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设计的底层逻辑

2019-01-09 11:48薛清午XueQingwu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设计者底层使用者

薛清午/Xue Qingwu

当今社会的蓬勃稳定发展,使得设计得到大范围思维认可与需求。但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分析设计的底层逻辑,有利于设计师从正确的角度切入进行设计,避免产生不合理思维,陷入设计误区。国内外相关的内容研究较少,多是缺乏学理性研究的商业广告文章,但与设计思维、设计心理学、逻辑学的相关研究较多。所以本文试从设计心理学与逻辑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设计的底层逻辑的缘由与内涵,探究设计的根本,意在为今后相关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

一、中国设计的过往与当下:光明与混沌并行

中国的设计与中国古代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设计”一词与“工艺美术”均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舶来品”,严格来讲,在当时的古代中国并不存在“设计”一说,而是古汉语中的“意匠”和“经营”。“经营”“意匠”见于多处,如唐代杜甫《丹青引》中的诗句“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这里的“意匠”“经营”均指谓作文、绘画等事的精心艺术构思。在中国,有关设计的系统梳理,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其涵盖的创作门类非常广泛。20世纪80年代以后,设计经历了从初创期再到飞跃期的一系列变革,在中国“从有到无,从无到有”。21世纪以来,得益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外因,设计迅速发展,并在中国当代文化中博得一席之地。

在“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中国创造”的当下,随着审美体系与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回顾已经存在于各种设计展览与市场中的设计,虽然公众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但光亮的表象之下隐藏着诸多问题。以室内设计为例,近年大热的“Ins风格”忽然在国内室内设计领域遍地开花,小到个人宿舍、卧室大到公共咖啡馆、酒店无不存在。Ins是美国社交应用程序Instagram的缩写,在一个没有Instagram的国家,“Ins风格”却大行其道,而“Ins风格”母国的本土人民对此却表示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设计问题。

事实上,“Ins风格”是国内设计者的一种误读,它本是一种欧美流行文化与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相互碰撞的变异,没有任何设计研究能够佐证其可以作为一种风格成立。国内流行的所谓“Ins风格”主要有以下设计元素 :火烈鸟、霓虹灯、金属材质、北欧绿植、黑白格线。由这些所谓的设计元素可以看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现成品元素堆砌,并不足以称得上是一种设计,更不要谈风格。多数设计者背离专业知识,对外来流行文化断章取义,堆砌出看似“高大上”的“假大空”,并强行冠名一种风格误导给大众。这种错误设计风格的存在与传播,是设计者的失职与悲哀。类似仅存在于中国的“设计特例”还有很多,让我们不禁重新反思:所谓“以人为本”设计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以人为本”的设计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探究:设计心理与设计逻辑结合

(一)微观个体的设计心理

设计是设计师与使用者的沟通,基于两者的设计心理,会影响到设计的一切,从最初的构思、调研到后期的分析、产出。好的设计会给人带来极度的舒适感,这得益于设计师善于揣摩使用者的心理。使用者心理普遍基于设计的结果,也就是设计最终能带来哪些满足,是使用者与设计间“人与物”的内在单向沟通。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人的需求,对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已经有过科学合理的解释。其中指出了设计应该满足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认知、审美、自我七大需求。但由于人的复杂性与设计的局限性,极少存在能完全满足任何人需求的设计,所以使用者的群体分类也是设计者需要考量的。与使用者不同,设计者的心理普遍基于设计的价值,是指设计最终能带来哪些效益,是设计、设计师与使用者间“人与物与人”的内在多向沟通。追求结果的高效手段是避免不必要的繁杂过程,以一持万,追求效益的高效手段是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甚至产出远远高于投入,事半功倍。

(二)宏观整体的设计逻辑

设计逻辑主要针对设计师这一单独对象,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思维传达出的活动过程,是抽象理想到达具体现实的两点之间的重要工作。设计逻辑很大程度上与逻辑并无太大差别,相对于设计心理微观个体的相互交叉,设计逻辑注重宏观整体的系统流程。例如设计中的场地分析图、概念思维导图等。但设计过程并不会像应用题那般拥有直观的推导过程,因为设计会受到设计者自身内在的主观意识和环境、文化等客观外在的不定性影响。具体客观外在的不定性影响基于功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主观内在的不定性影响基于审美、认知、风格、形式、概念。由此可见,设计是多种因素并行考虑的综合行为,因人而异的设计逻辑也并不一定固定、严谨、毫无缺陷,针对不同的设计有着不同的设计逻辑,多样的设计方式也决定了设计逻辑多种多样的形态,它需要与设计心理相辅相成,相互弥补缺陷,以达到设计的最优效果。

“以人为本”的设计,强调设计心理与设计逻辑的相互结合,那么设计师如何做到符合设计逻辑的同时,又能达到以一持万、事半功倍的要求?饮水思源,回到以人为本。人是由骨、血、肉构成,基础的结构是骨骼,设计是由思想、物件构成,最基础的结构是人的思想,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思维是人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它是伴随着心理反应的过程而产生的结果。心理因人而异,缺少具体同一性的规律,所以把思维当作要点,思维的过程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产生了逻辑。软件编程最基础的是底层代码的编译,那我们可以这样换位理解,设计最基础的逻辑可称作设计的底层逻辑。

三、设计的底层逻辑

探究设计的底层逻辑如同程序员进行底层代码编译的底层开发,是设计师的必要功课。设计逻辑多种多样,但设计的底层逻辑如同人的骨骼般实实在在,有迹可循。通过分析设计心理和设计逻辑可以看出,心理方面,使用者注重设计结果,设计师注重设计价值,逻辑方面,设计受设计师多种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制约。综上所述,可以把设计的底层逻辑总结为以下五个步骤:

1.“定性”——确定设计的属性、意义

2.“定位”——确定设计的对象、环境

3.“定量”——确定设计的数量、规模

4.“定形”——确定设计的结构、材质

5.“定型”——确定设计的成品、产出

设计的底层逻辑首先应该确定设计的属性,如同商品的基本属性,这里的设计属性是指设计的金钱价值与使用价值。金钱价值涉及成本与预算,使用价值是基于设计心理的设计结果、设计目的,是设计能给使用者带来哪些满足,能给设计者带来哪些效益的总和,明确了这些方面,设计对于使用者与设计师的意义也就此凸显。“定性”之后,其次是确定设计的受众群体与所处环境。受众群体可以按照人的年龄、职业、性别、兴趣爱好、地区等划分判断。环境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主。再次,“定量”明确设计的数量与规模,多还是少,大还是小,依据前两步的“定性”与“定量”对设计进一步地具体细化,为之后的“定形”做好基础。在这五个步骤中,第四个步骤是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实操环节,前期的工作都是为第四步做基础。“定形”是确定设计的具体结构与材质选用。具体结构包含外观形态、内部构造和色彩,材质依附于结构,两者缺一不可。最后是对设计的“定型”,保证设计的可行性,设计成品的成型与产出。最重要的是,“定型”阶段要确保兼具设计成品的体系化、模块化,避免设计成品单一孤立,无据可依。

正确地运用与理解五个设计底层逻辑的步骤,有助于设计师在面临“头脑风暴”时快速找到方向,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弯路。本文针对设计底层逻辑的探究仅仅做了学理性的分析与论述,真正想要达到设计底层逻辑的构建甚至是设计逻辑构建,需要长期进行大量反复的实践,对于设计案例进行大量分析训练。优秀的设计得益于设计师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提高设计师对设计底层逻辑的认知,才能坦然面对未来中国日渐高升的设计浪潮。

猜你喜欢
设计者底层使用者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
2020德国iF设计奖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抓拍神器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中国底层电影研究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