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勇
(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 心病科,辽宁 鞍山 114006)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疾病[1]。而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均可能成为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如不及时进行救治,随着患者病情加剧,发展至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很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本文旨在探讨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我院确诊为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并排除严重器官疾病、甲状腺疾病、心包疾病、妊娠哺乳女性及药物过敏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9.5±8.3)岁,其中6例为肺源性心脏病,8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例为扩张性心脏病;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69.15±8.5)岁,其中7例为肺源性心脏病,6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例为扩张性心脏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吸氧、循环改善、利尿、强心、血管扩张、电解质平衡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生产企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3)以患者体质量为基础,采取静脉注射给药,12 μg/kg,注射10 min后,将注射速度调整为0.1 μg(kg·min),注射1 h后将药液浓度调整为0.2 μg(kg·min),持续给药20 h,2次/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每搏心搏出量(SV)和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效:患者乏力、呼吸困难症状消失,生命体征、SV、LVEF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乏力、呼吸困难、生命体征、SV、LVEF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生命体征、SV、LVEF无改善;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有效率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9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对比[n(%)]
2.2 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参数对比:对照组(30例)治疗前SV(62.53±5.19)、LVEF(0.30±0.14);治疗后SV(66.72±5.63)、LVEF(0.34±0.12);观察组(30例)治疗前SV(62.75±4.15)、LVEF(0.32±0.13);治疗后SV(76.44±5.05)、LVEF(0.39±0.12);治疗前,心脏功能参数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心脏功能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力衰竭也称心衰,是当今社会发病率高,对患者影响大的一类严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大,器官功能退化,身体素质和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罹患此症,成为导致中老年死亡的常见疾病。研究表明[2],部分发达国家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2%,其中65岁以上人数占10%,且大多数患病者2年内均先后死亡,男生病死率(37%)高于女性病死率(33%)。心力衰竭若错过治疗时间,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则逐渐转为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浑身乏力、呼吸困难、水肿、体力活动受限等,加大了患者死亡可能性[3]。为保障中老年群体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医师不断寻求切实有效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目前,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上主要以血管扩张剂、静脉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物为主,通过缓解患者心脏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保证心脏供血改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作为新型钙离子增敏剂,左西孟旦通过与人体中肌钙蛋白相结合,稳定患者钙离子心肌收缩,提高患者心肌收缩力和血管扩张,且不会对患者心肌耗氧量和心率造成影响[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诊的60例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发现,左西孟旦临床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临床有效率(70.00%),且治疗后患者心肌功能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治疗,临床医师可采取左西孟旦作为首选药物,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