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琴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1998年黄源深教授发文指出我国外语类师生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即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的能力。而2007年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1]32因此,除了注重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大学英语课程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意识和能力。鉴于此,在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和王初明教授提出的“以写促学”“写长法”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以思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即通过对阅读材料(可理解为“输入”)进行深度解析来促进有效的写作(“产出”),再通过写作的反拨力,进一步促进有效阅读的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更强调学生对语篇的“自上而下”的理解,注重对语言的整体感悟,强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拓展其人文素质。
西方文化历来重视“思辨”精神。因此,西方学术界对思辨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较为深入。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特尔斐项目组对思辨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他们指出思辨能力包含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层面的内容。此后,Paul和Elder将思辨能力定义为“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2]38。并提出包含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的三元结构模型。我国外语界对于思辨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它包含“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第1层次的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能力;第2层次的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3大技能(分析、推理、评价)和5大标准(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5大人格特质(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3]32。上述所有有关思辨能力的研究都强调理解与阐释、分析与推理、评价与应用等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现有关于思辨能力培养与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呈现如下态势:绝大多数关注的是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如黄源深[4]11-16(2010)、文秋芳[3]52(2012),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明显不足。绝大多数研究关注思辨与写作能力培养的关系,如李莉文[5]57(2011)、孙有中[6]603-608(2011)、穆从军[7]693-703(2016),这些研究大多数都强调思辨性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影响,呈一边倒的态势。然而,阅读与写作两者本就是分不开的,有学者指出它们是两个相似的、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并且都包含理解和创作的行为[8]28-29。本文倡导以培养学生思辨精神为主导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注重“以读促写”的基础上,更关注写作思辨过程对阅读的反拨作用,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读写能力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维果斯基倡导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单向传授给学习者的,而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习者通过社会交往和互动,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出来。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到帮助促进、协同互动的作用。学习者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知识[9]64-66。无独有偶,王初明教授倡导的“写长法”和“读后续写法”也主张将语言的理解与产出相结合、语言的学习与应用相结合,突出学生写作中的自主性[10]72-77。在结合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王初明“读后续写”理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习者与教师的协同互动作用,有效结合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学习所带来的教学模式变革,本文拟构建一套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新模式。
林晓等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的总任务必须细化,这些细化的任务应该转化为具体的思辨能力培养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融入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才能促使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共同实现。因此,他们提出:“通过理解、评价、扩展、应用和反思5个具体任务,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11]61-64鉴于此,本文构建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导思想是将思辨能力相关技能培养贯穿于4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中(如图1所示)。
图1 以思辨为导向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整体思路
该教学模式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课堂协作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紧密结合、线下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线上课外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在传统以写促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思辨性写作对阅读的反拨作用,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环节的良性循环。首先,在开展对教材内容的课堂学习时,改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强调师生间的协同互动,培养学生对课文外在语言形式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在属性及观点的评价能力。其次,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由教师推荐相关主题词,让学生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语料库等查找跟所学课文相关的语篇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拓展与应用能力。再次,通过课堂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写作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做好写前准备,主要培养归纳与综合能力。最后,在前述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独立写作与写作评价活动,并引导学生反思写作对今后阅读的反拨作用,着重培养应用与反思能力,并对整个过程中的思辨状况开展讨论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元思辨能力。
1.基于课堂阅读的理解与评价
思辨能力培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技能训练,它应该是结合具体语境和主题内容的技能训练。因此,应该将思辨技能的培养融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德尔菲报告》中的诠释、分析和解释子技能可以归结为对文本所要传递的思想的真正理解[11]61-65。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包含如下3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对文本所传递的具体信息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查找描述作者言语活动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语言理解其表达的概念,如假设、定义、推断、主张等。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文中主题句以及写文章概要的方式,以促进对篇章信息的理解。
二是对课文字、词、句法等语言知识的理解。在如今信息资源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不需要依赖教师来获得。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在线语料库,自己去发现语言现象,探索语言使用的规律,加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这个过程不仅符合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规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思辨技能发展的有效手段。比如,笔者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3版)》(以下简称《新视野》)第2册第5单元课文时,文中有一个句子结构是“somebody might as well do something”,有别于传统的教师直接告诉学生“might as well”这个短语后面要接动词原形,笔者让学生使用在线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的“检索”功能,输入“might as well”,便可以轻松得到4936条索引行。学生只需浏览这些丰富的真实语料,稍加归纳和分析,就可以建构起“might as well”的全方位语义和语法信息。整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辨技能中的分析、判断、归纳、总结技能不断发展的过程。当然,这需要教师在学期之初,为学生适当培训在线语料库的使用方法,教师的“支架”作用以及师生的协同互动由此体现。
三是对文本的篇章结构、文体特征、论述逻辑等内在属性的理解。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文章的思想主题、隐含意义、论证方式、修辞特点、语言风格乃至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做初步分析[12]50-56。而评价便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更高要求。对于非论证性文本,主要评价文本内容、语言形式和写作风格是否达到作者期望的目的。对于论证性文本,主要评价其论证的信度与效度,这主要包括评价关键术语是否存在语意模糊、歧义,评价论证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推断错误等。对于思辨能力培养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是否赞同某种结论,而是给予该观点的产生过程一个基于移情态度的回顾和评价[11]61-65。分析是为了让学生对这些文本特征引起注意,通过评价与鉴赏能有效地将这些语篇知识与写作技巧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下一步课外自主阅读和写作做好准备。
2.基于课外自主阅读的分析与拓展
课外自主阅读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独立阅读同类型或者同话题的新语篇。同类型的语篇指的是在篇章结构和论证方式上近似的语篇;同话题语篇指的是思想主题相近的语篇。该环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新视野》第3册第6单元课文“Under the Bombs:1945”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些英语网站(如www.51voa.com)上通过关键词“war”来搜索战争话题的其他语篇,并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这些新语篇时,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习到的3个层面的理解方法应用起来,进一步训练其理解、评价、分析、判断的思辨技能。在讲授这一课时,学生用上述方法搜索到一篇名为“No End in Sight to the War in Syria”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在仔细阅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合作学习,从语篇信息、思想主题、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培养思辨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提供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观点的文章,扩大学生思考的幅度,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养成好奇、开放的思辨人格特质。
3.基于写作课堂的综合与归纳
基于写作课堂的综合与归纳也可以称作是“写前准备”。写前准备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立在对所学课文的篇章结构和论证方式的分析与理解的基础上,就相同类型不同话题展开写作准备。这一类型的教学活动在《新视野》教程中已有很好的体现。例如,第3册的第1单元“Text A Never, ever give up”就是用例证法来证明作者在标题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根据教材中的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任何话题自己拟出一个中心论点,然后模仿课文的结构,采用例证法进行论证。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归类、识别、比较、阐释等的思辨技能,增强他们思维的清晰性和逻辑性。需要指出的是,该写前准备活动要立足于对文本的篇章结构、文体特征、论述逻辑等内在属性的理解。因此,该活动的发生常常与上述论述的阅读活动交织进行,并非有着明显的界限,也并非存在绝对的先后顺序关系。
另一种写前准备活动是教师将课堂阅读材料的内容用作学生写作的基础和论据的来源。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或课外拓展阅读所选的阅读材料展开阅读,摘录主要观点和论据,通过课堂讨论,再将阅读材料与写作任务结合,理清写作思路。写作任务可以是写摘要、缩写、补写等,也可以是读后续写。正如王初明教授所说,读后续写可以促学,因为它“比较充分地遵循了语言学习规律:提供语篇情境,撩起表达意愿,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紧密结合,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紧密结合,内容创造与语言模仿紧密结合”[13]753-76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信息提出质疑和挑战,并提供恰当的理据进行反驳,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展开辩论,为写一篇与课文观点对立的文章做好准备。这是为了培养学生质疑、假设、推论、阐释等的思辨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激发他们好奇、开放的思辨人格特质。
4.基于课外独立写作的应用与反思
林晓等认为“应用”能力指的是“不断增强的运用恰当语言形式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情感意向”[11]61-65。经过上述3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所学语篇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形式,他们便可以进行同类型文章的独立写作。借助“iWrite”“冰果作文”等在线写作平台,课后的独立写作任务包括以课内或教师指定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为基础,进行缩写、续写、补写、改写、换位写、仿写等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反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思写作过程对今后阅读活动的反拨作用。通过读写结合过程中对某一特定类型文章的语言现象、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强化认知,使学生逐渐能够在阅读中快速自动识别各种语言模式,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二是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评价、同学互评、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式对自己习作中体现出来的思辨能力进行评估。按照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中的认知标准,即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来评价自己的分析、推理、评价能力。按照文秋芳的思辨层级模型,这些反思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元思辨能力,即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
课程评测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评估模式应该形式多样,改变传统的以客观选择题为主的考试方法,增加主观题测试,降低终结性评估权重,采用形成性评估机制。评测可采取小组讨论和辩论、个人或小组演示、个人或小组调研项目、学习反思日记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式。还要加强评测内容的思辨性,明确思辨能力评测标准。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层次设计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等的评测试题。一方面,以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的认知标准评价学生读写中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评测中纳入思维情感特质,即考查学生是否表现出好奇、开放、自信等情感特质。因为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评测方式还应该将这些纳入考察范围,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考察。
虽然中国古代就有“慎思之,明辨之”的优良传统,但是思辨能力培养却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的一个弱项[6]603-608。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思辨能力又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现今阶段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尝试探索以思辨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将将思辨能力相关技能培养贯穿于4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之中,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课堂协作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紧密结合、线下课本知识的学习与线上课外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在传统以写促学理念的基础上,加强思辨性写作对阅读的反拨作用,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环节的良性循环。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本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探索研究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