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英
(齐齐哈尔市第二神经精神病医院 精神三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299)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青壮年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近几年,青少年抑郁症的发患者数逐年增加,首发抑郁症患者中在校青年学生比例高达22.2%。据调查,大多抑郁症患者还会伴发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降低、执行功能受损等,而这种伴发症状正是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恢复正常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1]。而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良好的认知功能保证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前提,一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极易影响青少年患者的学习能力。帕罗西汀和氟西汀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种类,笔者旨在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氟西汀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青年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到氟西汀组(n=50例)和帕罗西汀组(n=50例),氟西汀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2~20岁,平均(16.38±1.59)岁。帕罗西汀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13~21岁,平均(16.19±1.5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均有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氟西汀组予以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百忧解,规格:20毫克/片,进口药品注册证号J20120001)治疗,帕罗西汀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片(舒坦罗,规格:20毫克/片,国药准字H20040533,由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两组患者均由小剂量开始治疗,并逐渐加量,在2周内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两组患者的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进行评价。CMS量表评分及WCST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由Excel2010软件录入,数据统计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以P<0.05表示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氟西汀组及帕罗西汀组的CMS量表评分分别为(56.62±4.46)分、(56.59±4.50)分;WCST总评分分别为(61.69±5.03)分、(61.74±5.11)分;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氟西汀组及帕罗西汀组的CMS量表评分分别为(89.94±5.93)分、(70.58±5.14)分;WCST总评分分别为(91.18±6.14)分、(79.69±5.59)分;两组比较,P<0.05。
据调查,大部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对青少年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2],抑郁症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与海马、前额叶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当前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主要采用SSRIs类抗抑郁药进行治疗,SSRIs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神经元突触体的5-羟色胺再摄取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促进5-羟色胺的传递,最终实现抗抑郁的目的。SSRIs类抗抑郁药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目前已被广大临床医师推荐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氟西汀组及帕罗西汀组的CMS量表评分、WCST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帕罗西汀组明显高于氟西汀组,结果提示氟西汀与帕罗西汀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但帕罗西汀的效果更优。氟西汀及帕罗西汀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关,同时患者认知症状的改善还可能与氟西汀及帕罗西汀本身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有关[3]。突触间隙5-羟色胺水平降低与机体的记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氟西汀及帕罗西汀可有效改善突触间隙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而帕罗西汀治疗组的疗效优于氟西汀治疗组,分析原因可能与氟西汀及帕罗西汀的作用机制差异有关。
综上所述,相较于氟西汀,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施以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