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2019-01-07 22:28仝君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6期
关键词:泻下黄素肝细胞

仝君英

(河南省濮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河南 濮阳457000)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多年生植物的合称,目前可入药的大黄主要有正品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根茎部位[1]。随着对大黄药理作用研究的深入,临床中对大黄有效成分的了解逐渐增多。本文对目前大黄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消化系统作用

1.1 泻下作用 大黄中发挥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蒽苷,其中番泻苷的泻下作用最为明显,进入机体后,结合状态下的蒽苷一般在未经吸收的状态下进入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影响下分解为蒽酮,对肠黏膜造成刺激,减少肠道中对钠离子及水分的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达到致泻的效果[2]。另一部分蒽苷进入小肠,在机体中分解为蒽酮,在大肠或胆囊作用下进入肠腔,同样达到致泻效果。大黄泻下作用的发生部位主要为大肠,对小肠影响较小,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不会产生阻碍,因此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肠梗阻、肠麻痹等疾病。

1.2 保肝利胆 大黄中含有的大黄多糖能有效缓解肝脏损伤,改善肝细胞变性情况,减小肝脏的损伤范围,抑制血清转氨酶的活性,逐渐修复肝细胞,使肝细胞恢复正常功能,保证其再生及核糖核酸合成[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能有效增强小鼠腹腔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动物肝细胞中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对肝细胞具有修复及保护作用[4]。机体中钙离子病理性水平上升,主要是由于不同原因引发肝细胞不可逆损伤的结果,证明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程度[5]。大黄多糖及番泻苷均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重要成分,进入机体后,能够有效抑制细胞外钙内流,降低钙离子浓度,避免因钙离子浓度过高对肝细胞造成的损伤。另外,大黄对血清转氨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合成,这也是大黄保肝作用的重要环节之一。

1.3 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胃肠道黏膜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缺血再灌注、自由基过多、细菌入侵等[6]。以上因素会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到损伤,引发多种疾病,而大黄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具有一定的抑制及拮抗作用。

2 免疫系统作用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的疾病类型,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治疗时应注重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消除引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因素。大黄煎剂能够有效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正常细胞的增殖能力,激活NK 细胞,加强NK 细胞对病灶的杀伤能力。同时,还能降低补体活性,加强红细胞的自然免疫效果[7]。表明大黄煎剂对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均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此外,大黄对巨噬细胞中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生物合成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能有效缓解在内毒素作用下巨噬细胞中钙离子上升,促进细胞中环磷酸腺苷的合成[8]。研究发现,在对脂多糖预处理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作用时,大黄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效果明显,抗炎效果良好,而对未经处理的巨噬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TNF-α合成,证明大黄在免疫功能双向调节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9]。

3 其他作用

3.1 抗菌作用 大黄中包含的大黄酸、大黄素等对多种菌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大黄抑制了细菌呼吸、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及脱氢反应,同时对氨氮的同化作用及氨基酸的氧化脱氢和脱氨进行抑制,从而阻止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10]。

3.2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大黄能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E、环磷酸腺苷下降,对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大黄鞣质根据类型可以分为水解型与缩合型,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为RG-鞣质。RG-鞣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的主要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抗精神病药物相似,且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不会出现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同时对过激行为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11-12]。大黄在治疗发热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体温波动,当与石膏等药物配伍后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作用时间较长,且较稳定。

3.3 抗肿瘤作用 部分肿瘤细胞中的激酶含量及活性会有明显上升,大黄中的大黄素能对部分激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选择性抑制活化致癌基因[1,13]。肿瘤细胞中的磷酸酪氨酸蛋白含量较多,而大黄中的大黄素能有效降低肿瘤细胞中该物质的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同时对沙门菌突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黄在对抗肿瘤细胞时,具有多药耐药性,对肿瘤细胞氧化、脱氢、酶酵解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效果。同时,大黄素还可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及表达,与抗肿瘤药物联用后,可有效加强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效果[14]。

3.4 心脑血管作用 生大黄在抗凝、活血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大黄在渗透效应下,能促进组织间液体向血管内转移的速度,达到稀释血液的效果,使机体血容量上升,血小板活性下降,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使高渗透压恢复正常[15-16]。

大黄中的大黄苷元在血小板聚集、细胞钙内流方面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性,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使细胞中环磷酸腺苷水平上升。当机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黄会加强血液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使一氧化氮的含量上升,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下降,在血管再通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17]。大黄还能调节机体脂质代谢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对机体的多个系统均具有重要影响,在与其他药物联用后,还能起到强化、协同作用。因此,临床中在使用大黄进行治疗时,应明确大黄的药理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保证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泻下黄素肝细胞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大黄素通过下调miR-1224缓解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N-端改造植物P450酶实现工程大肠杆菌合成甜菜黄素
单菌与混合菌固态生物转化大黄素的比较研究*
太阳
穿越时光的黄素石楼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