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文章具体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作为各类经济决策的基础和数据、资料来源,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时效、范围、质量方面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削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数据不准确、不真实
会计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状况。例如:采用多提多摊等手法,把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在难以完成本期规定的利润指标时,对本应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或少提,该摊的不摊或少摊,造成成本数据失真。有的在收入和收益上做手脚,编造假会计信息,不按制度规定办事,该冲减的收入不冲减。
(二)资产计价不实
资产计价不实,例如企业资产账目价值已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该报废的资产不报废;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主观假定的标准和方法,造成计价不准确,使资产计价因人为的偏差而严重背离客观实际。再如有的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和虚拟资产的方法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企业资产;已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仍挂在账上;盘点存货和固定资产时弄虚作假;向其他企业借入资产、商品虚增数量等等。
(三)账账不符
有些企业各项收入虽纳入账内,但不作本期收入,而是滥用债权债务科目挂账,即有些企业违背会计资料记录和审核的手续和程序,或违反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使账账之间、账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四)账外设账
有些企业为了小集体利益,在正式账薄之外另设一本账,“明账”按规定设立,按规范核算,定期提供会计信息,“暗账”则记载不规范、不合法的账务收支,形成‘小金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五)会计报告文字表述失真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任意歪曲经济业务的内容,把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业务收支,经过伪装,变成是合理、合法的。如有的会计人员只惟上、不惟实,任意进行所谓“技术处理”,把会计制度、法规、准则都置之不理,随意修改会计凭证摘要和经济业务内容。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从主体角度分析其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方面原因主要有:
(一)单位负责人原因
单位负责人出于筹资、意图偷税漏税等目的,往往授意或暗示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一个财务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包装其财务报告提供不实信息来“圈钱”。地方企业为了赢得政府支持或获得银行贷款,往往也会夸大业绩。单位负责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提供虚假的纳税申报,隐瞒企业和自身的收入。另外还有极少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单位负责人为了粉饰业绩、制造政绩而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作为所有者的单位负责人与经营者关系不顺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经营者大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则由经营者聘请,这使得所有者在获取会计信息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就使经营者有了做假帐的可能性。
(二)会计人员原因
这主要是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具体来说,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知识素养不高。一方面,部分单位存在任人唯亲的情况,这使得部分滥竽充数者混迹于会计队伍之中;另一方面,在“会计热”的影响下,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办会计专业,扩招会计专业学生,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均是有限的,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学校的教育产品——会计人员知识素质不高;②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一般说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会计信息质量成正比。然而在现实中,因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却十分普遍。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提高工资、保住饭碗等原因昧了良心作假帐;③业务素养不高。一方面,在一些会计基础薄弱的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量太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另一方面,部分单位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处理方法得不到传授和应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自然很难提高;④法律素养不高。在一些会计人员中,存在着不懂经济法等会计相关法律的“法盲”;在业务素质较好的会计人员中也存在知法犯法的情况。另外,从会计人员从业环境来看,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强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会计人员的工资、前途完全掌握在企业经营者手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权利得不到保障,导致大多数人站不稳脚跟。
(三)中介機构原因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其发挥应有的“经济警察”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中介机构一方面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招揽顾客,不得不答应客户的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财务报告。另一方面执业人员素质总体不高。众多仅仅通过五门考试而未在基层工作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特别值得怀疑。其次有些人员道德素质较低,他们能够违背道德、诚信原则而采取金钱贿赂、作弊等手段来赢得市场。中介机构内部规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也比较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有效实施。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
实行激励政策使经营者利益与所有者利益在最大限度上保持一致,避免经营者利益驱动或仅为表面风光而干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权利,形成对经营者有效监督。积极引入外部董事,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国有企业经营者应实行竞争上岗,会计部门、董事会、监事会对其进行监督,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决定其去留。
(二)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第一,加强中介机构本身的社会监督。这不仅包括加强财政、审计、税收等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督,也包括建立举报制度,广泛搜集造假信息、造假证据,使中介机构的造假行为暴露无遗。第二,加强注册会计师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建设。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承担着繁重的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行为准则的制定任务,还要承担业务监督、后继教育等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自身建设还不完善,专职人员少,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改革中介机构的挂靠制度,减少中介机构对政府部门的依赖,使其真正独立自主,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第四、加强注册会计师管理,探索注册会计师的后继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真正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人员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素质不高是众多主体进行造假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继教育,进行会计专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掌握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财税金融、会计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将职业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进行警示性教育,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引导正向的会计行业作风。
(四)加大会计违法打击力度,提高其造假成本
会计造假者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他们为了经济利益常常铤而走险,例如单位负责人为了偷税漏税而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中介机构为收取高额中介费而造假等。另一方面,由于会计违法打击力度不够,如处罚金额太小等,会计造假的风险成本远小于其风险收益,造假行为自然难以避免。应增强对造假者的惩治力度,并督促出具会计信息而给广大债权人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企业,通过规定途径给予受害人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此一来方可补偿投资者的损失, 同时向造假者施加压力,消除其违法造假的意图。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扩大查处范围。执法部门应不满足于小范围的抽查,而应加以全面的有重点的调查,及时发现问题。第二,加大查处力度。该进行罚款的,严格按照《会计法》执行;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追究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等人的行政责任不能流于形式,应真正起到惩罚教育的作用。第三,建立公告制度。对违法的单位、个人应在重要的报刊、网站上予以公告,对其曝光,促其改正。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经济法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2]邢萍.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纳税,2019(7).
[3]张洪.国有企业会计诚信建设[J].财会月刊,2019(7).
作者简介:
崔海霞(1975.10-),女,河南焦作人,經济学硕士,现任焦作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