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媛媛,安丙辰,郑洁皎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市200040
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法,由八节动作组成,是一种将呼吸和身体运动相结合的健身方法。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宋朝,后来出现不同流派,不同练法,清末形成较完整套路。20世纪末,国家体育总局以传统八段锦为基础,编创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包括八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近年来八段锦运动逐渐成为一种临床疾病的辅助康复方法,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1-3],其中包括脑卒中的预防和康复。
八段锦运动具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4]。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24周八段锦干预,与散步相比,降压效果更显著[5]。
八段锦运动可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5]和血浆内皮素浓度,促进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6],提高血管舒张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辅助治疗高血压病[7-9]。但没有证据证明八段锦运动可以取代药物治疗。
24周八段锦运动后,中年肥胖糖尿病女性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较运动前及对照组(未进行运动干预)下降[10]。多项系统回顾也得出相似结论[11-12],八段锦运动在控制血糖及调节血脂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长期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全身葡萄糖和脂质代谢[13],可能涉及对肌肉乙二醛酶1(glyoxalase 1,GLO1)的调节,GLO1有清除细胞糖酵解过程中积累的有毒副产物的作用。另外,有氧运动可诱导Nrf2[14]表达,抑制Toll样受体4的表达,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达到调节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15-18]。
6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八段锦训练12周,心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19]。八段锦还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疲劳和生活质量[20]。但也有研究显示,八段锦训练16周难以提高心肺功能[21]。
崔永胜等[22]发现,八段锦和快走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上下肢评分,八段锦的效果更明显。张铭等[23]研究显示,八段锦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
八段锦运动过程中的上臂上抬和旋转动作,是一种平衡姿势控制运动;部分屈髋屈膝下完成的动作,使双下肢处于闭链运动状态,下肢肌肉激活明显增加,运动单元募集[24];半蹲姿势还能有效刺激关节内本体感受器,有利于启动平衡的髋调节和踝调节策略[25-26];最后一式“背后七颠百病消”的振动模式可刺激肌肉纺锤体,将肢体的位置感觉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27-28],从而使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得到改善。
蔡蔚等[29]发现,八段锦训练3个月,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王素娟等[30]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八段锦运动操配合腹部穴位按摩1周,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和排便积分,大便性状趋于正常。
目前关于八段锦运动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证据不足,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支持。
八段锦运动过程中以腹式呼吸为主,且部分动作有腰部扭动姿势,可促进肠胃蠕动[31]。
蔡蔚[32]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坐式八段锦训练3个月,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环境、心理、生理领域评分均改善。熊振宇等[33]发现,八段锦训练12周可改善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睡眠质量。社区八段锦训练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更好地自我管理康复过程[34]。
郑玉惠[35]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规律八段锦训练24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执行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等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但视空间能力未见明显提高。
八段锦运动过程中的腹式呼吸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间接改善认知功能[36]。功能磁共振成像发现[37-38],八段锦运动增加慢-5和低频段的内侧前额叶皮质的低频振幅比率,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呈正相关。
尽管部分临床试验初步证实八段锦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众多不足,如八段锦方式不同、时间不同,评价指标局限等。有待进一步研究。