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探析

2019-01-07 09:53李忠红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颅脑外伤

李忠红

【摘 要】:目的 对于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探析。方法 于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中选择46例,分参照组(23例行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与研讨组(23例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2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研讨组预后优良率为95.92%,参照组为56.52%,充分说明研讨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大(P<0.05),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提高,同时预后优良率也随之提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早期颅骨修补术;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颅脑外伤多数情况是因外力对头部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伤害,伴随近些年我国发生的灾难性事件与交通事故频率逐年上升,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临床表现为颅骨骨折、头皮血肿、裂伤、颅内血肿以及脑震荡等,同时伴有呕吐、头昏、意识、感受、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的发生。它具备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同时病情复杂且发展较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1]。医学相关资料显示,早期颅骨修补术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与预后疗效,还能把握颅骨修补的时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对于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分别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与早期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中选择46例,分参照组(23例患者于颅脑外伤术后180天行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与研讨组(23例患者于颅脑外伤术后90天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2组。全部患者行颅脑外伤术成功且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参照组患者:年龄分布于2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44.12±3.13)岁,其中女性与男性患者比例10:13。其中8例车祸事故致伤,6例高处坠落致伤,4例被击打致伤,5例钝器致伤;研讨组患者:年龄分布于21.9-61.7岁之间,平均年龄(43.96±3.04)岁,其中女性与男性患者比例12:11。其中9例车祸事故致伤,5例高处坠落致伤,6例被击打致伤,3例钝器致伤。两组患者的年纪区段、性别结构、致伤原因等一般性临床资料,组间差异较小(P>0.05),能够有效对比。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于颅脑外伤手术之后,接受住院观察,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分别选择不同时机行颅骨修补术。

参照组23例患者于颅脑外伤术后180天行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裁剪合适的肽网作为修补材料,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以前期颅脑外伤手术切口处切开头皮,充分暴露颅骨损伤区域的骨缘,此时关注损伤状况,确保肽网与颅骨骨缘处紧密贴合之后,采用钛钉进行固定。在皮瓣下方部位放置引流管,术后24小时再根据情况排除引流管。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及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同时对患者颅内压予以监测,根据颅压情况决定是否脱水药物与相应的用量。

研讨组23例患者于颅脑外伤术后90天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相关步骤与术后的处理同参照组。

1.3 观察指标

对全部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仔细观察、记录、比较。

通过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神经功能状况予以评价。分为优等(13≤分值≤15)、良好(9≤分值≤12)、重度残疾(分值=8)与植物生存(患者经治疗后,3小时以上的持续昏迷,同时对外界刺激完全没反应)。预后优良率为优等与良好患者例数占全部患者例数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与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类型资料(如预后优良率)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当比较结果P值<0.05时,表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预后优良率对比

通过以下表格数据分析,研讨组预后优良率为95.92%,参照组为56.52%,充分说明研讨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大(P<0.05),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临床上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首选方式为颅外伤手术,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挽救患者生命[2]。而颅骨缺损则是因火器性穿透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所引发的颅骨残缺,继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的疾病,也是颅脑损伤术后极为常见的后遗症。通常会伴随头昏、头疼、局部触痛等表现,所以需要及时将缺损的颅骨予以修补[3]。在手术中注意止血须彻底,避免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因额部皮肤薄,电凝止血应注意保护,以免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通过采用颅骨修补术,可有效保护缺损的颅骨,降低由于并发症引起的脑积水,最终降低脑部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早期颅骨修补术可以把握最佳时机,对颅腔的恢复起促进作用,不仅能够降低颅骨缺损导致的不良反应,而且有效促进脑部血液回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延期修补会导致因颅骨缺失造成的压力不稳、脑灌注受损及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等一系列的负面影響。有关资料也曾经表示,颅脑外伤所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是较为严重的一个致死因素,因此在选择治疗方式中尤其重要,而在患有颅脑外伤的患者更加需要选择较好的治疗手段,本次研究选择早期颅骨修补术,避免颅脑损伤而引起不可逆的损伤现象。

本次研究以46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分别行早期与晚期颅骨修补术,对比其临床疗效,研讨组预后优良率为95.92%,参照组为56.52%,充分说明研讨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大(P<0.05),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Karnofsky功能评分提高,同时预后优良率也随之提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邓昭健, 甘正凯.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 39(5):133-133.

谢观生, 陈东亮, 张济源,等.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50例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9):47-49.

王东兵.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1):70-70.

猜你喜欢
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引发的精神障碍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睡眠质量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36例临床诊治分析
颅脑外伤脑疝开颅去骨减压术后合并脑梗死治疗分析
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后胃肠外营养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早期、远期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