏唱歌跳舞,或吹奏鹰笛,音乐极富感染力。胡壁精曾表示:“如果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展现的塔吉克婚礼令你印象深刻,那亲临现场的感受只会更加震撼……淳朴的祝福,时刻都拉近着彼此的心灵,多年后仍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从帕米尔归来的胡壁精满腔热忱,开始运用搜集到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1978 年,他随部队再次前往帕米尔高原,赴红旗拉甫的空军导航站进行慰问演出,这次他带去了一部完全用塔吉克民族音乐元素创作而成的舞蹈音乐《冰山雪莲》。这部作品的音乐主题同时也是日后《帕米尔之音》创作时的重要素材。
胡壁精在创作《帕米尔之音》时十分重视单簧管技法在民族音乐中的细节合理性问题。创作过程中,他与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单簧管课程的黄远涪教授进行了大量的单簧管演奏技术探讨,在充分保证了协奏曲创作的严谨性的同时,充分融合了塔吉克的民间音乐元素。
“塔吉克”一词意为“王冠”。塔吉克族历史悠久,也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其民族语言则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塔吉克族人口的主体在中亚地区,分为“平原塔吉克”和“高原塔吉克”,居住在我国境内的是后者,他们通常在帕米尔高原东部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大部分聚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生产仍以畜牧业为主。当地群山环绕,南北两侧的山脉海拔均超过七千米,耸入雪线之上的山体常年积雪,冰川满布,风光极其壮美。
塔吉克族同胞能歌善舞,每逢婚庆或节日,场面通常都十分热闹。这种场合,客观上给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牧民提供了一个交流音乐文化的场所,而且活动现场演奏的乐手还可以把这些音乐手艺传承给年轻人。塔吉克族的原生民歌通常比较简单,乐手和诗人更多是现场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这种即兴编创的特性,维持着塔吉克族民间音乐旺盛的生命力,使其题材、旋律得到不断的发展。
塔吉克民族音乐属于波斯—阿拉伯乐系,其内容丰富,调式音阶与节奏节拍方面也十分多样。在音阶方面,塔吉克音乐有着与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十分接近的音列,有四音音列、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等。胡壁精在创作《帕米尔之音》时,深知单簧管是一件诞生在西方七声大小调体系下的乐器,其设计符合的是西方七声大小调音乐的演奏方式。为了避免演奏上的诸多不便,也为了更好地融合西方大小调体系,他在塔吉克民族音乐中提炼出了塔吉克升Ⅲ级七声调式,而除此以外,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四音音列均为不完整调式音阶。除了丰富的调式音阶,最能体现塔吉克族音乐特征的就是节奏与节拍了,7/8 拍与5/8 拍是塔吉克民族音乐常用的拍子,其中又以7/8 拍的运用最为广泛。这种拍子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往往有两个重音——通常是由一个3/8 拍和一个4/8 拍组合而成。这种不对称的节拍在我国其他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里极为少见,由此也极具辨识度。在《帕米尔之音》中,民族调式的精确提炼、特色节拍的巧妙运用,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说胡壁精的“融创性”思路的实践不仅是对单簧管艺术发展的推动,更是对民族音乐文化自身内涵的升华。
《帕米尔之音》的创作,是一次东、西方音乐艺术融合的尝试,而作曲家创作之初就确立的“音画”构思更是其一大亮点。作曲家在音乐的呈现过程中,力图做到每一段旋律都有画面感,并赋予音响以想象力,在准确把握塔吉克民族音乐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彰显了符合东方音乐审美的独特神韵,让作品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对此,我们按乐章顺序来做分析。
第一乐章——沙漠驼铃这个乐章讲述的是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上,一支驼队艰难地前行。全章几乎使用了西方奏鸣曲式的标准写作手法,但应为快板的第一乐章却是中速的行板,并且以一段散板为引子来展开。舒展的乐句营造出了广阔的意象,仿佛使人置身壮丽的帕米尔高原。作曲家使用升sol,并使之向下构成一个增二度,这一变化立刻体现了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特性。然后,“漂浮”在高音区的音符很好地描绘了沙漠的宏阔悠远,而紧接着的连续下行的六连音将音乐交给了手鼓。音乐进入呈示部,画面开始从模糊的轮廓聚焦到沙丘上前行的骆驼队,节奏恒定,给人以任重道远、前路漫漫的画面。在手鼓的拍打中,单簧管被引出。此处的单簧管用中音区演奏,音色浑厚扎实,画面的联想也随着声音从环境转入人物。其间,音乐多次出现“四-十六前附点”节奏型来强化塔吉克民族音乐的特征。
呈示部的副部主题的节奏、韵律与主部主题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骆驼队员的步伐依旧艰难,但音乐中多了一份乐观与豪放,凸显了塔吉克人民勇敢坚强、顽强不屈的精神世界。
展开部则表现了一场呼啸的沙漠风暴,随着急剧加速的下行半音七连音,听众也迅速坠入这场风暴。两个主题不断交叉变幻,连续三组下行增四度模进不断将风暴推向高潮。华彩乐段的出现标志着风暴已经结束,雨过天晴,单簧管此时音色柔和,两小节后重新回到主部主题上来,骆驼队继续他们的征程。
第二乐章——高原之夜第二乐章是一个带有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严格遵循西方协奏曲的结构要求。乐章伊始,弦乐轻柔地奏出引子,帕米尔高原宁静祥和地沉睡在夜空下,湖边年轻的塔吉克族恋人正在彼此耳语。良辰美景下,单簧管缓缓奏出第一段主题,它静谧、深情,像一段情歌娓娓动听。然后,转入中速乐段,出现相对自由的单三部乐段,旋律变得热情而富于张力,紧接着是一段华彩性质的单簧管独奏,密集快速的琶音经过句配上乐队的呼应点缀,从声效上增添了几分湖面波动的美感与夜色中未知的神秘感。最后的再现段,主奏单簧管完成连续下行琶音后重新回到柔美的夜色中,湖面渐渐恢复最初的平静,高原夜色重新笼罩大地。单簧管用一连串密集、轻柔的上行音符将诗情画意的气氛抛向帕米尔的夜空,结束该乐章。
第三乐章——高原婚礼该乐章热情奔放,为快速的回旋曲,展示着塔吉克族婚礼热闹非凡的场景。它是《帕米尔之音》中最先被创作出来的乐章,当时也是专门为单簧管创作的,此事前文已有提及。乐章开门见山,乐队以极强力度的演奏迅速将听众带入盛大的庆典当中。随后,乐队迅速奏出连续的后半拍节奏型,似乎骑手已跃跃欲试。单簧管紧跟着用装饰音带出两句长音,像号角一样宣布婚礼上的叼羊比赛拉开帷幕。紧凑的主题旋律表现着骑手们比赛时的英姿,赞美着塔吉克族小伙子无畏的气概。第二部分,乐曲韵律发生变化,出现了塔吉克族传统音乐最具特征的7/8 拍子,仿佛亲朋宾客们翩翩起舞。第三部分,乐曲回归到赛马叼羊的节奏上来,掀起乐章的高潮兼全曲的高潮。大段的长线条音阶,配合着乐队合奏,在对庆典盛况进行刻画的同时充分展示出塔吉克青年的热情和活力。乐曲最后用连续的快速三连音推进情绪,结束在无尽的欢腾之中。
单簧管传入我国已经一个世纪,其间经历了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漫长过程。而单簧管艺术真正在中国得到发展,显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帕米尔之音》正是在这样一个单簧管民族化的关键时期问世的,其中西结合的独特思路对当时的中国单簧管教育、中国管乐的推广,以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谓一部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单簧管教学体系均来自西方,基本以欧洲传统教学法为基础,除了乐曲是外国作品,音阶、练习曲等教材也都源自西方体系。这些作品与教材对专业教育来说或许的确是练习演奏的佳选,但对普及教育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了,其风格韵律与国人的音乐审美习惯的距离、音乐语汇的不同,使得初学者练习起来较为困难。
当今我国的单簧管教育发展态势兴盛,专业类院校的单簧管教师大多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熟悉西方音乐体系的教学模式,对西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较为系统,而普及教育层次的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对西方作品风格的把握很多时候并不十分规范,也较缺乏系统性,不利于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全面发展。《帕米尔之音》的出现,为我们提示了一种新的思路:多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各民族风格音乐为教材,让学生在易于接受的乐曲里练习发音、气息等基础技能,不仅可以避免形成一些不良演奏习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长学习兴趣。诚然,前面提到的《苏北调变奏曲》、《回旋曲》等民族化单簧管作品在技术上较为简单,更适合初学者上手,但如果没有《帕米尔之音》这样的作品,我国单簧管教育中的乐曲需求也无法得到更全面的满足。协奏曲的体裁融入塔吉克民族风格的素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多种作品风格的经验,更有助于在技术水平方面进行拔高训练。同时,《帕米尔之音》出于其宏大的规模和丰富的技术内涵,一问世便被许多艺术院校列为教学大纲中的必练曲目,也为专业层面上的单簧管艺术民族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前文已述,20 世纪80 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全国经济复苏,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文化的建设,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乘着这股东风,中国单簧管艺术得到快速发展,《帕米尔之音》正是此时一次成功的民族化尝试。1986 年,我国著名单簧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陶纯孝教授给予此曲充分的肯定,并且在受邀参加世界单簧管协会该年的年会时亲自演奏了此曲,在场的各国大师对此曲颇不吝溢美之词。单簧管演奏家约翰·丹曼后来也曾公开演奏该曲,并给予高度评价。此后,《帕米尔之音》经常代表中国单簧管音乐在世界各地上演,在许多国际单簧管学术交流活动中,它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事实证明,吸收西方交响乐精华,提炼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是推广中国单簧管音乐的一条可行之路,我们还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助力中国原创音乐的海外流行,让中华优秀艺术文化发扬光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储备丰富。这些音乐文化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行为中酝酿形成的,饱含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使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并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沟通。
长期以来,塔吉克民族的音乐都是口传心授,其主要功能大都与族群的生活礼俗密切相关,许多曲调都是在生产劳动和婚丧嫁娶的人生时序中产生和发展的。当今,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塔吉克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处于原始生活状态的人数正在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在向城镇转移,因此与民俗伴生的传统音乐也在逐渐失去其生存土壤,这同时也降低了塔吉克族音乐内部传承和向外传播的能力。胡壁精以交响化思维对民族音乐进行创作,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在西方更为通行的交响乐形式中,无疑较好地提升了民族音乐的海外传播潜力。
1986 年陶纯孝在世界单簧管协会年会上展示《帕米尔之音》后,不断有外国的单簧管演奏家找到他,想要获得乐谱,以便将其列入自己的音乐会曲目。可见,《帕米尔之音》作为有强烈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交响化单簧管作品,在国际乐坛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让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帕米尔之音》的成功,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曲调在现代音乐理论体系下勃发出的新力量,丰富了多元化的当代音乐形式,在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中国原创音乐的海外传播,堪称可资借鉴的优秀案例。
综上所述,《帕米尔之音》至今仍在开发本土音乐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这部单簧管协奏曲的总体形式虽然谈不上十分新颖,甚至还略显保守,但因为作曲家深度挖掘了民族音乐的精髓,在创作上又大胆启用了一些新手段,充分利用了单簧管的技术优势,所以还是在“音画”性质这一具有标题音乐特点的创作框架下,很好地呈现了塔吉克民族音乐的某些核心审美,同时也给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播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下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笔者认为,通过对这部作品和今后可能出现的同类作品进行文化背景、创作特色、社会效用等的细致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民族化交响乐的理论认识,也利于把握民族音乐语汇的实践风格,进而推动其国际化。因此,笔者衷心希望更多的单簧管演奏者、创作者和传播者能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