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华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 850000)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东亚气候的稳定器与调节器。根据2017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长期科学研究,以及青海省气象中心、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等部门的长期观测总结,得到的结果均表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逐渐趋于暖湿化[1-5]。
西藏是全球高山冻土的主要分布区,冻土层中储存有大量的有机碳,持续快速的增温可能导致冻土融化,草甸化湿地的面积不断增加,使得埋藏在冻土中的老碳释放到水体中,通过河流传输的过程,能被水中微生物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影响到流域的碳平衡,更甚至于释放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加剧气候变暖。
随着气候的暖湿化发展,西藏水储量在总体增加的背景下,未来将朝着失衡与失稳方向发展,冰川等固态水体的加速消融,虽然有利于生态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但多种预估结果均显示,本世纪中叶,冰川对河流径流的补给将达到最大值,其后将逐渐减少。从长远看,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风险在加剧,长此以往,将对东亚江河水资源平衡产生影响,容易导致区域水循环恶化,并引发水安全问题。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断块隆起区,地壳抬升强烈,褶皱、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可侵蚀的物质丰富,土壤抗蚀力低,随着降雨量增加,将会加大土壤受到侵蚀的潜在危险性。特别是在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区域的荒漠和草原地带,以及地形起伏、植被稀疏区域,随着暖湿化影响降雨增加,将加剧水侵蚀,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西藏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区域,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降雨充沛,天然植被丰富,冰川密布。在暖湿化趋势下,滑坡、泥石流、高山冰湖溃决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加剧,将给林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同时也将对林地、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破坏。
西藏雨热同季,暖化作用和湿化作用高峰同期,冰川融水和同期降水的剧烈增加,使得雨季江河水位迅猛上涨,同时也使湖泊面积持续扩大,一些湖泊扩张速度惊人。这种情况对滩涂、湖滨的林地和草甸形成了威胁,如雅江流域汛期水位上涨,淹没、冲毁大片林地;藏北色林错扩张迅速,已跃升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湖水上涨淹没了大面积草甸。
西藏较严酷的自然条件对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和疫源疫病的抑制、阻隔作用,随着气候暖湿化加剧将逐渐减弱。青藏高原自然生态阻隔功能的减弱,为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和疫源疫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随着暖湿化的不断加剧,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和疫源疫病发生风险在逐年增加。
西藏雨季集中,干湿季分明,以冰川为主的大量固态水体的存在,使众多江河在干旱季节常年流水不断,滋养了流域内大量的生灵。但随着冰川消融的加速,短期内虽增大了对江河湖泊的补给,可是,一旦冰川消亡或冰川面积减小至一定范围,会导致主要依靠融水补给的江河流域出现上游断流,下游径流大幅减少的情况,甚至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危机。在这样的形势或危机下,极易出现植被退化或荒漠化等生态灾难,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青藏高原拥有热带雨林至高山草甸的完整植被垂直带,以及北半球最高海拔的高山树线。2017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结果显示:过去100年,树线位置平均上升了29 m,最大上升幅度80 m[1]。高山树线上升,增加了森林生物量,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但另一方面,也压缩了高寒灌丛—草甸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种群密度及其竞争,提高了高海拔特有物种消失的风险。
在青藏高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下,短期内水热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造林成效的提升,特别是外来引进树种更易成活,可能导致大量外来树种在西藏落地生根,形成大片林地。但我们要谨记,随着冰川等固态水体的加速消融,当冰川消亡或冰川面积减小至一定范围,将很有可能要面对较严重的干旱,届时干旱环境将对植物逐个进行优胜劣汰,淘汰那些高耗水、不耐旱的树种,且将面对水资源可能紧缺的形势,高耗水树种林地将成为一种负担。
短期看,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改善了水热条件,使植物的萌动期提前、休眠期推后、生长期延长。特别是在广阔的高原半干旱、干旱区,立地条件将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适宜植物生长,进而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显著提高。而“三分造七分管”的造林要诀,体现了造林工作重在管护,特别是在旱季浇水投入极大,而造林成活率较低,也使得补植率提高,从而增加了苗木和管护成本。暖湿化趋势下,降雨增加将使得灌溉投入减少,林木生长能力的恢复和提高使补植率和抚育管护成本降低,因此暖湿化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成活率。
在西藏的半干旱干旱区,存在着大面积因立地条件恶劣,林木密度、冠幅、高生长和粗生长达不到要求,而形成的林相残败、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功能低下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在暖湿化趋势下,林木的生长能力将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林地总体生产力将会提高,林分结构将趋向丰富。同时,工程造林成效显著提升,减少部分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等现象的出现,可使原有低质低效森林、灌丛植被的盖度大幅提升,甚至出现植被原有的边界因立地条件改善而自然扩张的趋势,或在荒山荒地上通过天然下种发生自然演替出现新的植被群落,从而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的增加、生态系统的健全,将使西藏各类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有利碳吸收能力、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应对暖湿化带来的挑战。
暖湿化趋势下,生存环境的改善,将对西藏大面积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的植被群落中,出现原先没有的植物种类创造有利条件,也利于人工营造混交林和构建乔灌草类型齐全的森林植被,吸引小动物进入,促使群落物种丰富度提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
暖湿化趋势下,对雅江等大江大河流域半干旱区、干旱区的人类聚居区发展林产业创造了一定条件,特别是有利于林果产业的发展。由于水热条件的改善,适宜种植果树的区域将扩大,种植将变得较之前容易,品种选择也将丰富化。
沙化的出现与干旱紧密相关,随着气候暖湿化的变化,植物加速生长,可使具有沙化趋势或轻度沙化的土地,因植被的恢复而逐渐得到修复;同时沙化严重区域因成活率、成林率提高,逐渐能得到有效治理,使沙化严重区域面积能得到有效缩减。
把握机遇,提升生态保护和修复效果。一是开展西藏林业高海拔物种种质资源保护工程。二是做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构建合理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科学评价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率。三是严格保护地管理。把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整合起来,集中高效管理。同时,加快国家公园建设,跳出常规模式,让国家公园体制在雪域高原推进、突破,采用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严格保护。四是积极探索统一保护地管理条例的制定。条例主要用于调整保护地局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规范保护地绿色发展行为,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加大力度控制敏感区人类活动,杜绝生态系统外的负面干扰。五是推进水源涵养地保护工程建设。在大江大河沿线,参照沙化封禁保护区建设,对原有植被进行保护,宜造则造、宜封则封,扩大植被面积,提升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六是加快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针对物种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丧失和遗传资源流失等问题,以豹类等珍稀濒危动物,以及红豆杉等极小种群植物和柏树等古树名木为对象,研究珍稀物种濒危机制和解濒机理,集成示范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综合保护技术体系。
结合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科学植树造林活动,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以“那曲地区科学种树”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藏西北高海拔地区城镇周边科学种树研究与实践;结合首批高海拔地区群众生态搬迁,腾退出退化的草场,进行退牧还草,强化草地退化治理和生态功能修复。
加快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并扩大实施规模,把生态承受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下来,种上树和草,从源头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固碳增汇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能直接增加退耕农户现金收入、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将退耕还林还草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契机,在改善生态的同时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6]。
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构建沙区绿色生态屏障为重点,通过开展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一是划定生态保护区域,优先将生态区位重要、对周边地区生态状况有明显影响、天然植被分布区、沙区源头、生态搬迁区、尚不具备治理条件以及不宜开发利用的沙化土地纳入生态保护范围,有序划定并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二是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沙化治理,以基于保障农业生产、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从人口密集的区域考虑,继续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自治区财政专项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项目;三是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形成以《防沙治沙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沙化土地的防治与合理利用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四是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依托各类市场主体,大力推行专业化、合同化防沙治沙,实施规模化综合治理;五是扎实推进生态扶贫,把防沙治沙与沙产业、设置生态管护岗位紧密结合,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
西藏拥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可以构建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从而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全域旅游精品路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生态旅游业开放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基于我区以农牧业为主,农林用地面积广阔,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适度科学发展以经济林和种苗产业为主的种植业,可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和优化[8]。
一是要立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实际,组织编制西藏林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面向全国组织科技攻关团队,持续推进林业基础及应用科学研究,以及加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的工作;二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快速反应监测工程;三是大力开展林木育种研究,显著提升林木种业科技创新、良种培育和供种保障的能力;四是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培育研究,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坚持“以封为主,封造并举”的方针,实行分类经营。
一是开展林业灾害预警和防治防控。围绕林业有害生物、外来物种入侵、疫源疫病和火灾等林业灾害,积极开展监测预警、防治防控工作,为森林健康和可持续经营保驾护航。二是开展林区灾害预防。西藏高山峡谷型的地区,诱发滑坡、泥石流和冰湖溃决等地质灾害隐患时刻存在。从林区农牧民安全出发,在林区高山峡谷地带,墨脱、错那、洛扎、亚东、定结、定日、聂拉木、吉隆一线的喜马拉雅南麓深切谷地中,甄别出一批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隐患的村庄,结合边境村镇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实施生态搬迁。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底线”思想指导下,建立林业行业准入制,严格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结合乡村振兴、“林长制” “山长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整体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稳定,确保“中华水塔”功能的保护与良性发展,减缓气候变化对国家生态环境的影响,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把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入点,保世界屋脊一片纯净,给人民群众新的美好生活。
致谢:论文编写得到了朱雪林、边巴多吉、岳建兵、邢元军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