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临床中对于直肠癌通常是选用手术方式治疗,最为普遍的则是Miles术,虽然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保证其生命安全,但是结肠造瘘对其日常生活质量却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而造瘘口护理则是为有效提升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找寻到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1]。本文选择我院84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将Orem护理模式应用到此护理中的效果,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Miles术的84例直肠癌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48.5±4.1)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49.2±5.0)岁。所选择研究对象均由自己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无精神疾病、脑部疾病。患者组间性别、年龄等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有:勤换造口袋、饮食干预、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按时服用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实施Orem护理模式,主要内容有:①完全性的补偿护理。由于此类患者在手术之后没有自理生活的能力,所以需要护理人员行完全性的护理。首先需要与其进行积极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掌握其心理状况,如果存在悲观、恐惧等负面情绪则立即进行针对性疏导,便于能够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若出现异常则立刻汇报医师。每日仔细观察引流袋液体的颜色、性质、量等情况,并保证引流管通畅。在开放造瘘口之前,需要确保切口不存在污染。②部分补偿性护理。如果患者自己能够完成一部分护理工作,那么另外部分则需要由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人员根据其实际病情情况,与患者、其家属三者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指导在排便之后如何将肛周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评估其自我生活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况等,嘱咐应当摄入容易消化的食物,并帮助对造口袋护理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去。并指导其与家属如何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③支持辅助系统。在手术之后的7~14d,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的与其进行交流,鼓励患者能够主动自我护理,可发放造瘘口相关的健康知识海报、宣传手册等,不断增加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便于能够正确看待。而且可以先演示,之后让患者与家属进行操作,最后则需要患者自行操作。
1.3 评判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择造口狭窄、造口脱垂、造口出血、皮肤刺激4个指标进行评判。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软件分析本次数据,计数资料选择(%)表示,并行χ2检验,在检验P值<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造口狭窄4.8%(2/42),造口脱垂4.8%(2/42),造口出血2.3%(1/42),皮肤刺激4.8%(2/42),总发生16.7%(7/42)。对照组患者造口狭窄9.5%(4/42),造口脱垂2.3%(1/42),造口出血11.9%(5/42),皮肤刺激11.9%(5/42),总发生16.7%(7/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0.039,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直肠癌是消化道中很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且位置特殊,深入盆腔,因此手术很容易治疗不治疗,所以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加之受到结肠造瘘的影响,在其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
本文研究显示,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rem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提供一种帮助性的服务,能够促使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满足自身治疗性自理需求。如果患者的自护能力无法不能够满足自身治疗性自理需求的时候,便需要护理人员根据其病情等实际情况进行正确评估(护理需要、自护能力),并结合Orem护理模式的概念、含义等,从而制定出最为科学的、合适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将“个性化”深刻落实,必须对患者自护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交流中评估其心理状况,对于所存在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及时疏导与缓解,便于增加彼此之间信任、治疗依从性等,能够配合与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演示与指导如何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如何在排便之后清洁肛周等,最后均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这些护理措施均能够调动其积极性,而且可有效培养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护理中应用Orem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培养自我护理能力,从而促进恢复,临床价值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