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栋
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很多低年级学生在发声时会出现“喊叫”的情况,这种声音往往音量较大,但粗糙、僵硬,听起来没有美感,也缺乏可拓展音域的空间,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喉音重、声音嘶哑、高音困难等毛病。这种声音的形成与他们初学声乐时一味追求大音量而不注重声音质量有极大的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进行弱声训练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控自己的声音,使音色变得柔和、状态变得松弛,扩展音域更加从容。
弱声,顾名思义就是小声,是以小的音量、高的频率、松弛的状态来达到既定的音高。弱声在物理声学和生理学上是相对于强声(胸声)而言,它较之于强声的音量要小,与强声粗大、厚重、色彩丰富的音响效果相比较,显得更加柔和、纯净、统一、集中。①人的发声系统在声乐训练中有两种运行模式,即重机理模式和轻机理模式。强声是人体发声系统重机理运行的结果,反之,弱声则是轻机理运行的结果。在轻机理运行模式下,声带振动面积更小,边缘变得更薄,所需的肌肉力量更小,气息与声带的摩擦面积更小,因此由气息冲击声带产生的频率更高,所发出的声音更加柔和、统一、纯净,也更易获得高音。
所谓弱声训练,主要包含两种含义:一是用弱声进行训练,使发声机能逐渐达到放松,从而灵活地适应不同演唱音量的需求;二是通过训练获得很好的弱声,使整体的演唱效果更加完美。
在日常声乐教学中,很多声乐初学者甚至高中生、大学生由于对发声系统肌肉群的控制不到位,在没有声乐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很难找到真正放松的弱声,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片面追求大音量的“喊叫”。另外,相互攀比声音的心理也容易导致学生只求音量大,不求音质好坏。而弱声训练恰恰能很好地纠正学生的这种毛病,从而找到更符合审美需求的声音。弱声训练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声乐教学中,进行弱声训练时,由于人体发声系统采用轻机理运行模式,涉及的肌肉力量配合更少。尤其对于初学声乐者,对发声系统肌肉群没有很好的控制时,在弱声状态下,更容易对整个发声系统进行掌控,进而达到放松的状态。
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说:“想要达到‘拓展音域,统一声区’的目的就必须用真假声混合的方法来练,只有把这两种机能混合使用,才能在整个音域中得到统一的共鸣音色。”我们在歌唱时所用的声音不是纯真声,也不是纯假声,而是要寻找一种真假声混合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统一、有色彩、易于拓展高音的声音。当人体发声系统在运行轻机理模式时,更接近于发纯假声时的声带运动状态,因此,更容易获得混声,找到真正需要的声音。
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说:“唱强声和弱声主要是靠横膈膜的控制,横膈膜力量的大小与声音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下面的力量大,上面的声音也就大些,下面的力量小,上面的音量也就小。想要自来水的水流变小些,是将水龙头关紧,但是歌唱中要声音小则不是捏紧喉咙,而是将水塔的压力减小。唱渐弱要用横膈膜的控制,膈肌始终是有力的,喉咙始终是打开的。”因此,声音的强弱与横膈膜的控制力息息相关。当我们进行弱声训练时,横膈膜的力量要变小,人体对其他部分肌肉要拥有更多的控制能力,这样比较容易做到放松的状态,发声器官负担减小,处于较积极、可控的状态,从而使喉头更加稳定,更容易找到气息包住声音和建立通道的感觉。没有对气息良好的控制,在演唱作品时就不会有强弱对比,也谈不上有情感,更谈不上对作品的处理。可以说,谁掌握了对歌唱气息的控制力,谁就掌握了歌唱的秘密。②
音色,是衡量一个人歌唱水平的重要标准。评价声音时所用的甜美、明亮、柔美、动听等词汇,其实都是描述音色的,正确、有效的弱声训练能够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优美音色。③很多声乐初学者,甚至一些声乐教师认为“有声儿总比没声儿强”。在这一观点的引导下,往往学生会拼尽全力大喊大叫,殊不知这样很难让学生找到真正的放松状态,遑论很好地控制气息和高位置的混声。
相对于强声训练,弱声训练对于声乐学习者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声乐教学中,如何更有效、正确地运用弱声训练是摆在声乐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拟从“强调直观性器官的稳定”和“选择有效的发声练习”两方面探索如何进行正确、高效的弱声训练。
人体发声器官的性质,决定了声乐演唱的抽象性;又因与乐器相比,人体发声器官的构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我们会听到一些著名歌唱家偶尔的失常表现。显然,作为一件乐器,人声也必然要追求相对稳定性,才能实现其表演的基本功能。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控制人体外在直观性器官达到控制内在发声系统的稳定,成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1)稳定的喉头。喉头属于发声器官的一部分,对歌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歌唱发声的本源器官——声带就长在这里。从控制可见的器官的稳定,达到控制我们看不见的内在器官的稳定,可使声乐教学抽象与直观相互配合、补充。喉头,作为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直观性发声器官,它的稳定关系到咬字吐字、共鸣器官的大小、声音位置,关系到声音的统一、音色的完美。弱声训练可以作为一个稳定喉头的有效手段,让学生更容易达到发声器官的稳定。
(2)自然的舌位。舌头是我们重要的语言器官,直接关系到咬字和发音的准确性。假如一个人的舌头稍不正常,就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在歌唱中,舌位不仅关系到咬字的清晰,还关系到声音通道的建立与畅通、共鸣器官的大小等诸多问题。歌唱时,舌位的最佳状态应该是自然、松弛地卧在口腔中的低位,舌尖轻触下牙,前面部分稍低于后面部分,尽量增加口腔内空间,给声音一个通畅的通道。
(3)腰腹部形态的保持。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在弱声训练中,最怕学生走入一个误区,即声音弱了,气息就随之浅了。实际上,弱声训练对于气息的要求相较于强声训练更加严格,更强调对气息的把控能力。在弱声训练时,气息照样要吸得足够深,通过吸气肌肉和呼气肌肉的对抗找到声音的支点。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唱歌时找不到气息对抗的感觉,不能很好地保持腰腹部的状态,而是缩到里面去了,导致“肚皮贴后背”。之所以强调弱声训练过程中,腰腹部形态的保持,是因为只有气息吸得适度的深,才能找到气息对抗的感觉。
弱声训练,除了要强调外在直观性发声器官的稳定之外,练习方法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好的发声练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获得正确的弱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发声练习选择不对,还容易将学生引入提气、捏嗓的误区。
(1)哼鸣练习。很多不会唱歌的人都会简单哼唱几句旋律,这就是比较初级的哼鸣了。练习哼鸣,有益于找到“打开”共鸣腔的感觉,体会到声音的高位置。哼鸣时,气息、共鸣腔体、混声的运用都与弱声训练的要求高度吻合。
哼鸣又分为开口哼鸣和闭口哼鸣。平常的训练中,可以先练习闭口哼鸣,有利于保持声音的通透和气息的连贯,然后,进行开口哼鸣,要求下巴保持绝对放松,基本状态与闭口哼鸣一样,但更接近歌唱咬字时的感觉。接下来可采用两种哼鸣相互转换的训练方法,就是在闭口哼鸣时慢慢张开嘴巴,要求是声音不能发生变化,从而做到气息、舌位、喉位等发声器官的稳定。
(2)“u”母音的连音练习。练习“u”母音对于喉头的稳定、声区统一都有重要作用。发“u”母音时,舌头后缩、舌尖向下,舌面后部对着软腭抬起,口腔呈小圆形(撮口)。舌的后部升高,易于控制气息,也可使喉头稳定并适度下降,促使喉管、咽腔积极竖起。口腔后部肌肉用力较大,软腭抬得很高,喉头位置靠下,因而喉咽、口腔、鼻腔等腔体形成一条细长的发声共鸣腔体,声波易于在此产生共振。
(3)善用“反向提法”。“反向提法”是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他曾这样总结:“这样提是为了调节某些人发声时气息高而浅、喉咙卡、容易挤的问题。有时想位置想得太多,就容易失去了歌唱的平衡状态,用反向提法可以帮助其恢复平衡。第一个反向提法是支点提法,这个提法是一种比喻,只能在意念中形成。支点在中山装的第二颗纽扣处,歌唱时,它比声带实际上所处的位置低三四寸。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歌唱,原声带部位的压力相应会减少,从而比较容易取得喉咙打开、喉头下降、气息相对稳定的整体歌唱的平衡。”弱声训练最大的误区就是学生容易做成声小、气浅,在音量减下来的同时气息却没有沉下去。为了减少类似错误的出现,声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弱声训练时可灵活使用“反向提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到弱声训练的精髓。
弱声训练作为一种声乐教学手段,不是单纯追求声音的弱,而是为了更加容易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为能够唱出饱满、洪亮、有爆发力的声音打下基础。多用弱声训练,更容易解决发声时所带来的挤、压、卡等声乐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为声乐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路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弱声训练习得的对声音的控制能力也为以后演唱作品时情感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 释
①罗苏川《弱声练唱对于声乐学习的重要性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4届硕士学位论文。
②王晓威、李冬《声乐教学中有关声音控制力的训练》,《黄河之声》2015年第15期。
③参见黄正红《论在高等师范声乐教学中弱声训练的重要性》,《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