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涛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一科,辽宁 抚顺 113200)
目前为止,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病情较为严重的,则会引起患者的室性心动超出正常值,患者还会出现心室颤动的现象,其血流动力学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使其心肌严重性缺血,从而加大心力衰竭的发生概率,严重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基于此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个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已经过检查后,确诊为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出现肺部水中现象,头晕心悸以及呼吸不畅等症状。均排除患有脏器功能异常以及肿瘤精神病患者。观察组患者有30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在40~78岁,平均年龄(48.2±4.3)岁;对照组患者有28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40~77岁,平均年龄(47.8±4.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临床表现特征: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胸痛胸闷、头晕心悸、昏厥等,且病情加重的发展率较高的为老年人群。
1.3 治疗方法:予以两组患者常规心律失常治疗,即对两组患者进行吸氧处理,注意患者的饮食,控制其盐分含量,予以患者静脉注射10 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保障患者体内充钾、镁元素含量充足,为其注射250 mL葡萄糖溶液,其溶液浓度为5%,予以患者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服用治疗,即0.25~0.5 mg西地兰药物,1天1次;予以患者服用10 mg盐酸贝那普利片,1天1次,以便达到抑制患者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分解作用。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胺碘酮治疗,即向患者体内静脉滴注稀释后的150 mg胺碘酮溶液,治疗时间为0.3~0.5 h,之后再持续泵入胺碘酮溶液,按照1 min 1 mg的量进行泵入,持续泵入至6 h以后,将泵入量减少至0.5 mg。治疗时间为2~3 d之后,以口服胺碘酮片进行治疗,1天3次,1天1片。
1.4 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完全消失,其心电图显示患者期前收缩减少情况≥90%;有效: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有所缓解,其心电图显示患者期前收缩减少情况≥50%;无效: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为得到缓解甚至出现恶化情况,其心电图显示患者期前收缩减少情况<5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借助于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其加强分析并统计,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判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8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者中有18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6/45),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为:观察组:(2853±450)个/天、(37.9±8.1)%;对照组:(2798±499)个/天、(37.6±8.1)%,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为:观察组:(958±139)个/天、(53.7±6.1)%;对照组:(2205±430)个/天、(43.6±6.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2],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类型中,心律失常疾病的并发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其具有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的特点[3],因此在老年人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所以,对该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心律失常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心律失常治疗结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