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敏,樊巧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3)
谚语[1]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
福建地处东南,在古代属蛮荒之地,土著闽越人自身文化相对落后,中医学一直发展缓慢。东汉末年之后,汉人数次南迁入闽,带来了中原先进的中医药知识。此后,来自中原先进的中医药知识与当地原有的中医药习俗相互交融,原有的落后医药观念、行为被逐渐同化,而先前传来的中医药知识又受到福建当地地理环境、经济形态、人文积淀的影响与限制,进而在不同领域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个性有不同的延展,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继而凝结于福建谚语中[2]。这些谚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养生保健、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医患关系认识等。在养生保健谚语中,又以饮食养生为要。本文就辑得的150余条福建民间饮食相关谚语,试分析其蕴含的中医饮食养生观。
饮食之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人体通过食入饮食之五味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调配贵在其平,不可太过,五味合五脏,五味和谐,则骨、筋、气血、腠理由于五味滋养而强盛不衰,有利于健康长寿[3]。倘若五味失调则各脏腑功能失衡,病即而生。谚语“大食咸,臭脚臁(臁疮)”(莆仙)就认为,吃的过咸容易导致小腿产生糜烂,伤口难以愈合;“吃甜吃咸,臭脚鼻臁”(泉州)则认为,甜和咸不能混在一块吃,不然会导致脚疮;“热补脾,咸坠气”(漳浦)指出,温热的食物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咸的食物则有泄气的作用,强调饮食口味要以适中、冷热适宜。
谚语“饮食贵有节,劳动贵有恒”(永安)指出,日常饮食应当适时进食且饥饱适度,做到定时定量。此正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节食思想。
“吃饭三分饱,到老肠胃好”(泉州)“少食多餐,病少自安”(永定)“要老病少生,常带饿三分”(宁化)“八分饱,十分肥”(莆田)等谚语均指出,少量、适度的饮食可达到养生防病的作用。反之,若过分饥饿,机体营养来源不足会逐渐衰弱,影响健康;若暴饮暴食则肠胃负担加重,食物停滞体内不能消化,既损伤脾胃又影响营养吸收。正如《灵枢·五味》所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篇》)。谚语“半饥半饱没人知,撑坏肚肠没药医”(永定)“食伤饱,艰苦没人知”(泉州)“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宁德)“一顿久久,两顿相抵”(泉州),就通过对暴饮暴食后的难受情形规劝人们适当控制食量,告诫民众“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南平)“暴饮暴食一生病,定时定量保平安”(宁德)。“贪吃损胃气,贪睡伤着脾”(漳浦)“狂饮伤身,暴食伤胃”(福安)、“暴饮暴食,脾胃得病”(漳浦)“小食小滋味,大食病赤痢”(尤溪),更直言暴饮暴食不仅有损脾胃,还会引发泻痢等疾病。此外,尚有一些规劝人们不要过量饮酒的谚语,如“酒多伤身,气大伤心”(永定)“小酒小人参,大酒误了身”(同安)“酒小饮,莫要紧,酒大饮,损神经”(惠安)均指出,过量饮酒不仅伤胃,还伤及心脑等其他脏器。
尤溪谚语“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吃”指出,一日三餐不能像穿衣那样随意增减,而要遵循时间规律,这样才能使脾胃正常发挥运化、腐熟功能,张弛有度,适时提供营养物质以供机体利用,使脏腑功能正常,协调有序。此外,孙思邈在《千金方》曾言:“先饥而食,先饮而渴;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则难消也。[4]”有不少谚语如“不要一餐饱,只要餐餐好”(建宁)“饮食节着准,劳动着(要)均匀”(同安)“宁吃半餐,不吃断餐”(武夷山)“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饥”(武夷山)等同样强调规律饮食,即使吃的不好或者吃的少也要顿顿都吃。
“饭菜经常换,营养才全面”(武夷山)指出,饭菜要经常变换,这样机体才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选食不胖”(龙岩)“偏食不肥”(平潭)“贪吃会伤脾,拣吃起蒂”(泉州),道出了偏食的人往往由于营养不全而身体虚弱,从侧面反映了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过去由于食物匮乏,对普通民众来说吃饱并非易事,鱼肉等肉类食物更是被看成珍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建民众逐渐意识到水果蔬菜在健康饮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调应荤素搭配,如“吃鱼吃肉,也着粥饭咸菜呷(吃)”(漳平)“少吃荤腥多吃素,没有医生开药铺”(宁德)“衣勿重裘,食勿重肉”(闽清)“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宁德)“三天嗯吃清,目珠泻火星”(大田)“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龙岩)“多吃带根开花菜,少吃动物背朝天”(永安)等均告诫民众应减少对荤腥的摄取,强调饮食清淡更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食米带糠,老少健康”(宁化)“白米头子,养成猴子;高粱谷子,养得胖子”(永安)“吃饭带点糠,老少都安康”(罗源),均认为粗粮有利于营养消化,应当适当摄取。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言谷肉果蔬皆有各自的性能,不可偏胜,应和而食之以补益人体精气[5],因此平衡饮食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满足人体需求。
人生于天地之中,与天时相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对形体产生重要影响。春季人体阳长阴消,阳气向外疏发,阴阳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故应顺从春季阳气向外向上生长的特性,使人体的阳气得到长养和疏放。谚语“春食韭菜,祛病消灾”(漳州),便充分体现了这一中医养生理论[6]。而关于“补夏”,福建民众有不同的看法,反映了不同的中医理念。如“立夏狗,食哩满山走”(永定)“小暑吃羊肉,大暑吃荔枝”(福州、莆田)“大暑日吃补,身壮巧如虎”(漳浦),体现了当地民众“春夏养阳”的中医养生观。他们认为春夏阳盛易伤阴,宜食寒凉抑制亢阳;秋冬阴盛易伤阳,宜食温热抑制盛阴。通过互制,使得阴平阳秘达到互养[7]。有的地区则遵从《素问·六元纪大论篇》提出的“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的进食原则,认为季节寒凉时应避免食用过寒的食物,气候温热时则避免食用辛热之饮食。如“立夏吃螺眼睛明”(南平),言田螺(性大寒[8])可治疗眼疾,立夏的时候吃刚好。此外,还有“夏食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宁德)“夏天一块瓜,胜似白虎汤”(南安)等均体现这一原则。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于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到了冬季要进补山珍海味,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如“入冬则进补,进夏则吃凉”(南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龙海),反映了上述保健习俗[9]。
由于年龄、性别、体质等差异,不同群体在饮食中也应该有所差别。小儿生机蓬勃,只要乳哺得当,护养适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小儿不必靠药物来补益,如长期补益可能壅滞脾胃、妨碍运化功能,甚至产生性早熟等疾病[10]。谚语“童不补茸,少不服参”(诏安)便指出,儿童切不可滥用补益之剂,应该合理应用各种补益之法。福州谚语“虚不受补”指出,虚证病人在服用补益药之后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不适,认为并非每个虚证病人都适合进补。这种观点在历代医家中也多有论及,大抵认为其皆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五脏浊气留滞等所致[11]。其他如“狗肉扶起不扶倒”(同安)“吃药嘴唔忌,白白了药钱”(同安)“病人不忌嘴,过后会后悔”(福州)“戒口强食药”(宁化)则指出病人饮食之宜忌,强调患者需根据病情状况而定饮食,否则将影响健康。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永安),在福建饮食相关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强调卫生饮食。如“干干净净,吃了没病”(福州)“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南平)“食得干净,不生疾病”(宁德)“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尤溪)“碗碟匙筷须干净,茶汤饭菜要卫生”(宁德)“要离药罐,洗手吃饭”(宁德)等均告诫民众要想饮食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预防病从口入,即饭前洗手,吃干净食物,用干净餐具。“猪肉多煮滚,吃多才安稳”(南安)“千滚去百毒”(罗源)“食滚水,煮蔬菜,肚子不受害”(宁德)“肯食凉井水,不喝叽叽茶(没烧开的水)”(永定)等谚语则强调食物要煮熟才能将其中的致病菌彻底杀死,不会造成胃肠等疾病。此外,福建民众还特别注重食物的新鲜程度,认为食物应该趁新鲜时尽快食用,如“霉桃烂李,食了会死”(宁德)“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永定)“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梨一筐”(武夷山)“下锅量米量面,不吃剩饭剩菜”(永安)等。
“心间多烦恼,卖(不会)吃也卖倒(睡觉)”(罗源)“好食开胃粥,唔食愁眉饭”(永定)“人多思虑,食不知味”(同安)均指出烦恼忧愁会影响食欲,规劝人们进餐时应保持心绪平静。正如孙思邈《千金方·道林养性》所说:“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5]”
5.3 饭后适度运动
《长生秘诀·饮食部》曾言:“饱食之后,不可就卧,不可发怒,不可呆坐,不可跳掷。[12]”谚语“食饱睏,肥土粪”(泉州)“吃乇(东西)莫笑,食饱莫跳”(罗源)“饭后百步,不入药铺”(罗源)“吃饭不要闹,饭后不要跳”(福清)均同样指出饭后宜适度运动,既不能跑、跳,亦不能即刻入睡,这些内容均与中医养生理论相符。
福建民间饮食相关谚语既为福建民众长期生活经验凝练而得,又是对中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养生的今天,仍有部分谚语因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而继续被广大福建民众所采用。因此应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使其成为中医饮食养生内容的补充,更好地为民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