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翠 林萍 黄荣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泉州,362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以睡眠状态下数次呼吸暂停、打鼾、昼间嗜睡研究为典型特征的常见慢性病,该类患者血管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炎性反应病变与脂质代谢活动异常等,能促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风险同步增加。当下,针对OSAHS患者的治疗,临床工作重点是科学评估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1]。本文选择55例OSAHS患者临床资料,对其D-D水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至2017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OSAHS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招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外周D-D水平。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51.28±10.32)岁;体重指数(BIM)(27.84±3.56)kg/m2。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1.78±10.84)岁;BIM(27.40±3.51)kg/m2,2组受检者性别分布、年龄、BIM等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符合中华医学会诊断标准[2];2)既往无COPD病史;3)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数(AHI)≥5。
1.3 研究方法
1.3.1 仪器与试药 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试剂(INNOVANCE®D-Dimer):3×4.0 mL,其中人血浆白蛋白浓度为0.1~0.5 g/L,来源是鼠或人体;缓冲液、补充试剂、样本稀释液、校准品均是与INNOVANCE®D-Dimer相配套,对应剂量分别为3×5.0 mL、3×2.6 mL、2×2.6 mL;空瓶共12只。
1.3.2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都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监测>7 h,监测内容以口鼻气流、脑电图、胸腹运动、心电图等为主。血氧饱和度监测采用脉氧仪进行。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状态下8 mL外周静脉血,利用INNOVANCE®D-Dimer定量检测D-D浓度。
1.4 观察指标 D-D的正常参考值<400 μg/L,>400 μg/L即提示为升高。
2.1 D-D浓度检测情况比较 观察组D-D浓度平均为(629.58±35.41)ng/mL,对照组D-D浓度(355.45±47.58)ng/mL。观察组D-D浓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将D-D<400 μg/L设为分界线,将观察组55例OSAHS患者分为D-D正常组(19例)与D-D异常组(36例),对其临床表现、PSG等监测情况进行比较。发现D-D异常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90时间高于D-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OSAHS为一类病因并不单一的睡眠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与昼间嗜睡。由呼吸暂停所诱发的数次发作的夜间低氧与高碳酸血症,可促进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与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夜间猝死。故此,OSAHS是具有潜在致死性疾病。当下,国内外临床针对OSAHS的发病机制尚未做出统一定论,但普遍认为其与上气道的下载与阻塞等相关,但其发病并不是单纯的气道阻塞,实际是上气道发生塌陷,同时在呼吸中枢神经调节过程有干扰因素[3]。
在和OSAHS相关的并发症中,心脑血管疾病、PTE为对人体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的,有研究指出,OSAHS患者的深静脉血栓与PTE发生的风险率是非OSAHS者的2倍多,并且OSAHS可能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与影响脑卒中复发率高低的主要原因之一[4]。当下临床针对OSAHS与血栓性疾病发生相关性的研究正处于初步阶段,应深度探究其内在机制。
表1 OSAHS患者中D-D正常组与异常组临床特征比较
D-D为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再经由纤溶酶水解过程所形成的一类特异性降解产物,当机体血管中有活化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过程时,D-D浓度就会上升,其被作为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敏感标记物。而XIII为一类由肝脏细胞很撑的酶蛋白,其对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形成良好的调控作用,和肝素结合后对凝血因子及凝血酶的活性均产生抑制作用,当耗损量过大或生成量较低时,可促进血栓形成过程[4]。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D-D浓度明显低于观察组,而观察组中D-D正常组的血氧饱和度<90时间明显低于D-D异常组。高水平的D-D增加了OSAH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率。
关于OSAHS患者D-D浓度上升的原因,可做出如下几点总结:1)OSAHS患者机体的缺氧状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血小板吸附、汇集、活化等过程,释放出血小板活性物质;2)OSAHS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脑血管意外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存在一定相关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越高,血氧浓度的平均值越低;3)OSAHS患者夜间数次的呼吸暂停事件的发生增强了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并拓展至白天,进而造成儿茶酚胺水平上升,交感神经亢奋并和肾上腺素共同作用,促进血小板等物质的活化进程,诱发D-D浓度增高;4)OSAHS患者的肺动脉分压、血氧饱和度影响D-D指标的高低,其增高可能提示微血管血栓的形成[5]。
综上所述,可初步认为OSAHS的发生机制和溶解纤维蛋白存在相关性,血氧饱和度很可能是OSAHS和高凝状态两者间的主要媒介,D-D浓度上升可能提示OSAHS患者有较明显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趋向,临床针对OSAHS的治疗,在积极纠正原发病的基础上,应主动预防血栓形成,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