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师积极情感的因素探析

2019-01-07 06:24支娜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少数民族教师

【摘要】教师的情感贯穿着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能带来正面影响的积极情感,无论是教师对自身、学生、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态度,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简言之,积极教育情感的作用是任何教科书和惩奖制度都无法取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关键词】教师;少数民族;积极情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教师职业的特殊责任要求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教育情感。在教育神经系统学国际顾问David A.Sousa博士的《教育与脑神经科学》一书中就说到人类大脑的功能,首先是确保生存,其次是满足情感的需要,最后才是认知、学习或求知,教师情感的满足度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显然意见[1]。本文将持着提升少数民族音乐教师积极情感的目的,采用焦点团体的研究方法,对团体中的每位教师进行访谈和观察,寻找影响教师积极情感的原因,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参考性解决策略,以保障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有效进行。

一、影响裕固族地区音乐教师积极情感的因素

(一)外在客观因素

1.教师的社会地位及评价不及昔日

人类社会的三种操控模式分别是:金钱操控、权利操控及文化操控,这三个维度决定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话语权以及个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的幸福感。对于教师来说,最直接、最根本的操控模式应属文化操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子和数码时期的到来,让知识与信息信手可得,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限主体”,教师昔日的知识精英地位逐渐动摇。近几年,随着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有关教师的负面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印象中的教师形象。在与几位音乐教師的交谈中笔者发现,多半教师认为教师已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及从前。

再看近几年网络媒体对教师事件的报导,在教师行业中,不乏有个别教师对整个教师行业和教师声誉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陕西黑社会女教师事件”“数一亿粒米作业事件”等,都对教师的职业声誉产生了负面作用。这些事件发生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世界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舆论。在虚拟世界,任何人都可以对该事件及教师做出不论正确与否的评价,不乏甚者直接对教师职业指手划脚,这类声音的集聚效应使部分社会人士对教师的评价有向消极面倾斜的趋势,在某种层面上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情感。

2.学校对教师流畅体验的阻碍

20世纪6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奇克森米哈利通过几位艺术家画画的故事提出了“流畅体验”这一概念。它是指当一个人从事一项活动时,内心全部充满相容、和谐的感受,意愿和想法在这时变得协调一致,完全不会产生任何分歧的特殊时刻[2]。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流畅体验有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体现。而在现实学校中,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艰苦地区师资缺乏,就出现了“教非所学”教师任课的普遍现象。此外,教师“一人兼多职”的现象在地方中小学的案例也不计其数,多位教师表示,如若总精力有10分,能花在教育教学上的只有5分。在此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无法全神贯注于教学活动,教师的行为与意识无法融合,久而久之就不利于教师积极情感的保持。

3.学校差别对待学生间接影响教师情感

人类主观幸福感的程度会受到对自己当前处境评价的影响,包括与自己处境及他人处境相比较。在社会中,教师是一位的普通公民,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家庭教师是丈夫是妻子是父母,这三个不同环境的身份赋予教师不同的责任,教师的情绪也会随着身份对象的处境和遭遇发生变化。A老师就因为学校的汉族学生(包括自己的孩子)有时被冷漠对待而产生轻度愤怒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积极教育情感的产生和保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县三万八千余人,少数民族占57.2%,W老师所在的小学汉族学生是以“少数”存在。即使是在儿童阶段每个孩子也都会追求优越感,教师和家长能做的就是将这种追求引入到有益的方面,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追求能获得心理健康和幸福。[3]而在学校举办的部分活动中,由于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关注,使汉族学生无法获之相同对待,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所有学生的引导者和学生家长,这一行为间接激发了教师潜在的比较心态,不利于教师积极情感的保持。

(二)内在主观因素

1.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薄弱

在笔者调查的6位音乐教师中,每位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都持认同和热爱的态度。有关教育情感,具有高积极情感的教师占少数,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占多数。通过比较得知,影响教师积极情感的个人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薄弱。在工作中,每位教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躁、愤怒、忧伤、抑郁等负面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强的教师懂得消化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速投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而自我调节能力弱的教师则容易积压自己的负面情绪,导致出现职业倦怠的状况,长此以往将影响教师的教育信念,不利于教师积极情感的培养。

2.专业话语权的丧失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来说,其特殊性或最大的优势就是了解本土、认知和应用本土文化。但裕固族地区现任音乐教师中95%都为汉族,导致教师对民族文化的意识生疏,民族情怀缺失,认知及应用民族文化的内驱动力不足。在笔者与一位裕固族本土的教师谈论到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应用时获悉,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应用有助于扩充自我知识体系,使自己拥有充实愉悦的情感体验,且地方性知识在教师价值的体现以及专业话语权的建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现任的音乐教师中了解民族地方音乐的寥寥无几,造成了教师专业话语权的丧失和积极情感的削弱。

二、培养教师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

(一)外在途径

1.提倡尊师重教,重振师道尊严

2018年3月3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两会“部长通道”教授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作为政府相关部门,要确保这一目标的落实,首先要在全民范围内树立“师道尊严”的观念,让教师崇高无上的伟大形象深入人心。针对近年来网曝的教师负面新闻,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精准处理涉事教师,客观公正地引导舆论走向,以杜绝无良人士借此黑化教师形象;其次,社会相关部门要带头制止对教师过于苛刻的行为,尊重教师、关爱教师,帮助教师重获知识精英地位。

2.把时间还给教师

在中小学教育中,繁重复杂的行政工作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属于自己的时间寥寥无几,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我充电,甚至让教师心烦意乱,影响教师的教育情感和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在管理方面应遵循科学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抛去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思想;其次,学校要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合理安排教师实践活动,尊重音乐教师,充分挖掘音乐教师的潜能,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与文化传承提供智慧、力量;最后,学校应合理分配教师时间,务必将教学工作视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尽量杜绝因闲杂工作影响学生课程及教师积极情感的现象,给予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保障教师教学反思和专业发展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公平关注每位学生,间接缓解教师情绪

教育公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是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所强调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展现自我、深入学习、获取关注的机会,学校应该尽量杜绝对少数民族学生额外关注的活动行为,为学生创造和谐、公平、愉悦、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学习环境,以此缓和教师因比较心态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二)内在途径

1.教师加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构建良好、健康、积极的教育情感,教师要注重保持良好的内在心理状态,同时要将内在良好的状态通过行为方式转达给学生[4]。心理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拥有宽容、豁达的教学态度,有利于激发教师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裕固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全部为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受睡眠、压力、记忆等动机的影响,女性制造血清素的速度比男性慢52%,而大脑中血清素多的时候人心情愉悦,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作为女性教师,更应该合理疏导自己的职业压力,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

2.教师依靠地方文化获得专业话语权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师,可以依靠民族文化扎根教学,学习和应用地方性知识,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取得专业发展的话语权,同时努力达到专业性和公共性的统一,传承和创造地方性知识。具体则通过对地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学唱民族歌曲、学跳民族经典舞蹈、编写民族音乐教材等,以此提升教师能力、教师工作的满意度及教师的学术成就感,同时增加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愉悦体验,最终达到增强教师积极情感和职业幸福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大卫.苏泽著,方彤等译.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16-17.

[4]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田颖萍译.儿童的人格教育[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6:43-45.

[5]凌明一.教師积极教育情感的缺失与建构[J].文学教育,2018,5(9).

作者简介:支娜,女,甘肃张掖,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少数民族教师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英语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的策略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
亲,我站在你这边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