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津液代谢探析干燥综合征论治

2019-01-08 20:08崔家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素问瘀血津液

崔家康,陈 晓,姜 泉Δ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2.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8)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口腔干燥症,亦可导致呼吸、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受累。本病多发于女性,发病率为0.5%~1.56%,男女比为1∶9~1∶10[1-2]。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首提“燥痹”病名,认为本病属于“燥痹”范畴,“阴血亏虚、津枯液涸”是其核心病机,治疗以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为法,同时重视脾阴胃阴,兼运四旁[3]。

姜泉等对7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证候调查结果显示,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为主[4]。然而在临床不少患者眼干、口燥渴而不欲饮水,甚或饮则不适,或关节疼痛、口唇紫暗、舌有瘀斑或口腔溃疡、腮腺肿大等。因此,此类患者之干燥应为津液的相对不足,缘体内津液代谢输布失常所致,其影响因素有气虚、水饮、痰浊、瘀血、燥毒等。

1 病因病机分析

1.1 气虚不运,津失输布

气化生于五谷,宣发于上焦,如雾露弥漫于周身,发挥温煦濡养脏腑、肌肤和皮毛的作用。气属阳,津液属阴,气是津液生成的动力,津液的生成、输布、代谢依赖气的推动作用,气旺则气机调畅,津液充足,气虚则气机滞缓,生成乏源,津液匮乏,肌肤、孔窍失于濡养则出现口干、眼干等表现[5]。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且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若脾胃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成不足,不能上奉于头面诸窍失于濡润而致干燥之症。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所云:“涩枯者,气衰血少,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则皮肤皴揭而涩也”。肺居上焦,主气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将水谷精微向周身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周身皮毛以濡润之。肝主筋开窍于目,目系又为肝经所主;肾主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此类患者常伴有疲倦乏力、易汗出、低热、纳差便溏、关节疼痛等症状。

1.2 湿浊中阻,津不上承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因下后外邪内陷,饮邪内蓄,气化失司,津液不能上承而致口渴、口燥。《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揆度以为常也”。水液的正常代谢离不开脾、肺、肾、三焦等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三焦不利则水湿内停,湿浊之邪内生,气机阻滞,不能行津,津液不能输布于周身,脏腑、孔窍、肌肤失于濡养而出现干燥等症状。《医原》:“燥郁则不能行水而又夹湿,湿郁则不能布精而又化燥”,津不上承于口、眼、咽喉则可导致口干、眼干、咽干;痰湿中阻可见脘腹痞满、肢困身乏、大便黏腻不爽等,阻于经络则关节沉重疼痛。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重浊黏滞,湿邪郁久化热,湿热耗气伤津,加重阴液亏虚之患而致阴虚夹湿之证。

1.3 瘀血内蓄,濡润失司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也”。《血证论》:“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升”,指出瘀血致燥的病机,为瘀血内阻、气机阻滞、不能载津液上承,濡润失司,而表现干燥等症状,此为津液的相对不足,故虽口燥渴,只欲漱水而不欲咽。瘀血久郁化热,灼伤阴液,又津血同源致脉道不利,血瘀转甚,譬犹江河沟渠之水,水多则流速快,水少则流淌慢,甚则瘀泥壅塞而不行[6]。《景岳全书》:“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紫癜、肌肤甲错、局部刺痛、舌质暗淡伴瘀斑等。

1.4 燥毒内蕴,灼津耗液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载:“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燥毒致病,病程长,迁延不愈,病情复杂和干燥程度较重,其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为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类证治裁》:“燥有外因、有内因。因于外者,天气肃而燥胜……因乎内者,精血夺而燥生。”燥毒之源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温热之邪,热毒内陷,耗伤营阴,阴津暗耗;内伤则为痰浊、瘀血久郁而化,伤津耗精化燥,蕴结成毒,煎津灼液;外感内伤皆可致五脏六腑、孔窍肌肤失濡而干燥[7]。《医门法律》:“燥胜则干……有干于外而皮肤皴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肉著于骨者。”口咽干燥、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猖獗龋齿、腮腺肿大、关节肿痛、舌质红绛等是燥毒的具体表现。

2 论治原则

干燥综合征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夹杂虚、湿、瘀、毒等,气虚不运,津生乏源,不能输布,亦可导致津液停聚,血行滞缓而致湿浊、瘀血内生,相互胶结,久则化热成燥,又可伤津耗液,如此恶性循环,病情日深。

2.1 补气生津,益气养阴

脾气亏虚、津液化生不足当益气健脾,生津润燥;肺气不足,宣肃无权,津失输布,滋生内燥,当补气养阴,宣肺布津;肝气亏损,疏泄无力,水津不行,阴血虚滞,当益气养血、补肝柔肝;肾气虚弱,气化不利,津液代谢失调,当补益肾气,滋阴润燥[8]。益气养阴宜选用甘平益气清补之品,如白术、山药、太子参、白扁豆、女贞子、墨旱莲等。

2.2 化湿祛浊,兼顾阴津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燥者濡之。”祛除影响津液输布之邪,恢复正常的代谢功能,气机通畅,即为深层次意义上的濡养。“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不可过用温燥之药,否则必加重阴伤。《读医随笔》:“若用风药胜湿,虚火易于僭上;淡渗利水,阴津易于脱亡;专于燥湿,必致真阴耗竭;纯用滋阴,反助痰湿上壅。”宜选用甘平淡渗之薏苡仁、茯苓、泽泻、滑石、白茅根、车前子等。

2.3 活血化瘀,津血互生

干燥综合征久病不愈,气机运行不畅,血行滞缓而致瘀血内生。《医原》:“气结则血亦结,血结则营运不周而成内燥。”气滞血瘀是内燥产生的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是重要的治疗原则。《血证论》:“凡治血者必调气,使气不为血之病,而为血之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治疗需气血同调,可选枳壳、川芎、当归、红花、桃仁、丹参等。叶天士提出 “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故除草木类药外,适当加入蜈蚣、地龙、蜂房等动物药,可搜剔络中之痰瘀,荡涤痼结之败血。

2.4 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燥胜则干”。燥痹之为病,是阴伤液亏与痹阻不通并见,进一步发展则燥瘀搏结,脉络痹阻,久而化毒。“燥毒”损伤气血津液,脏腑失养,机体失润,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煎灼津液,燥象丛生。“燥毒”与燥邪相较,虽临床有相似之处,但强于燥邪,耗伤津液更甚,而致形体衰败。此类患者往往内外伤同存,上下同病,虚实夹杂,故治疗养阴润燥的同时兼顾内生燥毒,佐以解毒通络之品,如金银花、连翘、玄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忍冬藤等[9]。

综上所述,阴液亏虚、燥热内生虽是干燥综合征的重要病机,但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夹杂虚、湿、瘀、毒等因素,故在临床治疗中应先辨明寒热虚实、正邪偏衰,综合运用补益、祛湿、化瘀等法。如见舌红苔少、水滑舌伴恶寒者,又当佐以温阳助气化以蒸腾津液;如若见此病不仔细辨别主次矛盾,即给予

大剂滋阴养液之品,非但无功反而有害。

猜你喜欢
素问瘀血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tion laws of aromatic Chinese medicines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data mining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