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州,350003)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7~65岁,平均年龄(50.2±4.3)岁,病程31~74 d,平均病程(42.8±14.1)d;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2.2±6.9)岁,病程34~69 d,平均病程(46.7±13.6)d。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作为中风后失眠的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及由乙醇、药物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等不适合该研究的情况。
1.5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奎硫平(AstraZeneca UK limited(英国),批准文号:H20160665)从初始剂量25 mg开始每晚睡前服用,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047)进行治疗,睡前服1~2 mg,2组均治疗8周时间。
1.6 观察指标 1)PSQI:该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PSQI减分率判定受试者临床痊愈、显著有效、进步和无效。2)临床有效率:治疗结束后以PSQI评分判定为痊愈、显著有效和进步的患者人数占该组总人数的比例即为临床有效率。3)不良反应率:在本次治疗4周末和6周末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就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统计不良反应率。
2.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者患者经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常规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定总分比较分)
2.2 临床有效率比较 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的临床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奎硫平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效果较艾司唑仑高。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的比较
2.3 不良反应评定 本次研究未出现脱落病例,治疗结束时统计该研究中观察组出现嗜睡、头晕和疲倦等不良反应的病例共计9例,对照组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和便秘等不良反应的病例共计17例。两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4周末与6周末的T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比较
中风患者中常见睡眠障碍,而在该类睡眠障碍中占比最大的失眠,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与脑卒中引起的器质性损伤,中风发病时脑组织水肿导致脑细胞受压迫,从而导致其功能出现紊乱,其中脑桥顶盖部内侧受损可明显影响睡眠周期。同时有的患者易产生卒中后抑郁,抑郁状态对睡眠质量亦会产生不良影响,会明显弱化机体抵抗力,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对其脑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诱发再出血和梗死[3-4]。因此对于中风的治疗在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外,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以改善睡眠,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特别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奎硫平对治疗中风后失眠安全、有效,可在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