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珺 高 菲 王 露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老年脑梗死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脑梗死是指由供血障碍,脑缺血和缺氧引起的疾病。 临床脑梗死的发病率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病情严重,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降低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身心负担和痛苦,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1-2]。 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分析了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满意度影响,报道如下。
1.1 资料: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优质护理组年龄62~80岁(74.57±2.77)岁。男38例,女12例。常规护理组年龄62~82岁(74.66±2.22)岁。男40例,女1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
1.2.1 提供相关知识和心理护理,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脑梗死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加强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沟通,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增强老年脑梗死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介绍脑梗死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等,以缓解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由于在疾病发作期间皮肤瘙痒,老年脑梗死患者可能产生诸如烦躁和焦虑的不良情绪,并且需要得到安慰和开导以增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功能锻炼,指导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功能锻炼并改善机体免疫力,制定个体化的锻炼计划,指导老年脑梗死患者加强肢体运动和功能锻炼。
1.2.3 提供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正常的日常饮食中,进食丰富营养物质和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1.3 观察的指标。比较两组满意度;住院的平均时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21.0软件,t、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1 满意度:优质护理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优质护理组的满意度是100%,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是82%。
2.2 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情况: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情况接近,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之前常规护理组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是(62.21±5.13)分,护理之后则是(83.31±5.25)分。护理之前优质护理组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是(62.55±5.12)分,护理之后则是(94.31±4.11)分。
2.3 住院的平均时间:优质护理组住院的平均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住院的平均时间是(6.41±2.45)d,常规护理组住院的平均时间是(9.56±2.45)d。
2.4 并发症发生率: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4%,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6%。
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以指导和护理患者,从身心方面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痛苦,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选择更健康的饮食,康复锻炼可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更好改善肢体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追求的目标,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加强康复训练,护患沟通,情感支持。它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减少大脑的神经。萎缩的发生率[4-5],可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开展优质护理。结果显示优质护理组满意度、生活质量测评分值情况、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