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娟
(山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三病区,山西 太原 030013)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随着乳腺癌患者逐渐增多,多数乳腺癌患者最终都会出现骨转移现象,骨转移现象的发生,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医学报道称,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进行了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患者均为女性,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39~63岁,平均年龄(51.17±12.64)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分布37~66岁,平均年龄(51.53±14.72)岁。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订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及延续性护理理论培训,使护理人员完全掌握延续性护理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及掌握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患者入院后,陪同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介绍病房环境并告知患者病房的规章制度。患者的病房应处于安静的状态,最大程度避免外界的干扰,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给予患者一个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病房内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摆放一些杂志,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②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个正确认知,并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指导、饮食方面应多食用高纤维、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好处。癌症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日常的护理服务中,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患者提出的要求,应尽量满足。③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每日了解患者是否有遵医嘱服药,与患者家属沟通,使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癌痛患者服用的止痛药物多为阿片类药物,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针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出现并发症后应及时上报医师,安慰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
1.3 疗效标准:患者进行干预后1个月,使用疼痛数字分级法量表(NRS)为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满分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对比两组患者的重度疼痛率(重度疼痛例数/总例数×100%)。同时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满分100分,50分以下为无焦虑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高,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重度疼痛率: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3例,重度疼痛率为20%,对照组患者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6例,重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率为53%,观察组患者的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χ2=23.494,P=0.00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2.27±4.7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69.82±8.73)分,(t=6.846,P=0.00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及日常生存质量。疼痛是癌症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患者在出现骨转移后,疼痛更为剧烈,如何将癌痛进行有效控制,已成为全球医学共同关注的问题[2-3]。对于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痛。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了延续性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重度疼痛率及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本文中,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对患者的用药、饮食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最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综上所述,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痛程度及不良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