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伟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手术管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疝、慢性窦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综合管理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切口感染发生,促进切口及早愈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感染;切口愈合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急性阑尾炎为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但切口感染则为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且一旦阑尾化脓,则可促使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增长[1]。因此,做好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预防的重视尤为必要。本研究以综合管理模式对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5.5±4.6)岁;观察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34.9±5.2)岁;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开展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手术管理,术前做好手术准备,术中及时进行清洗、引流,术后进行抗菌处理、切口消毒换药等;观察组则以综合管理方式进行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术前行抗菌药物治疗。术前3h需根据患者情况及用药史机遇期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做好对患者心理疏导及手术知识宣教的重视,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配合治疗。
第二,术中切口保护。术中护理人员需做好配合工作,及时进行切口清洗、引流;同时还需做好对患者切口保护的重视,以快速点状电凝方式进行止血处理,以防血液浸润无菌单而引发感染;同时切开前需做好切口保护,先利用温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进行冲洗,吸净后再利用温生理盐水清洗腹腔,然后对腹膜进行缝合,缝合后需在利用0.5%的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切口冲洗,将冲洗液蘸尽,然后利用不可吸收缝线关闭肌层,再次对皮下组织层进行冲洗,彻底清理碎脂肪,并放置無菌乳胶条,自切口下端引出。
术后管理。术后需在常规行抗菌药物治疗、切口消毒换药的基础上做好对患者切口敷料观察的重视,定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并对切口进行清洗,尽可能的预防切口感染现象发生;同时还需定时检查患者血像,必要时可型血液培养处理,并根据培养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其中切口愈合情况可分为三个等级,以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发生为甲级愈合;以愈合部位可见血肿、红肿、积液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为乙级愈合;以切口化脓,且需进行切开引流为丙级愈合[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检验以t进行,计数资料检验以X2检验进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级愈合率及丙级愈合率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慢性窦道,发生率为2.2%;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疝者4例,慢性窦道者7例,发生率分别为8.9%、15.6%;观察组患者切口疝及慢性窦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86、4.939,p=0.041、0.026)。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为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特别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一旦阑尾发生化脓穿孔,其腹腔感染症状加重,促使腹腔内渗液增加,故而更易引发切口感染[3]。
本研究中以综合管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术前在做好各项手术准备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抗菌预防的重视,通过给予患者抗菌药物治疗,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术中不仅注重各项手术配合工作,同时注重切口的逐层清洗及细节化管理,这对预防术后感染发生有重要帮助;此外,通过术后敷料的定时更换、切口的定时消毒及对疑似感染的病原菌筛查等处理,同样可达到有效预防感染现象发生、促进切口及早愈合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切口疝、慢性窦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表明以综合管理方式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少切口感染发生,促进切口及早愈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刘琴,徐宏宇,万四红,等.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 , 19 (10) :102-103.
张聪聪.循证护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 , 7 (13) :197-198.
姚康康.循证护理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 9 (22) :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