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是行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是粮食流通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规范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1+1+4体系”)等要求,青海省现已建成青海粮食云平台并取得良好效果。粮食管理高效化、规范化和精准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盘棋:青海省历时两年半时间,设计完成全省1套网络、1个平台、6朵应用云、1套安全体系的“1161”设计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全面对接国家局指导意见和《粮食行业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全省统一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将数据中心托管至青海省移动运营商高原大数据中心,全省所有业务应用进行统一开发,所有参建单位的网络设施、智能化仓储设施、业务应用统一由省局运维管理。
一朵云:全省统一建设一个云平台,利用云技术的松耦合、弹性伸缩的特性,业务应用可拼装、可复用、可以快速开发部署,并能够持续迭代、持续调整优化,从而消除了传统模式下带来的烟囱系统、重复建设、各自为政、运营困难等弊端。
一张网:积极申请省级财政资金,全面利用省内已有网络资源,利用电信运营商数据专线、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加VPN 等,建成覆盖55个粮食行政管理部门、7个粮食质检站、107个政策性粮库、5个加工企业、1个批发市场、106个应急网点的全省一张网络,从而消除了网络孤岛、信息孤岛。
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实现信息化投资经济高效。按照国家局“1+1+4”指导意见,青海省将粮食加工企业、交易中心、粮库、行政管理部门全部纳入建设范围,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按照原方案青海省信息化总投资为1.69亿元,利用云架构和统一建设模式,投资额降至9533万元,降幅达44%。其中,107个粮库按照高级示范库、储备库、收纳库分类投资、按需投资,最后,每个粮库平均投资额为56万元。
精准对接业务,积极探索全面云化新路径。结合青海实际情况,采用全面云化的新路径,以需求、实用、标准、安全、可变五大导向,用业务驱动、数据驱动全面覆盖粮食的采购、销售、调运、存储、加工,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贯通。青海粮食云平台上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平台,横向对接省政府、省发改委、省财政、省农发行等相关部门,下联至粮食质检站、各粮库、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应急网点等,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注重风险管控,保障粮食数据可信、质量可靠。利用视频监控、一卡通、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粮食的实时监管、远程可视化,数据采集方面建立广泛的数据触角,实时采集、自动采集,实现数出同源、数出一孔。青海省利用粮食库存识别代码实现了粮食在储存、加工、流通环节的质量全流程闭环追溯体系,加工后的成品粮质量,可通过访问局门户网站进行查询。在夯实了业务、数据精准支撑基础后,借助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工具,与国家局粮科院合作,设计了包括价格预测、供需平衡预测、应急保障分析、轮换预警等一系列辅助决策场景,实现从预测层、决策层、管理层到操作层的决策智能、智慧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